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博山古窑,渐渐淡出的记忆

山东攻略 山东自驾游 14年前 (2010-03-13) 248次浏览 0个评论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正月初十北京培训结束后,在火车返回南京的途中决定在济南下车,去看看想念了五年的人海飘过,我的飘姐。给姐姐信息时才得之姐姐已经陪美国加利福尼亚回来的zhongcindy去了商河一代拍民俗去了,但得之我要在济南下车时,姐姐怕我临时改变主意来电坚决的说她带着zhongcindy一起先赶回济南车站接了我再回到县里去,并说就这么计划好了。就这样,初十晚边边我到了济南,在姐姐家里一番叙旧和开怀后随姐姐临时决定我们晚上九点多才出发,快十二点了我们仨一同到了淄博的周村区。一大早起来在周村准备开拍时,接到博山影友颜山摄影论坛版主老国产的电话,说博山一个乡在早上九点左右有民俗活动,我们掉头就直奔博山而去,姐姐开车好快啊,可惜等我们赶到乡村口时,活动已经刚刚结束,但村口迎接我们的博山影友三姐、老国产、李同学、不锈钢鼠、神游、天高云淡、冰雪傲梅等却给了我们一份来自春天般的温暖。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飘姐真是好人缘,名气也好大啊,听说姐姐来了,博山的影友几乎全部出现了,在博山的二天时间里,从在拍摄的村口接到我们那一刻起,直到第二天下午送我们到往周村方向的路口分手止,博山的影友们太热情了,一直陪着我们不离左右,吃喝行住都让三姐全程安排的妥妥帖帖的,临到走时也半点不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表示一下心意,让我们仨感动得都不知说啥好了。可惜那二天太冷,天气也不好,大家各顾着拍照都忘了留张合影,真的是好遗憾了!只留下张背影好像是李同学吧?借此,在这里我代表飘姐和zhongcindy感谢你;三姐,感谢老国产、李同学、不锈钢鼠、神游、天高云淡、冰雪傲梅,我们永远不会忘了你们山东人的豪气和这份盛情。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博山,一个结缘陶瓷的名字。而博山区的山头镇却是中国四大瓷都之一的古老瓷都,更是博山陶瓷的发祥地,素有“陶瓷之乡”的美誉。若追本溯源,山头的制陶业可以觅至北宋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沿至清朝,当地的陶瓷业发展到了顶峰,民间圆窑林立。据《博山陶瓷厂志》记载,建国前,山头私营窑场星罗棋布,圆窑达一百四十余座。如今遗留下的古窑也多建于当地陶瓷的鼎盛时期。中午在三姐她们一行影友的盛情款待之后,也没顾得上休息,不锈钢鼠、李同学和神游等就陪着我们仨走进了博山的古窑村。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牛拉碾,驴打场,成型手拉坯,干燥靠太阳,一座破圆窑,几间小草房。”这就是百年前最早在窑上干活时的情景,而随着陶瓷工艺的进步,使得这古老的旧式圆窑逐渐被“半倒焰式”的陶瓷隧道窑所代替,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圆窑生产陶瓷的历史在博山就基本结束了,只剩下匠人们赋予他们这个独特地域文化内涵的地名“窑广”这个村名了。现如今大部分这样的场景都因周边企业扩建和道路建设被拆除了,唯一留下这张历史的影像悬挂在村口,飘姐举起相机的手似乎让我看到了姐姐内心里也在叹息这段历史的消亡而不再有。。。。。。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瓷都古窑今犹在,不见当年烧窑人”…… 这曾经浇铸汗水的作坊,如今在村子的四周只散落着一些废弃的窑炉,这些古窑炉密集地簇拥在村子里随处可见,我们走进了其中的一座古窑,古窑里空空如也漆黑一片,抬头看上去,只有一束光从窑顶中间的“天子眼”直射下来,还没到半空中尾光就被黑暗湮没了。而烟囱口投射的光在窑炉的内壁泛着沙红色,四周窑壁不规则的显现出一圈圈、一层层细致沧桑的用石块垒成圆锥的泥痕。透过“天子眼”的小小天空,洞内显得十分的神秘,是不是也让姐姐在遐想着现如今的古窑也只能以它新的方式在继续燃烧呢?七十年代末我在学陶瓷设计的时候就听说过做陶的人在口边有句老话;陶是没有衣服的女人,是在旷野中仰望星空的女人,感觉姐姐就是,是那样的剔透通明。