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抗日烽火(三十)—将星璀璨耀清河

山东攻略 山东自驾游 11年前 (2013-04-09) 311次浏览 0个评论

抗日烽火(三十)—将星璀璨耀清河

19409月,为了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以利于执行新的战斗任务,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决定将清河区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

11月初,许世友、刘其人等抵达清河区,在滨县刘春家村与杨国夫、徐斌洲、李曼村等会合;景晓村等已由博兴纯化镇赴刘春家村,迎接许世友、刘其人等,共同研究了部队整编与根据地建设问题。几天后,许、刘、杨、景等到广北,清河区主力部队即集中于北隋、牛家庄一带,召开整编大会,正式宣布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组建成立。

许世友上将 刘其人少将 杨国夫中将马千里铁道部六局书记

袁也烈少将 徐斌洲中将 陈楚国务院副秘书长 官宗礼 少将

旅长许世友,政委刘其人,副旅长杨国夫,参谋处长马千里、包剑寒(后肃托冤杀),

(不久袁也烈任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徐斌洲,政治部副主任陈楚,供给处长官宗礼,卫生处长王星旸。

下辖七、八、九团,旅部直辖特务营、骑兵连。全旅兵力共计六千余人。

郑大林少将 孙正少将

7团以原山东纵队第3支队大部为基础,加上一部分地方武装组建编成,团长郑大林,政委孙正。

李丕功少将 岳华烈士 付子荣 烈士

一营营长李丕功、教导员岳华;二营营长付子荣、教导员连东璧;三营营长陈乙斋、教导员张伯龄。

李曼村少将 赵寄舟山东民政厅局长 岳拙元烈士 韩万煜 河南军区副政委

8团以原山东纵队第3支队一部为基础,加上清西地区地方武装组建编成,团长谭祖本,政委李曼村。

9团以寿光独立团升级编成,团长赵寄舟,政委岳拙元。

特务营营长申传贤、教导员韩万煜、副营长胡金标。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组建以后,按红军的传统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旅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团设党总支,营设分总支,连建支部。同时加强了司令部和后勤处的工作。根据山东纵队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大练兵活动,学习爆破、攻坚作战技术,部队进一步走向正规化。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的组建编成,使全清河区有了一支较强的机动力量,加强了主力部队机动作战的能力,对开辟新区和支援友区增强了武装实力。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组建不久,为巩固扩大清河根据地,3旅组织了开辟黄河以北垦区的作战行动,给顽军与土匪以沉重打击,扩大了根据地。

与此同时,胶东形势吃紧,山东纵队命令许世友带清河独立团(由7团两个营9团一个营临时组成)开赴胶东参加反顽作战,配合胶东部队给赵保原等胶东顽军以歼灭性打击,使胶东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孙干卿少将 刘竹溪 上校

三旅以七团二营、三营、九团一营编成清河独立团,团长郑大林、政委孙正、参谋长王翰西、总支书记王奇。

清河独立团一营营长孙干卿、教导员李桂清(李瓦);二营营长付子荣(后张伯龄)、教导员连东壁(后屈申);三营营长陈乙斋、教导员张伯龄(后刘竹溪)、分支书记孙成才。

1941918日山东纵队电令3旅北进打通与冀鲁边区115师教导6旅的联系。3旅立即组织力量向利津以北、沾化以东地区进军。经过激战冲破了顽军的堵截与教导6旅的部队胜利会师,完成了打通与冀鲁边区联系的战略任务。

19421月,3旅粉碎了日寇的数次扫荡,胜利的保卫了清河根据地。

1942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奉命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3旅番号保留至19433月撤销)。以第7团为主改编为清河军区直属团;第8团改编为清西军分区基干武装;第9团大部改编为清东军分区基干武装;第9团一部改编为清河军区特务营。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在组建一年多的时间里东征北战,驰骋在山东大地上,打击日、伪、顽,出色的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是山东纵队骁勇善战的雄师劲旅。

山东纵队第3旅所属各团后来都成为我军王牌部队的主力。第7团后来成为著名的“攻坚老虎”师的主力团;第8团一部编入“攻坚老虎”师,大部编入28军的主力团;第9团部队后来成为28军的第一主力团。

