•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中韩友好之路的开拓者——海上王张保皋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2年前 (2012-04-10) 282次浏览 0个评论

  公元8世纪,位于朝鲜半岛的新罗国出了个传奇式的民族英雄张保皋,他不但在唐朝和本国战功卓著,也为大唐与新罗建立友好关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公元790年,张保皋生于新罗国的莞岛(今韩国莞岛郡)。当时的新罗实行骨品制,等级极为森严,平民无氏不能做官。幼时的张保皋因出身微贱,连姓氏名字都没有,被人称为“海岛人”。但张保皋少怀大志,喜欢舞枪弄棒,又好水性,练就一身武艺。17岁那年,他同好友郑年结伴渡海来到赤山浦(现荣成石岛),不久辗转南下到扬州。

  张保皋入唐时,唐朝已开始衰落。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不时发生叛乱。张保皋和郑年浪迹扬州时,适逢镇海节度使李琦据润州(江苏镇江)造反。唐军扩募镇压反叛,张保皋和郑年被募编入了徐州武宁军中。

  张保皋和郑年在唐军中,先后参加了平定镇江李琦、淮西镇吴元济和淄青镇李师道的叛乱。张保皋“善斗战,工用枪,其本国与徐州无有能敌者”,因本领高强、英勇善战、累立军功,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被擢升为武宁军小将。他和郑年都被视为唐军中的新罗英雄。

  他在唐军转战十几年,所见“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特别是李师道控制的山东一带,情况尤为严重。李师道是高丽人李正已之孙。其祖父入唐后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官至淄青节度使,经过三代发展,形成与唐朝割据对立局面,独霸山东,并屡次进犯徐州。高丽原为新罗世仇,故在李氏控制地区,把新罗人卖为奴婢。这一现象,让张保皋忿然不平,因而走上了回国建功立业、发展中韩友好事业的道路。

  唐穆宗四年(824年),出于民族义愤和对中韩人民友好关系的考虑,张保皋毅然辞掉武宁军小将之职,来到新罗人聚居较多的赤山浦,奏请并被允许在这里修建了法华院。法华院建有大殿及配楼、钟楼、讲经堂等,寺院长年讲经,常住僧人多时达40余人。法会人数有时超过250人。同时还开垦了许多庄田,每年可获稻米500石,所收粮食、蔬菜供寺内众僧食用。增设了食堂、客房,以供吃斋和接待客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新罗人都聚到这里,载歌载舞,欢度节日。一时间赤山法华院成了新罗人往返大唐的驿站和文化活动中心。

  张保皋于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回到新罗。

  他回国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荡除海盗,禁绝掳掠转卖新罗人。张保皋一回国,就奏请新罗兴德王:“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愿得镇清海、新罗海路之要,使贼不得掠人西去。”兴德王准请。张保皋招募周围一万岛民组成一支军队,在清海镇成立了大本营。这一万岛民组成的军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军队,他们对群岛之间的航路十分熟悉,这对于追捕剿灭以群岛为基地的海盗,是非常有利的。张保皋率领军队,向海盗基地发起了进攻,同时采取分化瓦解政策。在张保皋的强大军事政治攻势下,海盗屈服了,其首领闫长不得不俯首称臣,投向了张保皋,被收为六骁将之一。自“大和后,海上无鬻新罗人者”。

  第二件大事是不计前嫌重用郑年,共同平定国难。张保皋与郑年原是少年挚友,亲如兄弟。二人携手入唐,同入徐州武宁军,“皆善斗战,工用枪”。但论武艺,张保皋不及郑年,因此,自张保皋因功被擢升小将后,郑年为之不平,二人常发生口角,以致决裂。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郑年忿然离张而去,投到楚州。张保皋回国显贵以后,困窘于涟水的郑年冒死回国投靠张保皋。张不计前嫌,重用郑年。当时新罗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张保皋分兵五千人给郑年,拉着郑年的手,哭着说:“非你不能平祸难!”此后二人携手作战,很快诛灭了反叛者,拥立国王,双立匡国大功。王遂招保皋为相,以郑年代守清海。《新唐书·东夷传》记述了张保皋和郑年的事迹,杜牧还为二人立传。范文澜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对张保皋和郑年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三件大事是开辟海上通道,发展国际贸易。张保皋荡除海盗后,组建了庞大的船队,往返新罗与中、日三国之间,进行海运和商业贸易。他在莞岛象皇峰、济州岛河源洞也建了法华院,与山东半岛赤山法华院相对应,互为海运贸易的联络点。后来很快发展扩大,形成了以清海镇为大本营,以赤山(今荣成石岛镇)、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莱州)、泗州(今安徽泗县)、楚州(今江苏淮安)、扬州(今江苏扬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泉州(今福建泉州)和日本九州为基点的海运商业贸易网络。海盗的禁绝,海路的畅通,海运商贸的发展,促进了中、韩、日三国之间人民的友好往来。特别是新罗人,入唐经商、从业、求学、居留的迅速增多,因此在中国各商贸中心和交通要道周围,逐渐形成了新罗村,村民全为新罗人。据韩国统计,当时仅在赤山一带就有十多个新罗村。从赤山到文登、牟平、登州、青州、临淄、长山等地,沿途还有许多专为新罗人提供服务的新罗院。

  张保皋开创的海运商业贸易网络,活动并不限于中、韩、日三国之间。张保皋除了进行直接贸易外,还经营造船业和出租船只、水手、艄工等。当时阿拉伯商人东航喜乘中国船,而中国浙东地区采用新罗造船术,造出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密隔舱多桅杆船。这样,造船术和航海术便随着出租的水手、工匠传到阿拉伯等地。而中国的“长安、洛阳、扬州、广州也聚集了许多南海、中亚、西亚等地的商人”,他们把稀缺的商品运到中国销售,这样张保皋的海上贸易网络就与中西海上贸易之路联系起来。

  就是这样一位对新罗王朝有“中兴”大功的民族英雄,却在54岁时被自己维护的新罗王朝杀害了,成了新罗旧制度"骨品制"的牺牲品。

  新罗骨品制分为圣骨、真骨、六品头、五品头、四品头五个等级。品级世袭不变。民无氏,不能做官。张保皋出身微贱,是不能做任何官的。他自任清海镇大使,这与骨品制不合。独自发展国际贸易,在国外商业站点和新罗馆所,自派"大使",也有违旧制。文圣王和新罗贵族惧怕其势力强盛,于846年,借“欲谋乱、据镇叛”的罪名,派闫长设计将其杀害了。

  张保皋英年被害,他开创的海上国际贸易事业因此而中断,但他所开拓的中、韩、日友好之路却绵延不绝。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韩日三国人民不约而同想起了张保皋和他的赤山法华院。1972年便有日本人向当时的文登县政府提出查寻法华院旧址的问题。查寻工作自1981年始,中、日学者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1987年找到了赤山法华院的旧址。1989年,赤山法华院重建落成之后,韩国人在此修立起高6米的纪念碑,以记述张保皋的伟大事迹。1994年7月,由韩民族联合会筹资,在荣成赤山莲花顶上建起“张保皋纪念塔”,韩前总统金泳三题写了碑铭。重建后的法华院成为韩国人朝圣和旅游的圣地。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中韩友好之路的开拓者——海上王张保皋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