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汶川:大灾之地一派祥和 文化设施成标志性建筑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05-09) 206次浏览 0个评论

  编者按: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无法忘却也不能忘却的日子——这一天,在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从震后的紧急救灾,到灾后的恢复重建,3年转瞬即逝。

  为反映3年来四川灾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关注灾后文化重建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见证灾区人民和18个省区市对口援建者不畏艰难、重建家园的奋斗历程,歌颂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伟大壮举,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3周年的前夕,中国文化报派出3名记者前往四川采访报道。3年前,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中国文化报就曾派出记者深入灾区采访;一周年之际,推出了《“5·12”文化重建特刊》。

  从即日起,本报将推出“浴火重生 豪迈跨越——‘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文化重建特别报道”。此次系列报道将集中展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倾情援助下,历经3年重建,四川灾后文化重建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损毁的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修复、传承与保护,灾区文化产业和市场发展实现再生性跨越,灾区城乡文化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 灾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在“5·12”大地震之前,汶川,只是四川盆地西北部一个默默无闻的县。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强震,使震中“汶川”的名字一夜间通过电波传遍了世界。如今,3年即将过去,经过大规模灾后重建后,那个曾经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的小城现在是什么样子?那里劫后余生的人们是否走出了阴影?4月25日,本报记者走进了汶川县城。

  大灾之地如今一派祥和

  汶川县地处岷江上游,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中国4个羌族聚居县之一。“5·12”地震突然来临,汶川县城与外界联系中断,瞬间成为一个孤岛。

  如今从成都驱车前往汶川,虽然路上仍能看到被震落的山体、滚落的巨石、被毁坏的老路,但是进入汶川县城,眼前已是一派祥和、安逸的景象:街上熙熙攘攘,成排的新房拔地而起,人们穿着时尚、表情舒展。这就是汶川——那个曾遭受重创的地方?让人难以置信。“经历了这场大灾难后,汶川人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汶川县文化体育局副局长王文对记者说。

  入夜,锅庄广场歌声响起,当地居民、援建者、旅游者围成圈跳起了锅庄舞,这是一种古老的羌族舞蹈。一位穿羌族服装的老妈妈告诉记者,她几乎天天都来跳。紧临锅庄广场的是新建的风情别具的西羌文化街;远处,新建的民族团结柱高耸醒目,柱下方建了两个亭子,上面是威州亭(汶川县城名为威州),下面是广州亭,意为对口援建城市广州托起威州。

  非常凑巧,在西羌文化街上,记者遇到了晚上来察看相关设施的汶川县县委书记青理东。青理东对记者说:“我们要把新汶川建成一座有文化品位的旅游城市,文化建设不仅要原地起立,更要原地起跳。建设西羌文化街,我们借鉴了文化城市的理念,一个有文化的城市才能留住游客。现在灾后的文化建设正在推进,未来要靠文化来兴县、富县,以文化为魂。”

  文化设施成标志性建筑

  在汶川的灾后重建过程中,处处体现了阿坝州政府和汶川县政府对文化的重视。汶川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黄珊告诉记者,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使他们尽早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2009年之后汶川县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每一项活动都得到县政府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文化项目立项报批,阿坝州相关部门给予了极大支持,“周期缩短,程序不减”,进展非常顺利。“县城里最好的地段给了文化,文化中心就建在最繁华的校场街。”黄珊说。

  在校场街,记者看到,由广州市援建的汶川县博物馆及文化中心(含图书馆、文化馆、购书中心),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已成为汶川的标志性建筑,其总投资达7000万元、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按8级抗震标准设计,集禹羌文化收集保护、文化展览和社会服务为一体。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对口援建的汶川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站,除映秀镇外已全部完成,今年四川省又下拨配套资金,为每个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配置8万元设备。全县各级文化站建设都坚持高起点、高规格、多功能,在建筑设计上都具有浓郁藏羌文化特色,较好地把现代和原始风貌相融合,许多乡镇综合文化站都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全县118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的村级文化活动室项目也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成为了当地群众的精神家园。

  “这么先进的文化设施,过去我们想都不敢想,现在的文化设施至少向前跨越了20年。”作为一名老文化工作者,王文感慨万千。形容震前和震后发生在汶川的变化时,他用了“翻天覆地”这个词。而青理东则用了5个“最”来说明——最漂亮的是民房、最牢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最劳累的是干部。

  重建不是简单复制

  四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郑晓幸对记者说,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而是更高水平的建设,更高起点的发展。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灾后文化重建的过程,也是一个重塑文化的进程。

  在汶川采访期间,记者更深地体会到了这些话的含义。从汶川县城的西羌文化街,到映秀镇的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再到水磨镇的禅寿老街,一条很有吸引力的地震带文化旅游线路已布局成型。按汶川县委、县政府“南生态北文化”的布局,下一步将围绕“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震中汶川”四大品牌,加大力度推进文化旅游发展。

  在映秀镇,记者看到,安置房都是上下两层,上面居住,下面是门脸房用来做生意。随着全国各地参观旅游者的到来,居民的生意越来越好。在水磨镇的老街上,一位店铺老板告诉记者,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他这个月的收入预计比上个月会多3倍。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水磨镇就已接待游客20多万人。  大灾之后有大爱

  记者在汶川县文化体育局采访时,局里正在筹备“千村同唱感恩歌”活动。黄珊对记者说,经过3年重建,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的感恩之情是由衷的,他们要通过这样的活动表达心声。

  同样经历了失去亲人、母亲被埋76小时才获救的黄珊,回顾灾难,最强的感受是“活下来真好”。她最大的心愿是:“作为一名文化体育工作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老百姓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欢声笑语。”王文最想说的是“感谢”,感谢援建者,感谢捐赠者,感谢一切为灾区提供过帮助和支持的人们。

  青理东则对记者表示,汶川是此次抗震救灾战役的一个缩影,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了共产党执政的先进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灾难面前把人的精神凝聚起来。集中财力办大事,对口援建机制是我国独有的。作为县委书记,他会继续努力,增加灾区群众的归属感、温馨感、安顿感。

  已在汶川生活了两年的援建者彭昌武,来自广州市园林局,今年5月12日之后可能要返回广州,他对汶川充满了依依惜别之情。他说:“我非常感谢汶川人民对我们的厚爱,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老百姓却待我们像恩人一样,许多场景令我永生难忘。从汶川人民身上,我学到了乐观、坚强。”临别之际,他写了一首诗:大禹故里献大爱,峥嵘岁月忽两载。欣慰灾民离劫难,喜爱羌城换骨胎。堡子关立团结柱,穗威桥铭友谊牌。又是一年春来早,援建归去笑颜开。

  在羌寨采访时,时常能看到大树上挂满了红布条,听当地人说这叫“羌红”,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每长一岁,羌族人就会挂上一条“羌红”表达祝福,风每一次吹动“羌红”都代表送上一声祝福。要离开美丽、祥和的汶川了,记者在自己的心中也挂上了一条“羌红”,希望微风每一次吹过,都送上一声发自心底的祝福——愿汶川从此远离灾难,愿汶川人民永远平安幸福。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汶川:大灾之地一派祥和 文化设施成标志性建筑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