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 文化济南呼唤老舍纪念馆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5年前 (2009-07-28) 257次浏览 0个评论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老舍视济南为第二故乡,而在今天的济南,到哪里去寻觅老舍留下的印记?

  记者 李雪萌

  济南“民间老舍研究者”鲁明表示,只要有合适的地方,愿将自己有关老舍的万余件藏品无偿捐献;改扩建后的大明湖,将建有一处“老舍与济南陈列馆”;舒乙提出,如建老舍纪念馆,南新街老舍故居最合适。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是济南人皆引以为自豪的地方。说济南名士众多,可真能让人张口即来的“名士”有哪些?鲁明说,济南名士最出名的是“二安”与“二老”:“其中李清照与辛弃疾距我们年代久远,老残也已遥不可及,今天我们最可感触的唯有老舍,而老舍先生与我们也正在变得越来越遥远。”

  在《吊济南》一文中,老舍写道,“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地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去,那里总有人惦记着我……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老舍视济南为第二故乡,而在今天的济南,到哪里去寻觅老舍留下的印记?今年是一代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有识之士呼吁,济南亟须一处较具规模的老舍纪念馆,以便于民众缅怀这位文学巨匠,感受前辈风范,同时彰显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人文底蕴,并以此打造名士文化品牌,促进济南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发展。

  前不久的一个下午,在一座普通的住宅楼里,记者参观了一处“老舍纪念馆”。

  这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纪念馆,因为它只是一所面积150平方米的民居,没有特别的装修设计。打开房门,眼前却呈现出一道隽永浑厚的文化风景:这里收藏着600多幅各界名人题写的与老舍有关的书画作品,还有各种老舍著作版本,由老舍著作改编的话剧、电影的影碟,老舍生前用过的物品,老舍各时期的图片资料等等,各类藏品万件有余。

  这座小小的纪念馆,更准确地应称之为“收藏馆”,是济南“民间老舍研究者”鲁明十多年来的心血。一件件藏品,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在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为了让公众更多认识和了解老舍与济南,他决定将这些藏品捐出,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因“茶”与老舍结缘,将济南第一家茶馆打造成“老舍主题茶馆”;踏遍半个中国,追寻老舍足迹;“‘女儿’大了,希望他嫁个好人家”

  今年刚知天命的鲁明特别强调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实际上他原籍北京,蒙古族,因为在济南生活了40多年,因此一直把济南视为自己的家乡。

  鲁明生于书画世家,对文学艺术有天然的爱好,“上世纪80年代读了很多文学作品,最喜爱的是老舍,刚一接触就被深深吸引”。鲁明爱茶,对茶文化颇有心得。他认为老舍的精神实质就是“一杯茶”,称自己与老舍是“因茶结缘”。

  那时候,只要得知北京人艺上演话剧《茶馆》,鲁明就专程赴北京欣赏,“人艺那些老一辈艺术家,梅阡、欧阳山尊、蓝天野、于是之、郑榕、叶子,都知道我爱老舍,和我成了忘年交。”受北京人艺的影响,鲁明爱上了《茶馆》,也打算在济南开一家茶馆。

  1994年3月,山东名人茶馆在千佛山下开张了。“这是济南第一家茶馆,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起名‘老舍茶馆’,但实际上它是一家老舍主题茶馆,店内的装修、设计、物品摆放,都围绕‘老舍’二字”。

  这家茶馆接待过无数名人,文化学者余秋雨到此后称,“这是中国主题茶馆第一家。”

  北京也有一所老舍纪念馆,鲁明介绍,内容以老舍先生生前遗物和用具为主,而自己收藏的主要是相关书画、文字及图片资料。“这些东西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他为这些收藏可谓殚精竭虑,“尤其是前期,经济基础薄弱的时候,几乎倾尽个人家资”。10多年中,不管是北京、上海还是苏州、广州、杭州,每到一地,总是先到旧书摊问“有‘老舍’吗?”,“潘家园卖旧书的都认识我了,每次我去,他们就说‘老舍来了’”。

  每到一地,鲁明最爱逛文化市场,打听搜索与老舍相关的物品甚至传说,“特别是北京,走遍了老舍生前去过的所有地方,寻访太平湖事件的知情者,把这些相关线索拍摄成照片,编撰成老舍资料库。老舍先生的多数好友、相关时任领导及家人都大为感动,题字题词、合影留念,为老舍纪念馆的筹建献力献策。”

