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携子初游(卌一)----曾堤萦水雨荷厅

山东攻略 山东自驾游 11年前 (2013-07-19) 360次浏览 0个评论

携子初游(卌一)

----曾堤萦水雨荷厅

与南丰祠北殿堂相对,在濒临湖岸处有水榭三间,匾额雨荷厅。红柱青瓦,檐角高翘,花格门窗,门前对联:山色只宜远处看,竹香时向静中闻

厅前有一画舫名曰天憩舟,舫上挂楹联:高人喜桐树,君子爱莲花。横批:琴韵荷香。

周有环廊坐栏,并有""形曲池环绕北、东、西三面,池水荡漾,满池清荷。

该亭原名四面亭,由电视剧《还珠格格》热播之时才改名雨荷厅,这里就是剧中所说的乾隆与民女夏雨荷相见相爱之处。

倚栏闲坐,远眺水榭之南蒲苇莽郁,鱼跃鸟喧,莲叶摇风,红荷送香。细雨斜风之时,则四面烟雨朦胧,雨敲碧荷,如珠撒玉盘;池月东上,看亭外柳风清辉, 竹影摇窗,月华如水水如天,这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

与雨荷亭相对的池塘边有株大树,高20多米,树形挺拔修长,枝干遒劲,树皮粗糙,此树年年繁华似锦,春天开出的白而小的花一簇簇拥在一起,朴实而无娇艳之态。每年秋天果实满枝,引来喜鹊无数。此树名叫杜梨,树龄高达100多年。老树不仅是济南的古树名木之一,而且还附会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辛酉年夏末秋初赏荷时节,乾隆帝微服私游大明湖。乾隆见大明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十分高兴,游兴大发。当他行至大明湖东北角时,忽闻悠扬悦耳的古琴之声传出于荷柳丛中。他循声寻至,见一四面环水、荷莲围绕的大厅。

厅内摆设古雅,香烟袅袅,琴台旁一淡妆女子正在抚琴。乾隆见这女子生得姿容秀丽,柳眉风眼,樱口朱唇,胜过宫中佳丽三千,心中大悦。与之攀谈,该女子谈吐高雅,落落大方,知书识礼。两人谈眼前景致,琴棋书画,诗词文章,十分投契,相见恨晚。

此女名夏雨荷,是世居湖畔一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当夏雨荷知道这是皇帝造访时,更是受宠若惊,她对乾隆十分崇拜,二人遂成知己。他们吟诗做画,抚琴弈棋,荡舟游湖,赏荷观雨,其乐陶陶,一来二往,便双双坠入爱河。

一日,风雨忽至,二人在雨荷厅内,听雨打荷叶如珍珠落玉盘,湖上烟雨朦胧。如诗如画。夏雨荷亲手泡制了荷花茶献给乾隆品尝。这荷花茶是夏雨荷以鲜荷花瓣、嫩荷叶和莲子、冰糖等制成,非同一般。

乾隆呷了一口,满口生香,赞叹不已,这是他从来没喝过的好茶。他十分高兴,称赞夏雨荷慧心手巧,便将随身所带折扇铺在案头,攒笔蘸墨,勾皴点染,在扇上画成一幅烟雨图,并题诗一首赠与夏雨荷。

雨后荷花承恩露,满城春色映朝阳。

大明湖上风光好,泰岳峰高圣泽长。

雨荷是极端聪慧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子,她深知这段情缘恐难久长,为表明心意,也即在锦帕上写了乐府一首回赠乾隆:

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

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乾隆临走,在琴背面写了知音难觅四字。之后,雨荷日夜思念,天天对湖抚琴。倏忽十几年过去,雨荷思念成疾,心情恍惚。一天晚上,雨荷正在抚琴,恍惚见乾隆从湖上走来,便连忙起身开门去迎。

一阵狂风将烛台吹倒,烧着了古琴,雨荷虽尽力扑救,但琴已被烧毁一角。从此雨荷精神崩溃,一病而逝。

夏家在安葬雨荷时要把古琴一起随葬,雨荷的兄长提出还是保存起来的好。他说"如果皇帝想起我妹,派人来找,此琴是唯一物证,好有个交待。"于是夏家便将琴珍藏起来。

事隔百年,在京为官的夏家后代夏启民,回家祭祖时发现此琴,知道来历后,甚是感慨,于是出资在夏女原住处修建了雨荷厅,并栽种了一棵杜梨树。

栽树时,他在白绫上写了一首诗埋于树下:夏女在唐无玉环,游龙千里求合欢。只因命薄无贵日,独留丽质在人间。

因杜梨内含独留丽质之意,所以现在的杜梨树成了痴情男女祈愿爱情的地方,密密麻麻的红丝带,写下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真情。

山中人诗曰:

摇风莲叶缀珍珠,点染勾皴烟雨图。

天子风流抚夏女,杜梨丽质荡明湖。

在雨荷厅小憩片刻,沿路北走,一路上修竹郁森,成篱成林。竹林深处有一小门,进得门来,只见院墙洁白,顶覆小青瓦,墙壁留有圆形、扇形、方形透窗,院内花木扶疏,绿柳翠柏笼荫。卵石铺地,松柏蓊郁,石榴飞红,竹摇绿影,十分清雅。

