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山东攻略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07-02) 291次浏览 0个评论

携子初游(三十)

----三潭叠瀑斗母宫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自柏洞递级而下,盘路东面崖壁陡峭,悬空欲坠,在途中崖壁上有一岩洞,如棚如屋,大小恰能容一匹马,故名“歇马崖”,也称“马棚崖”,传说为始皇帝登泰山封禅时歇马休息的地方,岩石上刻有明人吴雄岳榜书“歇马崖”三字于其上。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歇马崖上面有三个黑色大字,但无人识得。传说这是吕洞宾写给牡丹女看的,只有她能认得,是吕洞宾调戏牡丹女的证据,因此这里也叫“三字崖”。

清康熙年间,有一个翰林院的大学士叫赵国麟,是泰安人。一次他从北京回老家探亲,乡亲中有好事人约他去逛泰山,当走到三字崖的时候,一个乡亲说:“国麟呀,朝廷都称你老师,你的学问大,你认认这三个字是什么字吧?”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这时赵国麟正在观赏这里的自然风景,诗兴大发,还没来得及听乡亲提的问题,朗声吟诵起偶成的诗句来:“一涧空中落,双崖势欲飞。”吕洞宾向来护短,自己浪浪荡荡,又怕人家说他是“骚仙”。他一听要叫赵国麟认他的字,他也知道赵国麟学问大,怕露了他的马脚丢脸,就奚落起赵国麟来。

当赵国麟的诗刚刚朗读两句时,他就使了个法术,叫一石崖轰隆一声倾落下来,赵国麟不愧当皇帝的老师,他在这个当儿,灵机一动,不等石崖上的石头滚到涧底,就出口成章,另外续诵了两句:“高崖已夷陵谷变,后来休笑画图虚。”可是这一来,耽误的也顾不上辨认吕洞宾的字了,叫他钻了空子,这“三字崖”的字至今还是个谜。此处经常有巨石滚下,为安全起见,已架起铁丝网保护。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歇马崖的北侧是总理奉安纪念碑,是为纪念1926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运往南京时,途经泰安时所建。“奉安”是古代帝王或圣贤安葬时的专用名词。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纪念碑的碑座为五棱形,代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权宪法,即行政、司法、立法、考试、监察,上面题写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嘱。碑身呈三棱形,象征着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正面书写着“总理奉安纪念碑”七个大字。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碑下地面上是用南京雨花石铺筑而成的国民党党旗,诵读着总理遗嘱,唤起民众和团结世界上一切平等待我民族等振奋人心语句,心中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继续朝山下走去,即是泰山景区中最为幽静的所在斗母宫。

斗母宫位于龙泉峰下,斗母宫石坊之后,是一组蔚然深秀、清心淡雅的古建筑群,因为有龙泉之水自西北山崖而下,环绕宫墙东注中溪,所以古称“龙泉观”。

斗母宫前卧龙双槐栏门,后有溪水环抱,因宫内祀北斗众星之母,故名斗母宫,又名“斗姥宫”,别称“妙香院”。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斗母宫为泰山最古老的道观之一,始建于何时无考。明朝嘉靖二十一年,由道士德藩重建。清康熙十二年由比丘尼进宫主持,并且进行了重修和拓建。里面供起了北斗众星之母,所以改称为“斗母宫”,也称“妙香院”,从此以后道观就成了尼姑庵。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到了清光绪年间,宫宇辉煌,尼僧众多,陈设豪奢,香火特盛。因此,当时的黄河总督刘鹗在他的小说《老残游记续集》中曾生动的描写了这里的尼姑生涯及其风流佚事。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斗母宫临溪而建,分为前、中、后三院,山门面西,南北纵向布局,走进每一个院落,都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斗母宫的西山门是庙的正门,门口蹲着一对雕刻精细的小石狮,它们神态自然、造型活泼、十分逼真。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西山门内的庙院是中院,院子算不上大,但是主殿、配殿、钟鼓楼房齐全。院内香烟缭绕,经声回荡,充满了一种寺庙的威严和神秘。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院中正殿和配殿里分别祭祀智上菩萨和斗母神像。院内的碑文刻石大都记载着斗母宫的兴衰历史。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穿过南过堂是南院。院里的建筑风格清新淡雅,给人一种轻松逍遥的感觉。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院子中间的“天然池”中泉水清澈碧绿,鱼儿傲游,每到夏、秋时节池中双泉竟涌,俗称“孪生泉”。“天然池”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泰安名士赵尔萃为了解决当地山民吃水困难而修建的,常年不干的泉水给百姓生活带来方便,当时的“天然池”建在斗母宫山门外,后来寺庙几经扩建,被圈在了院内。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从山上飘下的云雾到了这个地方就不再顺谷而下,因此池东有寄云楼五间修建在深谷绝壁之上,上边是环廊式楼阁,旧时专供达官贵人在此饮茶赏月,抚琴对诗。