  老舍遗孀胡絜青老人亲笔授权鲁明开设“老舍纪念馆”,这也是老舍家人唯一授权的纪念馆。

  十几年来,鲁明收集了上万件老舍纪念品,“这些东西曾长期放在地下室中,后因为看到有损坏迹象,才以每月3000元的价格租用了这套住宅楼房,建起了这座私人‘纪念馆’”。

  鲁明说,这些收藏品是老舍文化生命的载体,“它们的归宿不应在居民楼里,而应有一处真正的老舍纪念馆。”他把这些收藏看做自己的孩子,“我对这些藏品的感情是厚重的,希望给它们找一个好归宿。就像女儿长大了,希望她嫁个好人家。在我手里,这些东西的价值发挥不出来,我只是一个保管者、守护者,不是最终拥有者,只要有合适的地方,我愿意无偿捐献。”

  老舍曾两度在济南生活,视济南为第二故乡,其间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而今天的济南却难以找寻老舍先生的踪迹

  提起老舍与济南,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多半是那篇脍炙人口的《济南的冬天》,其实老舍专为济南创作的散文远不止此,包括济南的春天、夏天、秋天,济南的泉水、荷花、石城墙、古路、山影等无不见诸于他的笔端。

  中国老舍研究会理事、济南文史专家李耀曦介绍,老舍一生67年,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上个世纪30年代)———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然而,在老舍的散文里没有写过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写了一点留英回忆)、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二三篇,就是第一故乡北京也写的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是长长的系列,而且,写得那么动人,富有诗意!这实在是老舍写作中一个奇特的现象。

  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桂兴介绍,济南在老舍的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个人生活上来说,老舍是在济南成的家,在济南生儿育女,在济南度过了他一生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从创作成果上说,在济南是老舍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在齐鲁大学期间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从思想发展上来说,老舍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济南表现得更突出、更强烈。

  老舍本人也多次在文章中谈到济南给他留下的深刻影响。他说:“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下不少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地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去,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我写成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和收在《赶集》里的那十几个短篇。在那里,我努力的创作,快活的休息……四年虽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老舍之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舒乙对记者介绍,父亲对济南的感情很深,“众所周知老舍先生视济南为‘第二故乡’,他曾两度在此生活;这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大量的作品都是在这里写的,包括四部长篇小说及一系列散文。”

  老舍视济南为第二故乡,然而今天的济南却难以找寻老舍的印记。

  李耀曦多年研究老舍,著有《老舍与济南》一书。今年2月,他还赴京参加了纪念老舍诞辰110周年暨第五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谈起研究老舍的初衷,李耀曦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己在研究济南地域文化时,经常和张昆河教授攀谈,听他聊老舍先生当年在齐鲁大学授课的情景,感到新奇有趣。于是便查找了一些老舍研究资料,结果发现对老舍在济南长达4年历史的研究几近空白。他说,“可以设想一下,老舍与济南———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和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段整整4年多的情缘,这里面该有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十几年前的一件事,让李耀曦记忆犹新。那是在老舍的另一处故居,李耀曦叩开那间已成为某单位办公室的房门,问道:“舒舍予———老舍先生在这里住过么?”屋里一位40多岁的男子茫然地摇了摇头反问:“他是哪个部门的?”

  几年后,这处老舍故居毁于一场大火。其他两处故居一处被破坏,另外一处也面目全非,目前仅剩下南新街老舍故居,这让李耀曦非常痛心,他感到“老舍”离济南越来越远了。

  今天的南新街58号院,就是老舍当年成家生女的地方。半个世纪后,胡絜青旧地重游,曾深情地忆起1932年盛夏老舍在这里埋头创作的辛苦,“他头上缠着湿毛巾,肘腕子下面垫着吸墨纸,每天至少赶出2000字来,一个夏天拼出了一部1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

  时过境迁,这里现在是一处私宅,院内东西大多已非原物。记者曾经多次来此,很多时候黑漆大门紧闭,一般人想来此凭吊旧居既不现实,也是对房主生活的打扰。房主介绍,院内石榴树下的水井还是以前的旧物,当年老舍就用这口井里的水浇花。

