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爸爸去哪儿2》外景地建德新叶村介绍 幕后花絮大起底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0年前 (2014-07-07) 200次浏览 0个评论

建德新叶村美景

  建德新叶村传统名宿民俗

  千呼万唤始出来,万众瞩目的《爸爸去哪儿2》第二站新叶篇总算于7月4日与广大观众朋友们见面了,五对家庭在古村的奇特故事令大家捧腹的同时,一定也使大家对节目的拍摄地——浙江建德新叶古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好吧,让我们跟着“星爸萌娃”一起去感受它的魅力吧。

  《爸爸去哪儿》自第一季播出后即获得空前成功,它还产生了一个附属效应——极大带动了节目拍摄地的旅游宣传。因此,节目组在为第二季踩点时,全国众多地区和景区趋之若鹜。

  而栏目组在选择拍摄地时有严格的要求,既要有开阔的户外场地,又要有没遭破坏过的人文环境,还不能离城市太远。多路踩点组会分赴全国各地外景地,拍摄当地的空镜画面,最后由整个导演组会商讨论确定。新叶古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始建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整个村庄建筑布局以阴阳九宫卦象之数设计,充满了神秘感。现有老宅、古祠堂、建筑共200多幢,其中明代建造的约15幢

清代建造的约150幢,高低错落,欹正进退,是中国南方乡土建筑的典范,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明清建筑天然博物馆”。在当今工业化、城镇化大背景下,我国大量传统古村落正在锐减。有专家指出,如果有一天,这些古村落都没有了,消失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乡愁?”去年,“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诗意表述出现在中央的报告中。清华大学著名教授陈志华充满信心地强调:“新叶古村的保护迟早会成为中国的典型,这就是中国,这才是中国!”继2010年7月新叶被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2012年2月入选中国首批传统村落,2013年3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三月三”传统庙会、新叶昆曲被列为省级非遗名录。 2013年9月,入选全国6个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综合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新叶是浙江省、中国东南部唯一入选的综合试点单位。除此,传承千年的“耕读文化”、淳朴的民风同样深深地吸引着导演组的目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最终新叶古村从全国1000多个竞争地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拍摄地。

  新叶有完好的古建筑群

  新叶村是浙西地区一个乡土建筑保存十分完好的古村落,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叶氏聚居村,其宗族称玉华叶氏,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新叶村的建筑,与徽派建筑在型制和风格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当属同一个建筑文化圈。在明清之时,浙西、皖南和赣北,因为地域接壤,生活和文化交流频仍,其建筑自然趋同一致。

  新叶村的建筑种类主要有祠堂、住宅、庙、阁、塔等,其中祠堂的发育最为良好,它数量众多、等级分明,记录了大量历史的、民俗的信息。

  西山祠堂和有序堂为新叶建造最早的祠堂。西山祠堂是玉华叶氏的总祠,称为“祖庙”,有序堂为叶氏外宅派总祠,为新叶村的中心。之后,随着叶氏支脉的分衍,各堂派陆续建立了各自的宗祠。据《玉华叶氏宗谱·里居图》中所标识的大小祠堂有13座,目前尚有12座,最完好的是有序堂、崇仁堂、永锡堂和荣寿堂,其余均已残破。新叶祠堂多为三进三开间,而最大的崇仁堂达四进,总进深26米,纵深空间的神秘感十分强烈,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所少见。现在祠堂有三座建有戏台,即有序堂、旋庆堂、荣寿堂,代表所属堂派经济实力的强劲。这些祠堂构建华美、古朴典雅,深得徽派建筑的精髓。

  新叶村目前共有老住宅200多幢,其中明代建造的约15幢,清代建造的约150幢,民国建造的约50幢。这些住宅高低错落,欹正进退,体型变化丰富,有的还建有花园、鱼池,平添了不少意趣。

  新叶的明清建筑,是中国南方乡土建筑的典范。由于村庄偏僻、封闭,宗族观念浓郁,商品经济相对落后,使整个建筑群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被誉为“明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

  有着近800年历史的新叶古村,世代传承着“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理念。村中的抟云塔、文昌阁、重乐书院,以及私塾、学堂、书房等,就是极好的明证。

  抟云塔位于新叶村东南方的水口,建于明代,是村里目前最老的一幢建筑。据说,新叶村文运不旺,一位风水先生认为,其原因是村东南的水口地势太低,“巽位不足”,建议在此建塔,以补巽方之不足。因此,抟云塔又叫“文峰塔”,与卓笔峰(道峰山)、砚山(玉华山)及墨池(南塘)相呼应,共振文运。