为加强清河区地方武装建设的领导,统一指挥地方武装配合主力作战,11月组建了八路军清河军区,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兼政委,下设清东、清西两个军分区。

我军战士在渤海平原上利用战斗间隙引炊做饭

为推动清河区各抗日群众团体的建设,加强领导,组织全区各界一致抗战,194012月,清河区党委在博兴纯化镇召开了工、农、青、妇、文化界联合会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了清河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并相继建立了清河区职工、农民、青年,妇女抗日救国总会,还在各分区设立了分会。至此,清河区经过由弱到强、由小到大、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正式形成了党、政、军、群领导机构齐全,具有较稳固的根据地和较系统完整的组织机构的重要战略区,成为山东根据地的7个战略区之一。

1943年清河区部队工作指示

19417月,清东、清西两分区办事处改为清东、清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110月,清河区党委、行署决定组建清中地委和清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在1940年以前的几年中,清河区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重点是以山区为主、平原为副,即以胶济路南山区为依托,逐步开辟小清河以南平原地区。

清河区党政军各机构的活动也主要是横跨铁路两侧,有时路南,有时路北,或一部分路南,一部分路北,根据地局限于胶济路以北、小清河以南的狭长地域。

1939年后,日军开始回师,占领清河区内重要交通线和较大城镇,频繁对清河根据地进行扫荡,形势逐渐恶化。是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还是继续横跨铁路两侧,依托山区进行活动,已成为清河区党组织和抗日武装急待解决的战略方针问题。为此,清河地委多次向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汇报请示。

徐向前、朱瑞等领导同志研究后明确指出:清河区要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第一步,先在寿光的清水泊地区建立根据地;第二步,向小清河以北发展,到黄河入海口的荒原地带建立后方,打通与冀鲁边区的联系。

我军战士架起长梯攻城

19402月,清河地委和三支队坚持贯彻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向小清河以北发展的方针,兵分两路跨过小清河,进入广(饶)博(兴)蒲(台)和高苑地区,经过博兴东王文、广饶纪家幢、高苑魏家堡等著名战斗的胜利,很快控制了小清河与黄河之间的新区,使之和小清河南根据地连成一片。从而改变了清河区党的组织工作和武装工作局限一隅、被动困难的处境。

  1941年以后,日本侵略军反复残酷地扫荡蚕食清河抗日根据地,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军、政、经、文、特相结合的所谓总力战。与此同时,清河区的国民党顽固派,组成剿共联军,不断围攻、袭击抗日根据地,使清河区的抗日斗争形势更加紧张、复杂。

小清河以南根据地大部遭敌蚕食,与胶济路南山区根据地的联系越乘越困难,根据地的面积、人口急剧缩小。

为打破敌人的围攻,保卫和巩固抗日根据地,清河区党委和部队领导机关决定采取积极防御方针,19411月派部队进驻利津东部之八大组(永安镇),解放了以八大组为中心的黄河入海口右岸广大地区。

我指挥员向被俘日军讲话

19419月,为粉碎顽固派的进攻,使清河根据地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清河区主力部队北渡黄河,攻克义和庄,控制了利津北部、沾化东部地区,并打通了与冀鲁边区根据地的联系。从而创建了垦区根据地,使清河区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基地。

清河区作为以平原抗日游击战争为主体的抗日根据地,在敌强我弱和不断遭受蚕食扫荡的艰苦条件下,能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并能够不断发展、巩固平原游击区,垦区根据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打通了与冀鲁边区的陆路联系,对鲁北日伪以惠民为中心的占领区,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第二,由于广(饶)博(兴)蒲(台)利(津)沾(化)垦(利)广大地区联成一片,使我军有了一个广阔的战场,有利于粉碎敌人的扫荡;第三,我军有了相对稳定的后方基地,为坚持清河平原抗日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2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实行一元化领导主力部队地方化的指示,八路军山东纵队改为八路军山东军区,山东纵队第三旅编为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原山东纵队第三旅番号仍保留(19433月撤销)。

