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穿越"到6000年前的上海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0年前 (2014-05-14) 220次浏览 0个评论

  新华网上海5月13日专电(孙丽萍、黄璐)百年看上海。上海这座在中国近代史上摇曳生姿的都市似乎从不以历史见长,但即将于5月18日揭幕的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正致力于推翻这种“上海历史很短”的成见。

  即将与公众见面的“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房”“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井”和“上海第一稻”等150余件文物,期待让人们重新发现和认识6000年前的上海。

  崧泽遗址:“上海之源”

  从上海市区驱车不到一小时,就可抵达位于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的上海崧泽遗址。2013年,国务院颁布崧泽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绿树和周边农舍的映衬之下,崧泽遗址博物馆的外形显得古朴、简约、秀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陈剑秋副院长介绍说,博物馆的建筑元素包含了“小桥流水、庭院深深、田园风光”,它把很多南方远古村落整合叠加在一起,是一个“江南水乡的综合体”。

  崧泽遗址是上海远古文化的发源地,被称为“上海之源”,它与位于上海松江、被称为“上海之根”的广富林遗址交相辉映,共同诠释上海的文化起源和根脉。

  崧泽遗址发现于1957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地下土层中已没有文物。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馆长张岚介绍说,这座博物馆就建立在当年遗址发掘的现场之上。

  据考古学家介绍,“崧泽”的意思是指“吴淞江流域湿地中的一块高地”。大约从距今7000年起,上海地区海岸东扩,陆地抬升,开始适合人居。6000年前,属于马家浜文化的人群来到上海。他们就是上海的先民,崧泽则是他们最初的家园。

  揭秘“上海第一人”:脸宽、鼻矮、俯身葬

  伴随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开馆,长达半个世纪的考古成果首次公布,其中包括“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房”“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稻”和“上海第一人”。

  最受关注的是首次被复原的“上海第一人”。2004年春天,考古学家在对崧泽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时,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7座墓葬,其中一座俯身墓葬中的头骨保存较为完好,尽管他的躯体已经腐烂。

  通过先进的成像技术,“上海第一人”的相貌被复原。这是一位年龄在25岁至30岁之间的男性,面部略显低矮,鼻根低平,跟东亚蒙古人相似。至于他为何俯身而葬?考古学家尚未找到合理解释。

  此外,2004年发现的“上海第一房”是一座地面式建筑,平面圆形,类似于后代的谷仓尖锥顶,墙体以竹、木为立柱,立柱外再糊上泥巴,屋顶用茅草覆盖如斗笠状向周围披下。

  上海的先民们吃什么呢?1961年,崧泽遗址发现了炭化稻谷遗存,这是上海出土的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被称为“上海第一稻”。这是国内发现的首个稻谷遗存,为中国稻作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

  “穿越”到六千年前,看上海先民衣食住行

  参与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设计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高蒙河说,这座遗址博物馆采用的一些展示方式、技术和理念,在国际上也比较新鲜,高科技手段的嵌入力图使观众身临其境,甚至有穿越到五六千年前的感觉。

  走进展厅,人们在两面墙壁上可直接看到崧泽遗址的考古土层:散落的陶片、贝壳镶嵌其中,神奇浪漫,瞬间让人感受到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

  巨大的屏幕实景模拟出“古今崧泽”,声光电的变幻模拟出一天从早到晚的情景。一边是五六千年前的上海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做饭喂猪;另一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上发掘文物的真实场景,立体感极强,仿若一段3D电影。

  高蒙河教授介绍说,这是中国博物馆很少使用的“幻影成像技术”,长达5分钟,可以让观众直击考古现场,消除对这门学科的神秘感、距离感。博物馆并非单纯陈列文物的地方,而要调动各种手段方法,让公众亲近斑斓多彩的历史文化,这正吻合国际流行的“公共考古”的理念。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穿越"到6000年前的上海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