  随着城市的建设,南新街老舍故居这一段也面临着被拆迁的命运。鲁明表示,自己已和房主谈妥了,希望届时能买下这口井的石栏留作纪念。

  改扩建后的大明湖将有一处“老舍与济南陈列馆”,欢迎各界人士提供相关物品资料;舒乙说,建老舍纪念馆,南新街是最合适的地方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有识之士正在为济南留下“老舍”做各种努力。去年大明湖改扩建工程启动,规划方保留下来几处老房子。工程负责人召开专家研讨会,李耀曦建议,大明湖要保留历史记忆,有3个人必不可少,即蒲松龄、刘鹗、老舍。尽管他们与大明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并没有留下遗迹,因此李耀曦建议,不妨将学院街12号建成一座“老舍与济南陈列馆”,利用各种图片、版本,展示老舍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不尽渊源。李耀曦还为此专门撰写了讲解词。

  在大明湖扩建之初,政府有关部门也认识到强调文化内涵的重要性,采纳专家意见。记者在学院街12号看到,“老舍与济南陈列馆”已具雏形,整个院落约200平方米,幽静雅致。根据规划,下一步还将仿照南新街老舍故居,按照当年原貌恢复老舍书房的摆设。据悉,陈列馆将在全运会之前与市民见面。

  这位负责人介绍,老舍对济南的贡献功不可没,很多人就是通过老舍的文章才知道济南、了解济南的,很多年轻人读了中学课本里《济南的冬天》才来济南读书;大明湖方面有责任承担展示老舍的义务,“鲁明先生收藏的有关老舍的藏品非常难得。如他愿将藏品捐赠给陈列馆,我们非常欢迎,这也是市民百姓之幸。”他同时表示,也欢迎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物品或者资料,届时根据情况注明提供者、捐赠人,并邀请有关专家担任陈列馆顾问。

  而作为老舍先生的子女,舒乙对济南有意建立老舍纪念馆更是表示欢迎,“北京早有老舍纪念馆,重庆和青岛也已有了相应的纪念地,假如老舍先生最喜爱的济南也能建成一座故居或纪念馆的话,作为家人我们很高兴。”舒乙同时说,“为文化名人建一座纪念馆绝对有必要;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其他城市,都有好多名人纪念馆。我们希望看到济南能有一座老舍纪念馆,假如到时候邀请我去参观或者参加落成仪式,我会欣然前往。”

  和父亲一样,舒乙对济南也颇有感情,“小的时候我在济南生活,后来陆续回济南多次,去年还曾旧地重游”。舒乙提出:“如建老舍纪念馆,我认为南新街老舍故居是最合适的地方。大明湖当然也可以,但是作为家人,我们还是认为南新街更合适。”

  而老舍研究专家张桂兴则介绍,老舍当年在济南有四所住处,第一处是老东村平房,早已拆除;第二处是齐鲁大学办公楼,为失火后重新仿建;第三处是长柏路2号小楼;第四处是南新街58号小院。老舍在这所小院里先后写作了四部长篇、十几个短篇,还有大量的幽默诗文。近些年来,国内外不少友人前来参观这个小院,探寻当年老舍在这所房子里写作的踪迹。从此意义上说,南新街58号小院具有一定的保留价值。为此,济南市有关部门已经在此小院门前悬挂了“老舍故居”的牌子。

  张桂兴说,尽管后两处故居尚在,但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拆除随时都会降临。因此,“如不采取紧急挽救措施,明天的济南将很难再找到老舍先生的踪迹,老舍将离济南越来越远。特别是年轻人,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于全然不知”。他说,称在济南建一座老舍纪念馆是“当务之急”并不为过,“这不仅能提高济南的文化品位,增添一处人文景观,而且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利用名人效应,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作为一名研究者,鲁明对记者说,济南的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泉文化、舜文化、名士文化,越研究越觉得深厚,越研究越觉得开发得远远不够。的确,老舍是济南文化的金字招牌,无论从文化意义、社会意义还是经济意义看,我们都有必要研究老舍文化、挖掘老舍文化。各方通力合作建成一处较有规模的老舍纪念馆,或许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压题照片:原学院街12号改建后将成为“老舍与济南陈列馆”

  ①南新街现街景

  ②南新街58号院老舍故居内景

  ③④⑥鲁明先生和他多年的老舍主题集藏

  ⑤胡絜青先生的题辞

  ⑦南新街58号院外景

  本文照片除②⑦外均为本报记者林浩摄

  (本文来源:济南日报 )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 文化济南呼唤老舍纪念馆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