司令员杨国夫,政委景晓村,副政委刘其人,参谋长袁也烈,政治部主任徐斌洲。

清河军区下辖清东、清西、清中3个军分区和军区直属团、特务营。

袁也烈
司令员 杨国夫 政委 景晓村副政委 刘其人参谋长 袁也烈政治部主任 徐斌洲

副主任 陈 楚

1军分区兼清东独立团
团 长 董有炳政委 邱拙元副团长 陈乙斋参谋主任 王轻亭政治处主任 王 林

2军分区兼清西独立团

许云轩 济南园林副局长 马晓云烈士 韩子衡烈士 张维滋 中校

团 长 许云轩政委 李曼村副团长 马晓云参谋主任 韩子衡政治处主任 张维滋

3军分区兼清中独立团

孙干卿少将 王效禹文革名人 王郁亭 大校

团 长 马千里政委 王效禹副团长 孙干卿参谋主任 王郁亭政治处主任 马 鸣

4军分区兼清北独立团

杨 信大校 张辑光 少将
团 长 杨 信 政委 张辑光 政治处主任 张缉光(兼)

5军分区兼清南独立团

团 长 赵寄舟政委 博玉其参谋主任 高凤池政治处主任 博玉其(兼)

军区直属团
团 长 郑大林政委 孙 正参谋主任 张志展政治处主任 王洪模

10月,又在垦区(泛指沾化、垦利、利津近海及黄河入海口附近广大地域)组建了垦区独立团,不久即组建了垦区军分区。

19435月,为进一步加强垦区根据地工作,清河区党委、行署决定,建立垦区地委和垦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至此,清河区党委、行署、军区共下辖清东、清西、清中、垦区4个地委、专署、军分区,下辖近20个县委、县级工委和政权组织。
  1942年至1943年,是清河区根据地最为艰难的阶段。日、伪对清河区进行了20余次、5000人以上的大扫荡,使我根据地遭受了重大损失。到1942年下半年,小清河南几块根据地基本立上为游击区,清中地委、专署被迫撤销。加上蝗灾、水灾等灾害,根据地财力贫乏,人民生活非常困难。

清河区党政军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地坚持对敌斗争。一方面加强对小清河南被敌蚕食地区斗争的领导;除原在这些地区坚持工作的干部外,又选派一批军事和政治工作骨干插到小清河南,以坚持每一个阵地;

一方面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开辟黄河以北敌占区,威协敌人后方,对敌人的扫荡清剿蚕食给予坚决回击。

同时,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精兵简政、裁减机关冗员、划小行政单位,在根据地全面开展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动员开荒生产,努力推动建党、建军、建政抗日群众团体等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粉碎了敌人的轮番扫荡蚕食,保卫了根据地,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943年底,清河区根据地及游击根据地面积达到47800平方里,占总面积的49%,人口250万,占总人口的56%

战争年代追悼牺牲烈士的简陋现场

  1944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便于清河区与冀鲁边区互相依托,互相配合,统一指挥,有利作战,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山东分局决定将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

至此,清河区完成了她的光荣历史使命,原属清河区的各级党组织在渤海区党委的领导下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其中垦区地委及专署、军分区改称为渤海区四地委、四专署和四分区;清东地委及专署、军分区改称为渤海区五地委、五专署和五分区;清西地委及专署、军分区改称为渤海区六地委、六专署和六分区;清中地委、专署、军分区撤销,所属各县分别划归四、五、六地委。

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的决定,清河军区与冀鲁边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

杨国夫中将景晓村

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下辖:

傅继泽海军少将 陈 德 少将

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傅继泽,政委陈德

龙书金少将 曾旭清 少将

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龙书金,政委曾旭清

黄荣海少将 李广文 中国农大书记

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黄荣海,政委李广文

徐斌洲中将 刘贤权 少将

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王兆祥,政委徐斌洲

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许云轩,政委李曼村。

19458月,日本投降前夕,军区主官并无变化。副司令袁也烈,副政委刘其人。下辖:

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傅继泽,政委陈 德;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刘贤权,政委曾旭清;

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黄荣海,政委李广文;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王兆祥,政委徐斌洲;

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赵寄舟,政委岳拙元;第六军分区,司令员许云轩,政委李曼村。

周贯五中将

为执行大反攻任务,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的指示,将本区部队编为第七师和第六、第七旅。第七师师长杨国夫,政委周贯五。不久,第七师开赴东北。

庆祝新春迎接胜利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抗日烽火(三十)—将星璀璨耀清河
喜欢 (1)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