坐在楼上的茶社里,听着古筝名曲,品味用龙泉井水冲泡的泰山女儿茶,回味《老残游记》里的精华篇章,一幅古庙生活的生动图画浮现在眼前。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北院的“龙泉亭”视野开阔,清风徐徐,是游人观光乘凉的好地方。
在泰山的古寺庙中,大都有古树名木映衬,斗母宫也不例外,这里的古槐、银杏、南蛇藤等名贵树种,都被列为泰山的古树名木。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天然池旁有“子母槐”,是什么年代种植的没有记载,不过,从它那苍老的躯干上可以看出,已经是久经寒霜了,不过,它身边的子槐却是生长的朝气蓬勃,老来得子也算得上是这棵古槐的一种福分了。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南山门里面的这棵银杏,好像是一位高大健壮的护院,守护着庙门。特别是到了秋天,它身着金甲更是显得英俊潇洒。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盘曲伏地的南蛇藤,长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崎岖的身姿娇柔似水,茂密的枝叶绿如橄榄,还真有点深闺藏秀的感觉。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天然池北有蕴亭,穿过蕴亭向北走便是二进院落,院内正殿三间,绿琉璃瓦盖顶,前后步廊式。殿内设须弥座神台,原来祭祀的是斗母神像,俗称“千手千眼佛”。这尊佛像实有42只手,据佛经称,观音菩萨曾经发誓要普度众生,然而众生芸芸,观世音颇有力不从心之感,于是就把自己分成42个大慈大悲的个体。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师傅无量佛看到后,说她欲速则不达,万万不可急躁,于是便将她的42个个体撮合在一起,只留下42只手臂,又让每只手掌上长出一只眼睛,代表一个化身。这样除去主体的两只手臂之外,每只手上又各配有佛门三界的“二十五情”,两数相乘之积就是一千。“文化大革命”初期神像被砸毁,今置地藏菩萨铜像。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斗母元君简称斗母,是道教崇拜的女神。道教说他是北斗众星的母亲,原来是龙汉年间的周御王的妃子,名叫紫光夫人。由於一个春天在花园游玩有感悟,生下九个儿子。在道教中,斗母崇拜十分普遍,许多道教宫观都建有「斗母殿」、「斗母阁」,专门供奉斗母。他的形象是三只眼,四个头,八只手,手中分别拿著太阳、月亮、宝铃,金印,弯弓,矛,戟等作战兵器或法器。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正殿东侧有配殿三间,后边接连着卷棚悬山顶明廊,在此可临溪观赏美景。殿内原来祭祀着精雕紫檀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均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今为文物展室。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后院有正殿、配殿及禅房,供奉碧霞元君。正殿后是禅房院;正殿的东南有听泉山房三间,南北山墙上各开一门,通达无阻;山房北有“龙泉”;泉北是石亭三间,上有匾额大书“龙泉亭”三字。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斗母宫修建于深壑绝壁之上,重峦叠翠,深秀幽雅。深涧内有三条断崖,溪水漫崖而下,注入碧潭,被誉为“三潭叠瀑”。因瀑流如龙飞舞,人们又称它为“飞龙涧”。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又因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明月高悬,便出现了三潭映月的奇观,俗称“小三潭印月”。有诗赞曰:“三潭叠瀑玉珠响,万树铺翠古楼红。”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潭的北侧有巨石,上书袁世凯少子袁克文的题刻“流水音”。游人至此,听泉观瀑,品茗赏月,醉心涤虑,流连忘返。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清代泰安知府宋思仁曾在《斗母宫诗》中颂道:“上方钟磬出云微,斗母宫严静掩扉。满涧松荫尘不到,夜深风雨有龙归。”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西山门外有著名的卧龙槐,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相传,不知哪朝哪代,斗母宫前生出一颗槐树,几年便参天有灵气了。一年夏季,有条龙因违天规,被天兵天将追逃于此,隐身在槐树朝北的一个大树枝上,杨戬的三只眼识破真相,就喝令巨灵神劈了树枝,龙幻化而去,树枝却倒地而北。