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心中的旱码头

山东攻略 山东自驾游 14年前 (2010-09-09) 209次浏览 0个评论

从小在淄博长大,到过周村的次数却有限。对于周村的印象只停留在那香脆可口的“周村烧饼”上。直至央视一套的电视连续剧《大染坊》播出后,才对她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同时,也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染坊”的周边城区。心想:哪天一定走近她一睹芳容。而后的许多日子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旋律中缓缓淌过,走近她的想法仅限于“想法”,并未真正成行。

然后就是有一天,在朋友的著作中偶然读到《我见到了“旱码头”》一文。文中的描述虽算不上详尽,已让我怦然心动,尤其是那条“老街”……

梦圆在2009年4月18日,虽不是“作家”的我却有幸参加了“旱码头”杯百名作家走近周村大型采风活动。

和风吹拂着我,暖阳沐浴着我,脚步,就这样轻轻地、缓缓地踏入了“旱码头”。心中竟有一丝微微地激动,源于这里的古韵遗风、浪漫情怀还是飞檐斗拱?自己也说不清。

最爱大街,两旁商铺林立,饭庄茶肆鳞次栉比,不愧为“旱码头”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脚步渐次在大街青涩的石板路上移动,一副古色古香的巨幅历史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由短变长、由窄变宽、由单薄变厚重,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清明上河图”。时空仿佛瞬间完成了变幻,眼睛此时也感觉有些不够用了。福顺老店、泉祥茶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万年春药房、福东广货店……明清风格的建筑、飞翘的屋檐、镂空的窗格、身着古老服装的店员,恍惚间,人已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岁月。

赶趟似的出入于一个个店铺,脚步所到、目光所及皆充满唏嘘概叹。“进来看看吧!”随着热情的招呼声,我跟朋友进入了“民俗展览馆”。风俗民情、生活用品、工匠用具、服装饰品、手工制作的工艺品……一幅幅活脱脱的民俗生活画图在顾盼流离间已深深地印入心底,她所传递的不仅仅是风俗民情,更是大周村乃至中华民族成百上千年的和谐与淳朴、沧桑与厚重、友善与温情。咦!真乃文明之都,礼仪之邦!

缓步、驻足、观赏、拍照,一步一景中,“杨家大院”循序映入眼帘。这里是电视连续剧《旱码头》的主人公杨瑞清的府邸。虽然《旱码头》尚未开播,对于杨瑞清也不甚了解,但整个大院整齐的陈设,简朴的家居中无不投射出一代儒商浓浓的生活情趣。朋友姓杨,与杨瑞清是“本家”,执意要在杨家大院“丽日舒怀”门楣下留下倩影。我想,留存于她心底的应不仅仅是大院的一草一木。如我之“俗人”却必有“俗愿”,未出大院,对于观看《旱码头》的期盼已又添几分。

时间追着我们加快行进的脚步,而心中的情愫始终被“大染坊”牵扯着。位于银子市街的“大染坊”再现了电视剧《大染坊》中的场景。车间、机器、工具,如此陌生又如此熟悉!垂挂于庭院当中的红、粉、黄、白各色布匹似仙女长长的裙袂随风舞动,立于其中,目光被缠绕着,开始变得有些迷离,恍惚间又听到了“吱吱扭扭”的机器声,又看到了煮沸的大锅里滚滚的各色液体,看到了车间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老街,行色匆匆,无法一一历数,唯愿永存于记忆深处。“旱码头”,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只盼望着不久的将来再一次地与她相逢。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心中的旱码头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