祠堂在院内北侧,前出厦,花槅扇,青砖青瓦,古朴端庄。匾额藕神祠三字,为台湾当代著名书法家王凤峤先生手书。内楹柱有徐北文教授撰书的楹联:是耶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外楹柱则悬挂原水仙祠旧联: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为山东当代著名书画家刘如璞先生手书。

祠堂正中,是一彩塑宋代仕女坐像,为雕塑家薄自洋的作品。相貌清丽,身材窈窕,玉指纤纤,卷轴在握,温文尔雅,楚楚动人。两侧侍女一位手持红荷,一位手持绿莲,彩服贴金,珠翠明珰,亭亭玉立,神采飞扬。三面壁上是彩色壁画,描绘的是李清照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中的情景。

藕神祠又称水仙祠,原在明湖北岸铁公祠以西。《老残游记》中曾有简单记述:“圆门东边有三间旧房,有个破匾,上题‘古水仙祠’四个字。祠前一副破旧对联,写的是‘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这样一座荒祠,既不知建于何年,也不知藕神是谁?是手执荷花、身披冰纨的绰约仙子?还是哪个时代的诗人、才女?常使人们冥思遐想……

说起藕神和藕神祠的由来,或许和大明湖以及北园一带产藕有些关系。藕既是美食,又是吉祥物。字还能联系上和它谐音的字图个吉利,偶是成双成对的意思,人们常把终成眷属的有情人称为佳偶。所谓藕神,想必是将藕这种好东西加以神化,甚至把它说成管藕的神仙也行,反正它属于一种崇高、纯洁的美好象征。因此,在过去大明湖诸多祠、庙祀奉的神明中,藕神应当是最有人情味的,大概这也就是当年藕神祠受到很多人喜爱的一个原因吧。

至清代同治年间,济南一些文人雅士经过商议,决定推戴济南杰出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代替原来的藕神,并将原来的藕神祠加以修葺,为李清照安位设祭。还推举著名词人符兆纶撰写《明湖藕神祠移祀李易安居士记》,风日转清,烟波愈阔,绿荷万柄,荡漾水面,舟往来穿花中……此中疑有词女才人,呼之欲出也。湖侧旧有屋一楹,曰藕神祠,不知所祀何神。神像久毁。同人以湖山佳丽,主持宜得其人,因以易安居士代之。

原祠不知毁于何时,现在的藕神祠是济南举办荷花节期间重新修建的。

山中人诗曰:

水中仙子奉藕神,约婉词宗漱玉魂。

沉醉溪亭惊睡鹭,红荷绿莲伴佳人。

在大明湖南岸有一道长堤,是曾巩在济南修北水门同时修筑的百花堤,后来济南人将其称为曾堤

曾巩修建百花堤后曾赋诗曰:

如玉水中沙,谁为北湖路?久翳荒草根,未承青霞步。我为发其狂,修营极幽趣。

发直而砥平,骅骝可驰骛。周以百花林,繁香漫清露。间以绿杨阴,芳风转朝暮。

飞梁凭太虚,榭嶢蹑烟雾。直逼高城巅,海岱归指顾。为州乏长材,幸岁足杭余。

与众饱而嬉,陶然无外慕。

杭州西湖有著名的 苏堤春晓, 乃是宋朝大文豪苏轼所建。据传苏轼是在济南看到了曾巩于大明湖所建的百花堤,深受启发后才建了西湖的苏堤。

通过曾巩的治理,大明湖风景如画,百花堤沿堤柳树成行,百花盛开,堤间还修建了几座石桥,以沟通东湖、西湖的湖水。曾巩还派人在湖边和小岛修建了几处亭、阁、水榭错落其间,使大明湖成为当时济南的首选游览胜地。

在几百年历史长河中,百花堤历经沧桑,逐渐废弃,亭榭无踪,长堤成为陆地,周围渐成民居。

八十年代年济南扩建大明湖公园并恢复了长堤,使之成为贯穿明湖南北的旅游通道。

漫步堤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飞,尤其是阳春三月,万千柳丝轻扬,翠浪翻空,堤上弥漫着绿烟彩雾,再加好鸟和鸣,真是勾魄销魂,意境动人。

新建的曾堤由百花、凝雪、竹韵、南丰4座景观桥自南向北连接起来。

顺堤上的石板路前行,一路上小桥流水,绿荫匝地,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站在三孔白玉的南丰拱桥之上,只见长桥如虹般卧在水面,桥下水边,湖石堆叠,芳草茵茵。站在桥顶眺望,西侧波光粼粼的明湖湖面使人心胸开阔;东侧与北渚桥、一竿亭遥遥相望,水溪曲折蜿蜒,翠竹青青;东南侧,超远楼自绿树丛中拔地而起巍巍耸立。

长堤上,游人或三三两两漫步,或坐在岸边石椅上小憩欣赏明湖美景,几只白鹭从湖面上轻盈掠过,这一处处景观层次丰富,环境幽静,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萦堤远水的景观图。

山中人诗曰:

白杨翠柳百花堤,碧浪翻空烟雨迷。

阁榭亭台联胜景,南丰桥上醉旖旎。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携子初游(卌一)----曾堤萦水雨荷厅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