随后不久,在枝头着地的那端省长出一颗小小的槐树。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有一年天大旱,那颗小槐树因根基浅,眼看就旱死了,大槐树就极力吸允养分,通过倒地的枝干,把水分源源不断地供给小槐树,直到小槐树长成和自己一样的参天大树。大槐树却因无私的供给,自己枯萎而死。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这时,小树突然发现母树上有一窝乌鸦,先是老乌鸦叼食喂小乌鸦,当小乌鸦羽毛丰满以后便又去捕食给老乌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的故事。从此之后,小槐树便把自身的养料输送给了母树,使它重获新生。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从此,这两株槐树相依为命地存活下来,为过往的行人遮风避雨。北边的小槐树始终没有超过老槐树的高度,茂密茁壮却过之,一看就知道两树的树龄悬殊,倒地的树枝象一条巨龙连接着两树,后来人们就名曰“卧龙槐”。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1914年孔子的第七十六代孙孔令贻与当时的陆军上将张勋捐资重修斗母宫,1916年康有为第一次来登泰山以明志,在崖石上题刻了名字。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1922年,65岁的康有为又一次来到了泰山,并为斗母宫周边的龙泉峰美景所吸引而居于斗母宫。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卧龙槐北是高老桥,传说是古代黄老道徒高氏创建的。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桥北是三官庙。在明代时为人祖庙,祭祀的是秦始皇,传说是秦二世登泰山时创建的祖龙庙遗址。到了清代改为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据传它们是尧、舜、禹的化身。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后来庙宇荒废,大殿、客房、僧舍渐毁。建国后改为三官庙小学,1994年又重修。三官庙两侧联曰:内修一脉精气神 养生涤心悟道,外敬三官天地水 祈福赎罪消灾。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南山门内站立着两尊神像,一个是雷祖、一个是真武,专管降魔伏妖、驱邪捉鬼。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正殿里的天官叫做“上元一品赐福大帝”,身着黄龙袍,头戴金龙冠,手持朝天笏,住在紫薇宫,传说如果人们遇到困难在他面前忏悔发愿,就可赐福;地官叫做“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大帝”,可求他为世人赦免一切罪行,居于清虚宫;水官叫“下元三品解厄大帝”,专门解救人们的厄运和灾难,居住在清华宫。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庙内还有一株古柏,传说是秦二世胡亥所植。在它那粗壮而低矮的主干上,生长着五条巨大的侧枝,人们附会为秦始皇的化身,说他功德盖世,一手遮天,使子孙世代相传,所以被称为“五指树”。
  这座庙宇在清代光绪八年重修时,被斗母宫的尼姑妙山进驻并成了这里的住持。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三官庙后的西崖上有清代光绪十二年即公元1886年,吴大澄仿秦代李斯小篆《琅琊刻石残碑》。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另外还有他篆书的《汉镜铭》:“上大山,见神仙,食王英,饮醴泉。驾飞龙,乘浮云,宜官秩,保子孙。寿万年,贵富昌,乐未央。”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宫南西崖有“蔚然深秀”、“洞天福地”、“肤寸升云”诸刻,与山色辉映。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在斗母宫北看天门依然高挂,遥遥不可及;南望来路,一些低峰矮山却尽在脚下也。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山中人诗曰:

虬枝仆地卧龙槐,不见观中女道钗。

怀古濒溪诗寄云,听泉叠瀑泻山崖。

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携子初游(三十)----三潭叠瀑斗母宫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