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青岛民间民俗的演变以及现状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4年前 (2010-10-15) 256次浏览 0个评论

  戏曲,由鼎盛到低谷

  胶州秧歌、胶州八角鼓、茂腔、柳腔、胶东大鼓、莱西鼓吹乐、道教音乐、烛竹马、扛阁、沟崖高跷,这些是在青岛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初审入选项目名单找到的,它们被列入了“戏曲、音乐、舞蹈”三大类。对现代人来说,以上的名录可能仅仅是个名录而已,有的只闻其名不知其实,有的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欣赏和传承了。但就是那些离我们远去的东西,曾经红极一时,如今却举步维艰,它们所承载的文化面临着被遗忘的险境。

  青岛戏曲的萌芽期是在19世纪末,当时众多移民从青岛周边甚至全国各地汇聚到青岛,于是把家乡的戏曲及其他民俗带了过来,以至当时青岛就有了京剧、落子(评剧的旧称)、茂腔、柳腔、滑稽戏、曲艺等剧种。

  京剧虽然不是青岛的地方戏曲,但20世纪初叶在青岛盛极一时。在20世纪30年代,大大小小的戏院有五、六座,比如平度路的光陆戏院、中山路北端的中和大戏院、“西大森”的天城戏院等,当时全国的京剧大家梅兰芳、马连良、程砚秋、荀慧生、裘盛成等都先后来过青岛。当时热爱京剧的人也格外多,一票难求、场场爆满是经常的事,同时,京剧票社也如雨后春笋般兴旺起来。19世纪20年代,青岛的四大票社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它们是“物产社”、“聊社”、“风雅社”、“和声社”,三、四十年代又相继成立了“西镇商会票社”“欢声社”、“业余求智社”等,其中“和声社”、“欢声社”和“业余求智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一直到五十年代都很活跃。这段时期堪称京剧在青岛的全盛时期。

  相对来说,茂腔、柳腔在解放前一直未形成气候,因为既无园子接纳演出,又无资金支援。当时,茂腔就只能在当时的第三公园搭台唱戏,柳腔则在青岛周边县城“撂地”“拉场子”唱,生活几乎难以为计,比讨饭的强不了多少。当时的落子、滑稽戏、地方杂戏等只能在位置比较偏僻的天城戏院演出,观众多是劳苦大众,也是惨淡经营。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文艺方针扶持下,各个剧种都获得了新生。位于沧口路上的茂腔剧团每天都有演出,民间的茂腔剧团无法计数,经常活动的都能达到数百个之多。民间的茂腔表演较多以传统剧目为主,传统的代表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之说,即《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和《罗衫纪》、《玉杯记》、《风筝记》、《钥匙记》、《火龙记》、《丝兰记》、《绒线记》、《蜜蜂记》。柳腔在张秀云、张喜云等艺人的带领下,也一直活跃在周边县城。

  如今,胶州茂腔、胶州秧歌被列为了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戏曲也在积极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保护伞,这正说明了戏曲徘徊于低谷的境地。虽然现在传统戏曲还在青岛周边县市顽强的存活着,但由于流行文化的冲击,年轻演员的缺乏,年轻观众的错失,它们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

  民间工艺,土壤在流失

  “民间工艺是一门宫廷艺术、宗教艺术、民间艺术”,青岛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朱纪在他的博物馆般的家里,展示着一件件家珍,向我们讲述了民间工艺的发展和意义。

  民间工艺可以说从原始社会就存在,并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如鼎、烛台、彩陶、瓷器等都是生活用品,还有一些信手拈来的玩具或茶余饭后的消遣,像泥塑、瓷哨、剪纸什么的,总体来说都是一种情之所至的自由发挥,是一种人性本能的回归,这也是它的可贵之处。民间工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符号,有自己的表达体系,区别于国画的三点透视、西方的焦点透视,它自成“第三造型体系”,不讲透视,注重记忆符号。比如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有着独特的寓意,鱼戏莲表示恋爱,鱼咬莲表示夫妻。民间工艺的分类详实,按工艺可以分为剪纸、年画、玩具、刺绣、雕刻、陶器、编织、皮影、面具、面塑、风筝等。

  民间工艺在文革前一直活跃于民间,一脉相承独立发展,很少受历史的干预。自20世纪80年代直到如今,民间工艺开始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在“文化寻根”的潮流中备受追捧,“留住手艺人”成为高呼的口号,其实这正反映了其危机的处境。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手工便不再是生活的主角了,民间工艺消沉也是必然。

