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沂蒙煎饼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4年前 (2010-06-22) 261次浏览 0个评论

煎饼是沂蒙人的主食。沂蒙人是离不开煎饼的,一日不吃就想得慌。

  相传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涑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无法造饭,诸葛亮便生一计,让伙夫以水和玉米面和为浆,把浆置于铜锣上,然后放火上烧之,并用木棍将面浆摊平,竟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了重围。当地人沿用此法做食,从此煎饼在沂蒙大地上流传至今。

  现在的煎饼制作在工序上有了改进。第一道工序是磨糊子。以麦子、高粱、玉米、谷子、地瓜干等粮食为原料,经过淘洗、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糊状物,群众叫“糊子”。磨糊子是很费功夫的事,二三十斤粮食一般要两三个小时才能磨好,因为磨快了,糊子过粗,烙出来的煎饼就牙碜不好吃。磨的时候,添料必须是有经验的老手。

  第二道工序就是烙煎饼了。烙煎饼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铁制,圆形,中心稍凸,下有三足,其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热,上面即可烙制煎饼。二是手持用来推动糊子的工具,当地人叫“尺板子”,木制板状,有柄。三是油擦子,群众呼之为“油搭子”,是用十几层布缝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渗着花生油,用来擦鏊子,为防煎饼粘连鏊子揭不下来。

  现在我还依稀记得母亲烙煎饼的那个镜头。母亲坐在小木板凳上,用三块砖头在面前支起一面鏊子,用油擦子擦拭一遍,鏊子黑黑的脸立刻就泛起油亮的光泽。烧的是麦草,火苗均匀,鏊子烧得滚烫的时候,母亲手拿尺板子,在糊子盆里挖一块面糊放在正中,悬肘,提腕,面糊就径直而下,如溪水出涧,流到了鏊子上。旋即缘边而划,像钟表的秒针,速度极快,又毫厘不差地走了一圈,尺板逐渐平起内收,鏊子面上就显现出一个完整的圆圆的煎饼了,待糊子边缘受热稍卷,顺势揭下,翻个身再烙一下,米黄色的一张煎饼,浮光掠影之间,隐现出母亲的笑脸。我觉得母亲简直是在制作一件艺术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煎饼的吃法也与时俱进了。山东饮食广为外界流传的一种说法就是“煎饼卷大葱”。煎饼卷上一根鲜大葱,蘸酱一起食用,吃起来既脆又香。我们沂蒙山区还有卷食“渣豆腐”的吃法。用煎饼卷一包渣豆腐,再放上点辣椒面,其味独特。它是我们当地农民在艰苦的年月里填饱肚皮的最好饭食。那时曾流传一首民谣:“吃煎饼,一张张,孬好粮食都出香。省功夫,省柴粮,过家之道第一桩。又卷渣腐又抿酱,个个吃得胖又壮。”

  现在还流行一种“摊煎饼”的吃法。它是煎饼的再加工与蔬菜合制而成的食品。就是把小麦白面掺水搅拌均匀和成面糊,然后在涂有油的鏊子上摊开刮匀之后,把各色各样的菜也满摊在上面,然后卷起来,放于小火炉上反正地烙。待煎饼呈黄色时,用菜刀横切成一块一块的,趁热吃。可谓“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

  不知什么时候,煎饼这种寻常百姓的家常便饭也开始登上了大雅之堂。如今,在临沂的一些宾馆饭店中,常常会将烤鸭切成薄薄的片,将精制的煎饼切成十公分见方,再配上蒜苔、香椿、小青菜等,外加一小盘甜面酱,把它们搭配一起吃,其味美妙。从这样的吃法中足以看出沂蒙人的聪明和智慧,竟然把这普普通通的煎饼也吃出了时尚,吃出了韵味。

  沂蒙煎饼真香!煎饼永远是沂蒙人的至爱!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沂蒙煎饼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