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中国一绝”扑灰年画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5年前 (2009-05-26) 322次浏览 0个评论

  高密扑灰年画

  “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画。”这首在高密市姜庄镇大人小孩都会唱的顺口溜,说的是“扑灰”年画的创作过程。

  高密扑灰年画是产生在山东高密民间用于烘托春节气氛、民间艺人用柳碳条起稿、描灰稿和扑灰稿工艺,用特定民俗风格创作的年画,就叫高密扑灰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被誉为“中国一绝”,不仅仅是全国独此一家,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它以柳枝烧炭画粉稿,然后在正灰稿上勾勒、敷彩、涮花、描金、涂油而成,是我国民间年画由手绘向印刷转变的重要标志。其造型拙朴简炼,用笔潇洒自如,很有写意国画的笔墨情趣。观其画风,细腻处丝丝诱人,狂发时涂色如泼。作品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深受人们的喜爱。扑灰年画,以挥洒豪放、稚拙粗犷、古朴典雅的独有特色自立于中国民间年书画之林。

  工艺流程:

  1、以柳碳条起稿

  围绕题材,通过构思起样稿。要求构图丰满,画面人物较少而突出。可以省略背景。

  2、描灰线

  将起好的稿样,沿线条用木碳条描下来。也可在反面描一遍,以便得到对应的两张。

  3、扑灰稿

  将描好的灰稿放在新纸上面,灰稿上再压一张新纸压擦过去,灰线即可扑在了新纸上。1次灰粉稿可连续扑5张。如需对称,可将描好的灰稿翻过来压擦,自然对称的两张正稿就形成了。

  4、摆笔平涂(也称“敷彩”)

  根据画面在大面积处用摆子笔快速涂色,使之产生写意之趣味。在这道工序中要事先定出这个画面的主要色调,相对地说,年画色块大、数量多、面积广、浓度高的一个色,或红或绿,或冷或暖,一般说年画是在欢乐喜庆的春节时贴用,所以大多是暖调,尤其是红色调居多。调色时宁多勿少。

  5、勾线:高密扑会年画的勾线,是用各种效果的笔,将各部位用不同的的线条勾拉出来。有时为增强动感和求取装饰效果,前景人物的线条使 用深墨或色彩来勾。在线的虚实强弱深浅粗细中,求质感、求层次、求结构关系和空间感,至于在具体部位上线条的增多或省略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决定。

  6、涮花:是用大写意的手法去表现的。或填补空间或强调某一部位,有时祈祷部位的装饰作用。在加工的扁毛笔中一边一色,中间自然晕化,或笔上先蘸遍1色,这样三色之间出来晕化效果。然后持笔或上下或左右摆动涮出花瓣。

  7、咸菜磕花::因刻制花模图案是用民间食用咸菜和葫芦壳作为材料而得名。具体做法是将早刻好的咸菜花或葫芦花吸足相应的色,快速点缀上去,起到局部丰富和点缀作用。

  8、描金涂银:多用在服饰部位或佩带物件上,以显高贵。

  9、涂明油:油有多种,如松香油;薄胶水、蛋清等等。用在所强调的部位,如用在肌肤部可增强质肉感,如用在红袍上可显富丽。

  10、开眉眼:这道工序是紧接上面所谈粉脸中罩粉以后的工序。

  11、出相:在开眉眼之前,先用小须眉笔蘸略深于勾脸的赭色勾出外轮廊线和鼻子,眼下有一道线,要勾的很细,不能悬笔,要手掌靠在画面上进行,不能让线有接茬和楞。

  12、点眼:用白粉按眼睛大小先点上一次粉,目的是盖住多余的红色。

  13、开眼:用浓墨画出双眼。上眼皮略粗,由小眼角开始,落笔要有尖,慢慢往下按笔,到眼中间线最粗,到大眼角处笔略往回勾,再从小眼角起,比上面线略短,略细,勾出下眼线。在点眼时有“风眼”和“大眼”之分,眉眼与眼睛的关系是:“凤眼柳眉,大眼傲眉”,武相多是“立眼”,老年人上眼皮往下垂。

  14、开完眼后,再用淡墨画出眉的位置,根据眉毛结构和不同情况来撕睫毛,撕睫毛时要准而快的用腕力甩,最后拉出双眼皮和染黑眼球。

  15、染蓝头皮:用扁笔带色的一边朝外,从耳朵上部下笔,下笔时带水的一边先着纸,到头的另一边,带水的一边转到下面来,两边宽度要匀称。行笔要快,不能把粉底带下来。

  16、染蓝眼:在眼球上端勾一笔薄毛蓝色,带色的一边朝上:如第一遍感到色浅,可等干后再勾。

  17、点嘴:用浅荷红把略掺大红的颜色,色里不能掺粉,从嘴角下笔,到嘴中间笔往下按,下唇就出来。然后将上唇和下唇铺上色

  18、开嘴:再用大红画出轮廊线,中间线条从两嘴角下笔,比外唇短些,用钉头鼠尾描法来显出嘴的深度。

  19、烘嘴:用小扁笔蘸浅荷红把开嘴线烘一下,但要适当,如果把线全烘开就没有立体感了。

  20、染黑发:要用两支笔,一支是专蘸浓墨的扁笔,先铺大面积的黑色,把需要渲染的地方留出来,然后用渲染的扁笔带水的一边超外,带墨的一边不动,将笔转动。如头发面积长可随转随挪。速度要快而准,慢了墨或粉底会混出花道,根据需要,有时在黑发上再罩上一层浅紫色。总之,粉脸这道工序包括开眉、眼、嘴,是很重要的。“粉脸”并不是纯白,是根据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有所区别,只要人物造型健美,肤色相应洁净一些,是会更突出形象,加强了年画的装饰作用。