  青岛现存的民间工艺主要有宗家庄年画、胶州剪纸、平度草编、莱西葫芦画、大鸥鸟笼等,如今在周边县市区找出一两个正宗的手艺人是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如果不人为的保护,传统工艺将面临失传的困境。

  青岛的民间工艺大赛每年都举行,2006年又评出了20位优秀民间艺人,其中的确从民间发现了一些传统工艺的传承人,同时,融入时代元素的一些新工艺也浮出了水面。民间手工的精致和其中的中国元素备受外国友人的青睐,传统文化背后的巨大财富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不可避免的,有些民间工艺步入了商业化的轨道,这也许正是它现在存在的土壤。

  民间传说及口头文化的流变

  民间传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演变出的无数版本,正是这种变数使其具有了非凡的魅力。

  青岛除了成百上千个崂山传说外,流传最广民间当数“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其实几乎在国内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版本,但在山东人中流传最广,与现在流传故事相似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清朝袁枚的《子不语》:“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浣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这是秃尾巴老李故事起源的一个版本,还有许多其它的演绎与版本。

  清朝以来,大批山东人闯关东,于是山东老家的故事也伴随他们来到了东北。其中,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与东北当地风土民情相结合,得以发展出新的情节和内容,像秃尾巴老李“大战黑龙江”与“回乡为母上坟”两段演绎最有代表性。

  山东人到了东北后,只有靠同乡的相互帮助才能立足。郭泮溪讲述的“大战黑龙江”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秃尾巴老李托梦给山东老乡说:“某朝某日,我和小白龙打仗(黑龙江那阵叫白龙江,小白龙在那里镇守),你帮我蒸几车馒头,再拉几车石灰,放在岸边,你看见上来黑水就往里扔馒头,你看见上来白水,就往里掀石灰。”到那天,果不其然,江里就像滚锅样,一会儿上来黑水,一会儿上来白水,山东老乡就照秃尾巴老李说的办。水下一直闹腾了三天三夜,才风平浪静。后来,秃尾巴老李回来了,他对老乡说:“老乡,我胜利了”。因此,秃尾巴老李一直被移民的山东人奉为保护神。

  如今,许多当年闯关东的山东老人,说起老家依然感情至深,过年的时候,他们会在院中竖灯杆子,越高越好,盼望家乡的人能看见。大年初一许多东北山东人要起五更,好多人家还要踏着深深的积雪向山东老家方向走上一程,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先的祭拜。于是,这种思乡情结附魂于秃尾巴老李身上,有了“回乡为母上坟”的故事。话说,秃尾巴老李因镇守黑龙江公事在身,每年只有春、秋之间尚有一点时间回家给母亲上坟,由于时间紧迫,来回都是雷鸣电闪、风暴雨狂……直到今天,每逢下大雨刮大风,人们还会说:“秃尾巴老李回家给老娘上坟来了”。如今,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青云宫里塑有龙母像和秃尾巴黑龙像,那是家乡人为纪念秃尾巴老李为其母子二人修建庙宇供奉,并在农历九月二十五日他回乡那天开庙逢会,沿海渔村男女老少赶来烧香祈求龙母和秃龙保佑平安。即墨小龙山每年夏天也有个庙会,因为其山头上有个硕大的坑,传说是秃尾巴老李被断尾时疼痛难忍,一爪子抓在山上,就留下了这个大坑。

  除了民间传说,还有一些民俗也是靠口耳相传的,比如田横岛渔家号子,渔民遇到风浪时会唱“拼命号子”,另外还有“拉网号子”、“归航号子”等,多语气词、简单有力。但由于科技的进步减轻了劳作的力度和出海的风险,比如有天气预报、船上有柴油机等,号子就慢慢退出了历史。但作为一门艺术,郭泮溪强调,应该有所传承,文化部门应该有意识地保留下来,甚至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旅游文化,毕竟这都是带有民族特色不可重生的民族财富。

[1][2].css_page_content_list{line-height:30px;color:#333;width:100%;text-align:center}.css_page_content_list a,.css_page_content_list a:link,.css_page_content_list a:visited{color:#a4005b;font-weight:normal}.css_page_content_list a:hover,.css_page_content_list a:active{font-weight:normal}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青岛民间民俗的演变以及现状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