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青岛端午节日成假日 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渐流失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06-07) 216次浏览 0个评论

  中国山东网讯 “一些传统节日,基本上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关于吃的符号了,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山东省青岛市文化学者宋文京感叹。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端午节放假三天就像一个加长版的周末,并没有特别的节日气氛或过节打算。曾在《百家讲坛》主讲屈原的武汉大学教授李敬一认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正在流失和弱化,而节日的特色吃食在人们的物质生活高度丰富的当下也不再具有往日的吸引力,我们必须重拾、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魅力,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总之,端午节不能简化成“粽子节”,该给粽子找个伴儿了!

  ■现象:

  把节日过成了假日

  当记者问端午节怎么过时,22岁的王玺媛说:“什么怎么过?就是放假时间稍微长点,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和朋友逛逛街购购物什么的。”在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李女士则告诉记者,婆婆会包粽子给一家人吃,而当问及她是否会包时,她则笑称:“我哪会呀,从来没包过,而且工作忙也没时间,恐怕现在也就是一些老人还包粽子吧!”

  记者随机采访的十余位市民中,除了刘先生夫妇抱着好玩的心态给女儿的手腕和脚腕系了五色彩线外,其他人的端午节大都只剩下“吃粽子”一项过节活动了,甚至有几位年轻人表示对粽子也没什么兴趣,没打算买着吃,对很多人来说,端午小长假只是个加长版的周末而已,没什么“节味”。

  对此,著名民俗专家冯骥才认为:“假日是公民的福利,想干什么都可以,而节日要按节日的方式过。”冯骥才表示,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空荡荡,久而久之,这些节日便退化成一个个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反观国外,韩国人过端午节,很多人仍然保持着荡秋千等传统;日本过樱花节,则必须穿和服,如果下雨,还要使用透明的雨伞以便能抬头看到樱花。

  ■隐忧:

  文化流失节日符号化

  谈及节日被简化成假日的话题,青岛文化学者宋文京也深有感触:“我很认同冯骥才的说法,每个节日都包含有大量民俗内容和深远的民族文化气息,但很多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民俗活动正在不断消失和简化,节日逐渐没有了记忆,仅仅只剩下几种食物,春节吃年夜饭,灯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文化节日变成了简单的‘饮食节’,中国人真的变成了‘民以食为天’。传统节日中大量的非常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生活意境正在逐渐从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记忆中消失,如清明节的踏青、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登高、端午节的祛病消灾、全民健身等。我们似乎变得只会吃了,而把节日都给忘了。”

  宋文京认为,单纯靠吃来维系的节日是非常脆弱的,会加速人们对节日的漠视,“现在已经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年代,早就不再是‘好吃不如饺子’了,甚至有些传统节日食品多吃并不利于人们的健康,比如元宵、月饼,用糯米做的粽子难以消化,吃起来也要有节制。”

  武汉大学教授、曾在《百家讲坛》主讲屈原的李敬一也认为,我们应该反省节日文化的流失,“处在初夏时节的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其原始意义是祛病消灾、放松心情,所以有饮菖蒲酒、穿五毒肚兜、系五彩线等习俗,而现在端午节对很多人来说,就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

  ■建议:

  变诗人节让诗意栖居

  李敬一认为,传统节日不能只弱化到饮食等物质的层面,而应该挖掘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传统,培养年轻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而这一切都要从小、从细节处做起,学校、家长和相关文化部门应该让孩子们从小熟悉、接触各种节日文化、民俗和传统手工等,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这样的眷恋,有扎根在心里的节日情怀。宋文京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注重培养双胞胎女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女儿正值24节气中的“寒露”出生,所以他给女儿分别取名“宋寒儿”和“宋露儿”,多年来还带着女儿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众多博物馆,增加她们对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化的了解。“传统文化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个民族可以延续、发展的‘酒头’,不能失传和淡忘了”,宋文京说。

  而在挖掘、弘扬端午节的精神文化内涵方面,李敬一和宋文京都认同将端午节发展成诗歌节或诗人节。其实早在1940年6月10日的端午节,全国文艺界人士就在重庆举行了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会,会上有人提议以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端午日为中国的“诗人节”,1941年端午节,在重庆举办了第一届诗人节,郭沫若作了有关屈原的考证,李可染作了屈原画像,安娥、高兰等作了诗朗诵,马思聪等人演奏了音乐。老舍与冰心、胡风、臧克家等53人,联名签署了《诗人节宣言》发表于《新华日报》,表示“我们决定诗人节是要效法屈原精神……诅咒侵略,讴歌创造,赞扬真理”。

  如今,在端午节举办诗歌吟诵等活动,宋文京认为更多的是为了提醒人们在这个快节奏、压力重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别忘了尝试一下“诗意的栖居”,感受生活和文化的美,唤醒内心的幸福和宁静感。而记者了解到,6月6日上午10时,岛城的部分诗人将在书城二楼“赏书苑”聚会朗诵诗歌缅怀屈原,其中还有青岛17中“北斗诗社”的同学参加。

  ■快评

  节日复兴要从娃娃抓起

  端午节逐渐简化成“粽子节”,一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日渐流失和弱化,只剩下关于吃的符号。

  节日是民族的共同记忆,在这份记忆中,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而节日中的繁复的仪式、饮食、禁忌,乃至居室装饰、衣物配饰、游艺竞技项目等特殊的符号,其实正是我们认识、解读、进入传统文化的解码系统,有着深刻的寓意。

  所以,重拾、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魅力,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认同,的确已是当务之急。传承老节日,得有新思路,不仅要往后看,多多“重拾”和“挖掘”节日符号,更要往前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节日的传承与创新,在不伤害传统节日内核与关键符号的情况下,注入更多适合现代社会的动人细节,增强节日的吸引力和参与度,让小孩有的玩,青年男女有的盼,老人有的乐,将更多的人拽到节日的怀抱中来。

  “民俗”之所以被称为民俗,正在于它广泛的民间参与基础,这是其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就拿端午来说,许多习俗,目前仅在一些中老年人中点点滴滴得以“顽强”地延续,复兴传统节日也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年轻人抓起,否则,这洞穿岁月、延续千年的节日,真的就成为一个只关于“吃“的传说了。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节日是丰衣足食的产物,需要一种平和、富足的心境作为引信点燃,而年轻人之所以对端午节“不感冒”,也正因为缺乏这样的心境。当孩子、妻子、房子、车子、位子一起压来,让人疲于奔命,难以呼吸,他们又拿什么来追寻传统,感怀传统文明?要知道,一群被驱赶着快速行走的灵魂,注定没有时间去回望精神的家园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青岛端午节日成假日 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渐流失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