  在全部的工艺流程中,重点突出近似大写意的涂和涮,利用苗子笔勾拉来做意的体现,而多道工序的细心粉脸和巧画眉毛则是“工”的手段。

  高密扑灰年画的历史渊源就是中国年画,是高密年画创作工艺流程发展的初始阶段。按生产力的提高,高密年画分三个阶段:

  1、扑灰年画时期

  高密扑灰年画已有500年的发展历史。所谓扑灰年画,是制作年画的工艺流程采用扑灰复制品件而得名;是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制作速度和产品数量和提高经济效益所采用的基本工艺方法。年画的制作先根据构思的题材内容,打出底稿后,再用柳枝炭条起轮廊,拿一张新纸放在上面扑抹,一稿可扑5张。扑灰起稿后,即可开始手绘画面。首先是平面涂色,然后是勾画轮廊、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磕咸菜花、抹金和涂明油等。由于整个工序都带有“抹”的味道,故民间艺人都俗称扑灰年画为“抹子画”。

  高密有句俗语:“洪武二年发大水,胶州莱州亲了嘴。”高密地区的人们前辈多数是从中国的其他地区搬迁而至。而产生在高密大地的文化,无可非议地带来了四面八方文化因素。高密扑灰年画是高密年画的初始阶段,也是民间艺人对中国年画、庙宇图案、神像、墨瓶花卉、花瓶人物、花纹图案等的临摹阶段。根据高密文化馆专家学者焦岩峰、徐作清考察研究,高密北乡公婆庙村村民是早期年画的创作最活跃的单位。从清朝乾隆到咸丰年间(公元1736——1860)是高密扑灰年画的成熟期。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公婆庙王氏开收徒之先河,收本村张氏4个儿子为徒学画。后四兄弟因生活所迫,作墨瓶花卉画于街市变卖。这样的结果,大大体现了扑灰年画的商品性质及其在民众中的传播和影响。乾隆末期,北乡李家庄的胡玉显、赵家圈的赵大伦、杜家官庄的杜万等,慕名投奔公婆庙拜师学艺。三人学成归里后,开办作坊,收徒弟,以比师傅更大气派开起了画店。

  胡、赵、杜三人在题材方面各有侧重,胡玉显喜欢画“八仙屏”“天女散花”、“三仙姑下凡”、“胖娃娃”等题材;赵大伦靠画墨屏美人条幅发了财;杜家官庄的杜万则善画刀马古代人物,如: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等同时还兼画大挂子画,如“万事如意”、“尤鲸献媚”等。

  以胡、赵、杜为代表的民间画家一反当时以记录“风花雪月”为主的文人画时风,想百姓之所想,爱老乡之所爱,将以快乐的题材揉进扑灰年画,把农民所喜欢的人物、故事挪入扑灰年画的表现范畴。大大地开拓了扑灰年画的题材,可以说,这一时期北有潍县杨家埠木板年画,南有高密扑灰年画生产格局已经形成。

  2、木板年画时期(半印半画年画)

  约在1810年,即嘉庆年间,高密年画进入了木板年画半印半画时期。天津杨柳青的一个画店的胡三,回到了秒家乡,从师胡玉显,把杨柳青木板年画技术很快揉合到扑灰年画的制作工艺中来,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丰富了年画的品种,从而把高密年画推进到了崭新阶段。

  胡相林是胡玉显的儿子,据说,他具有大手笔的风范,他借鉴杨柳青木板年画对色彩的运用,投民众过大年大红大绿的俗气心里,在扑灰年画上实行大红大绿的渲染,坚持以色代墨,成为木板年画半印半画的高手。他的年画十分红火,老百姓编了个顺口流:“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户墙上挂,吉祥又红火。”

  胡相林创作的木板年画有:“田玉川”、“路遥知马力”、“白蛇传”、“三下南唐”等就是他的代表作。

路遥知马力

  这一时期,扑灰年画的一支派系赵大伦的儿子赵宗贵,继续以画墨屏为主,其画风典雅、素淡稳重,通篇用笔潇洒、浑然成趣。这是当时扑灰年画的传统画法。祖传也有秘方:“墨屏墨屏,案头清供。婆娘不喜,老头奉承。货卖识主,各有前程。”据传,他识字不多,却善书书法对联:“山中淡云无墨画,林间微于雨有诗声”、“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他的扑灰墨屏有:“苏武牧羊”、“东方朔”、“铁拐李”等50多种历史题材的画。经他手绘的扑灰年画很受各地画商的欢迎。

  扑灰年画和木板年画复制出许多样品,这为农村学习绘画提供了方便的条件。许多无名氏照着葫芦画瓢,虽然大字不识一斗,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所以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中国一绝”扑灰年画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