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看着飘姐的背影透露出的那份对摄影的痴迷和韧劲,我不禁感慨飘姐在她这不惑年中蕴藏的能量是无时无刻都在她的举止唇启中流泻无遗了,这次相遇不比五年前的那次相遇了,三天近距离的相处让我对飘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崇拜了,她不仅仅执着坚韧、个性十足,甚至超越了坚韧,她天命般的思想更让我看到了姐姐作为一个女子所拥有的柔柔善良的一面,她心中拥有美好的一切像酝酿的陈酒,随着她的智慧浮动出那久久不散的暗香。飘姐:我的姐姐,我的老师,我在心里默想,我的目标就是跟姐一样,实现自己会做梦的梦想。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最有意思的是这座古窑了,破残古窑正好处在大路的旁边,因为村里的窑场多是家庭手工作坊,所以多数是中等规格的窑炉。这口古窑算得上是口大窑了。听他们说这座古窑建于清末。许是因为修路的原因留下一半?还是那些年想大拆除了古窑村重建新村而半途停了下来呢?古窑恰恰在路边剩下一半挺立着,上面还寄生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树。这破残的半边古圆窑展现给我们的侧剖面似乎在默默无言的诉说着那段陈年往事。不锈钢鼠跟我们介绍说这个村子差点全拆了,几年前,也是因为一个摄影人用一本以古窑为主题的厚重影像作品,用独到的视角记录下了那些久远的已经快消散的记忆的历史,引起了一些部门的高度关注才停止了拆除的步伐,得以保存了诸如下面这个半边窑洞来历的说法。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村子里的窑炉,最年轻的已经都有百年以上了,有些窑炉还保存着原先的风貌。从窑炉的外观造型、功能设计、建筑取材,都有相当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这些窑炉大都采是“馒头窑”,即窑体外观为馒头形状,顶部多以双眼窑(两个烟囱)为主,是北方小窑炉的典型代表。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当我走进山头镇古风古韵的瓷窑古村时,我仿佛感觉到置身于古窑之中,立马就让我自然不自然的回归到历史的远景中去了。我惊讶于这里的建筑与窑会有着这番密切的关系,随便穿行某个巷子中,你都会看见成片的民房和巷子里的残墙断壁都是用烧窑之后的废胚匣钵加黄泥建筑而成。它们被竖着砌在墙壁里,凸显在视觉之外紧紧的连在一起,远远看过去,像伤疤,像树木的年轮。当我用镜头触摸着古朴陈旧的老墙,当我把目光停留在远处飘姐的身影置身在白墙黛瓦的古窑小巷子深处时,我内心里情不自禁的在用心与古窑对话,与历史对话,因为,从它们身上,我看到了历史,看到了留存下的生命。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历经风风雨雨的博山古窑,散落在博山的市井与村巷中。窑口外散乱的排放着数些个破碎陶和匣钵,有黑色的、有蜡黄的、有灰白的、用手重重的敲打一下,还挺粗栎坚硬无比。这些残窑破罐曾经在一个久远的年代里缔造了博山陶瓷的辉煌。百年过去了,古窑经历了从兴建到鼎盛继而衰落的命运。在这命运沉浮中,每座窑边都上演着自己的故事,烧窑人把这些融进了陶器,也融进了生活,用历史的方式留给了淄博博山人。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这古老的窑广村不仅仅闪烁着犹如窑火中男人雄性身体中最剽悍的魅力,在这个部落里,烧窑人除了塑造出了陶器,也塑造出生活中的自己和女人的坚韧和墨守。即使家里有窑,或者在窑边生活了一辈子,但女人们墨守祖制,从不进窑,终身伺奉着窑神和自己的男人,祈福菩萨窑神的庇护让烧窑人烧出好瓷。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穿行在村子里,感觉到这里人们的生活都好像跟古窑有着亲密的联系,村子里居民的生活和古窑是纠缠在一起的,墙上地下路上都能看到古窑的痕迹。甚至街巷、院墙的建造都使用了这些窑货和留存的窑洞。古老的瓷窑顶上长满了那些生长杂乱的树木,依旧有烟火升起,墙头是陶瓷垒的,屋墙是陶瓷砌的,街道是碎瓷铺的,连街边寄居在窑洞里的糕点作坊小卖部窗口也是在窑壁上开的一个口子。正所谓;“窑在家中,家中有窑”正是这种生活的写照。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路过一院子,碰到一老人坐在院子外门口的石墩上,在看着街边行走的人,当看到我举起相机时老人并没显得好奇或者排斥的目光,反而周身映着当年窑火般红彤彤的脸膛和善意友好的看着我的镜头,脸上的皱纹恰如身后风化的古窑砖,溢出一种自豪与欣然。 这就是烧陶人的生活!