  抟云塔建成之后的三百多年里,新叶村科举起色不大,但玉华叶氏家族坚持供子弟读书,仍然寄希望于科举,因为这是当时乡民改善社会地位的唯一出路。他们又相信风水之说:“水口关拦不重叠而易成易败。”在同治年间,全族集资,又在抟云塔下造了一座文昌阁。文昌阁是文峰塔的配套建筑,是为了加强关拦“水口”的。

  虽然抟云塔和文昌阁建于不同时期,但它们的组合十分和谐统一。如今,雄伟高大的抟云塔和雍容华丽的文昌阁仍然矗立在新叶古村的村口,是村子的地标,在四周的丘陵区,很远就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玉华叶氏家族为了兴文运,除了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修建抟云塔和文昌阁以外,还在兴建书院、私塾、学堂、书房等方面煞费苦心。早在元初,叶克诚执掌家族事务后,就开办了重乐精舍,后改名重乐书院。书院建在儒源村,地极幽静,以利于子弟“藏修游息”,安静读书。村中还有私塾、义学、学堂,供叶氏家族子弟就学。另外,玉华叶氏家族自创业之始,就十分重视读书,在一些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老宅中,常有一间书斋,同住宅建在一起而单成一区的书房很普遍。即使是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也能以一间厢房作为书房。

  新叶有浓厚的农耕文化

  新叶村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保存着原始、古老、独特的农耕文化。双美堂这幢古建筑的门楣上醒目地写着“耕读传家”四个字。耕读传家,两者并重,但耕者在前,耕是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没有耕,读就无从谈起。

  在玉华山和道峰山的山脚下,是一片肥沃宽阔的田地,附近是小山、丘陵、梯田、坎沟。当地的农民每年就在这里种稻子、麦子、油茶、番薯、大豆等作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长期的劳动锻炼使他们养成了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老黄牛精神。

  新叶的先民们是非常聪明的,整个村子有着完整的引水排水系统。他们把山泉从山上引来,穿过村子,又流入农田。村里还有布局合理的池塘,既可用于防火,也可供村民日常洗漱之用。

  在新叶村,我们随处可以看见过去用过的生活和劳动工具,比如石磨、石臼、油灯、水车、风车、犁、耙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物证。

  每年秋收之后,他们用稻米酿造土制的“红曲酒”“土曲酒”,享受着劳动成果。新叶人很会生活,他们心灵手巧,会烤大饼,蒸发糕,炸油条等,这些手艺都是代代相传的。新安江有许多做大饼的都是新叶人。

  新叶有淳朴的民风民俗

  提及新叶的民风民俗,不能不提新叶的传统佳节“三月三”。每到农历三月初三迎神祭祀的这一天,整个村庄会异常忙碌,新叶村的民间技艺也由此纷纷呈现。为摆好祭,村里的迎神道具、戏场布置、各种祭品糕点、花灯、四时干果以及专供观赏的雕塑工艺品等等,均为提前制作,这些工艺品花样繁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堪称艺术佳品。节日的排场一启动,家家户户宾客盈门,整个村庄散发出浓郁的民俗气息,热闹非凡。

  新叶是个有三千余人口的大村,其婚嫁丧葬习俗,也是极具特色。旧时婚姻,从做媒、相亲、审查、摸底,再到讨年庚、八字帖、拜贴盒、定聘酒,然后置赔贴货(嫁妆)、日子书、发轿、迎亲,接着给开门包、进祠堂、咏轿、开额,上轿之后是扛行嫁。轿到男家后,先是拜堂,接着是吃汤圆、排大小、拜祖宗,晚餐后就是闹新房和偷新房了。第二天新郎新娘被敲过“竹杠”后,开始回门,回门也是规矩多多。这种婚嫁习俗在新叶一直延续了八百来年,包括丧葬习俗也如是,程序繁多,但井然有序,至今保持着旧时的习惯。

  新叶昆曲也是传统民俗之一,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在新叶现存的12座祠堂中,建有戏台的有三座。这些祠堂每逢年节和三月三,会请村中的业余昆唱班来串演唱戏,每当乐曲响起,台上欢喜,台下祥和。新叶的祖辈们对昆曲都有着深厚独特的感情,他们爱听戏,也爱唱戏。

  另外,新叶的木雕、织布、竹编、捣发糕、盐卤豆腐以及它特有的五餐制等等,都无不让人感受到新叶这片沃土的民风民俗,而所有的新叶人都是传统民俗的守望者。

[1][2].css_page_content_list{line-height:30px;color:#333;width:100%;text-align:center}.css_page_content_list a,.css_page_content_list a:link,.css_page_content_list a:visited{color:#a4005b;font-weight:normal}.css_page_content_list a:hover,.css_page_content_list a:active{font-weight:normal}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爸爸去哪儿2》外景地建德新叶村介绍 幕后花絮大起底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