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朋友别以为墙上那些形似罐状陶器的物品是烧坏了的陶瓷半成品,我是学陶瓷设计的,我就明白这是在烧窑之前先期做好的“匣钵”, 在烧窑的时候,匣钵是烧窑必不可少的容器,陶胚在经过烧制、水磨上釉几道工序以后,必须要装进匣钵才能烧制成真正的陶瓷,烧出来的成品就是陶瓷产品了,而匣钵在使用过几次以后就不能再用了,但因几次煅烧其材质坚固结实,既抗风化又耐腐蚀,被居民拿来当作建筑材料使用当然是好东西了。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古窑村里老百姓的民居还是占多数的,走进一家家锈迹斑斑的院落,都是一些烟火味道很浓的房子,大都老屋破败,门锁锈蚀了。目光所及多是笼盆、陶罐和匣钵的影子,茶碗茶壶扔的到处都是,连喂鸡喂狗洗拖把的家什统统都是陶瓷器具,试想,在那些年古瓷窑红红火火的时候,不知道那一代的先辈们是怎样生活的?那时候有人记录下这一切吗?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村里也不难觅建于清代民国的四合院,高台阶宽门楼,雕花檐角,檐下红木椽梁,有的木椽上还深刻着乾隆或光绪多少年的字样。徜徉在村里,几乎每个四合院班驳的影壁上都能见到“福”字的印记,走近一大院落门口,看到门口的飞檐有些已经坍塌,外墙上的灰泥也多处脱落,被雨水冲刷的部分留下黑色的痕迹,有的还长起了绿苔。不锈钢鼠介绍说;这个院子是村子里历史最久最大的院落,是当时博山一有名商人的祖业,商人后来在解放前逃到了台湾,这座院子也就衰败了,院子里面还有七个小院落连套在一起呢,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再走进里面,只在大门口拍了一张,但门口的气派也能让我们遥想到当年这个家族是多么的庞大和繁华啊!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现在,瓷窑的烟雾已经散去,火热的场景已经不在喧闹,与这些窑炉相伴的,是村子里具有典型博山特色和博山美学的古老民居。留给我们后人能看到的除了那些一座座黑洞洞的古瓷窑,还有这一堵堵用烧窑之后的废胚匣钵作为建筑材料的围墙窗台,这些极具沧桑感的匣钵和陶片没有经过任何修饰垒成的墙体组成的民居创造了属于这个古村落的博山窑炉民居文化。你看,zhongcindy从门缝里探出一张灿烂的脸说:“要是把这村子搬到美国去就好了”, zhongcindy说她虽去了米国多年还总想着回来就是因为太喜欢国内民俗的东西了。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看着这堵废弃的窑墙,我有种落寂,眼前这沉睡多年的残钵和败瓷,令我不得不停下往前走的脚步,目光里闪现出从当年窑火升腾到如今的荒草萋萋,如今,古窑已不是人们的衣食所取,大量的古窑,也即将消失在并未远去的历史烟云中了。留存下来的古窑墙任由萋萋的荒草装扮着,墙根随意乱扔的垃圾也任由它肆意的堆放着,本是可以当墙用的一堵墙现如今也任由它荒废着。这残留的座座古窑痕迹,是否会随着城市的变迁而消失?烧窑人曾经缔造的独特文化难道只能任由它荒芜么?当年这里弥漫的烟雾和灰尘是怎样精彩的飞扬过而如今却彻底的消失了呢?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如今的窑广村中,高楼和现代民居已经取代了古老的街巷。满目望去,废弃后的陶瓷圆窑,在周边企业扩建、民居建设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大部分已被拆毁,只剩下街道里铺路的青石板在经过千百年的岁月冲刷后已被磨得光滑泛着青光。一同来的博山影友介绍说;目前村子里仅剩余30余座,其中比较完整的也仅有20座左右了。面对这快速崛起的现代化建筑,古窑将何去何从?会消失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游多多旅行网 - 旅游照片 随着古窑的没落,这些忧患终究会渐渐消散,正如村中的胡同虽然蜿蜒曲折,却总有尽头,穿梭过后,走来的是一片现代繁华。唯有留在墙体上文革时期的语录记录着这个远远超乎了现代时期的脚印而将古窑的历史变得越来越久远。再回首,那小巷子依然安静的躺在古窑的周围,这个即将在现代城市高楼中消亡的古窑村落,依旧继续着它沉默如金的呼吸。古窑啊,你将渐渐的淡出淄博博山的记忆中了。

朋友们如果要看大图可以在本人的相册《博山古窑》集里全部展示。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博山古窑,渐渐淡出的记忆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