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山东文化品牌建设巡礼:齐鲁特色中国气派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10-13) 197次浏览 0个评论

  山东这片深厚的沃土,总蕴涵着一种爆发力。埋头耕耘的齐鲁儿女,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

  10月11日,省政府特批重大文化工程——《山东文献集成》竣工,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地方文献丛书,弥补了山东无代表性地方文献丛书之憾。

  8月23日,第二十八届电视剧“飞天奖”揭晓,《沂蒙》摘得电视剧一等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编剧奖;

  8月20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著名作家张炜的长篇巨制《你在高原》拔得头筹;

  6月28日,201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揭榜,大众报业集团旗下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双双入选,其中齐鲁晚报连续7年上榜;

  5月31日,全国“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评选揭晓,10首获奖歌曲中,山东占两首。

  鲁剧、鲁报、鲁书、鲁画、鲁歌、鲁文……一个个“鲁”字号金字招牌,在中国文化版图强势隆起,熠熠闪光。

  文化发展:主动担当

  像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一样,文化品牌建设也需要一批敢于担当、勇于前冲的实干家。他们主动擎起山东文化发展的大旗,视使命如生命,不张扬,不浮躁,奋力拼搏,既让自己攀登到艺术高峰,又推动山东文化进入发展快车道。

  你听说过一部写了22年的小说吗?22个春夏秋冬,心无旁骛、“独上高楼”,这是怎样一种对事业的坚守?是怎样一种对使命的担当?淡泊、执着的山东作家做到了。450万字、39卷的《你在高原》,是张炜22年的心血之作。有读者说,之所以喜欢《你在高原》,是因为它让人看到了张炜对文化发展这个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因为它折射了齐鲁文化的博大与厚重。张炜却说:“伟大的文学传统需要再生和淬火,而不是摈弃。”这句话,道破了山东文化人的精神底色。

  我们看到,在山东文化人的这种“淬火”“再生”中,对文化主动担当的信念、埋头苦干的精神,深深内化在了他们的精神骨骼中。放眼全省文化界,一大批文化名家,走上前台,赢得国内外认可。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获奖者全国共有54位,山东的书法家顾亚龙、音乐家戚建波获此殊荣。看山东画坛,不但刘宝纯、郭志光、单应桂等老一辈画家宝刀不老,还有张志民、孔维克、沈光伟等中青年画家迅速崛起。

  这又是一个让人惊叹的“现象”,在全省舆论大合唱中勇当领唱的大众报业集团,从2006年至今,在全国最高级别的新闻奖———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六年八获一等奖,消息、通讯、评论、专栏、摄影、网页、论文等各类体裁实现“大满贯”,被业界称之为“大众日报现象”。骄人的成绩为大众报人的付出作了最好的诠释。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波澜壮阔,在每一个节点上,大众报业集团各媒体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反应迅速,把握准确,引导有力,履行了党报集团的神圣使命。

  不仅如此,大众报业集团担当起文化企业集团应有的使命,参股有线电视网,加快旗下半岛传媒上市,不断推进跨地区、跨媒体兼并、重组、扩张,为全省、全国党报集团探索出一条发展壮大的新路径。通过培育品牌媒体,延伸产业链条,效益大幅提升。2005至2010年六年间,集团总收入年均增长25%,利润年均增长63%;2010年集团收入、利润分别跃居全国报业第四、第三位。

  “十二五”规划,他们确立了实现资产、收入双过百亿,进入全国报业四强的“双百四强”发展目标。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把新闻宣传做得更好更精,就是要适应媒体兼并、重组、扩张的趋势,推动大众报业集团进入强势传媒集团行列。”

  唤醒资源:高度自信

  “一个地区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关键是在你手里还剩下多少,你对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你对自己的文化资源挖掘了多少。让文化资源沉睡,是无能的表现。”山东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说。

  文化资源如一汪活泉,越挖越旺。从省京剧院的新编历史京剧《铁血鸿儒》,到省吕剧院的《乱世鲁商》;从济南的歌舞剧《大舜》,到烟台的吕剧《烟台山作证》;从美轮美奂的全运会开幕式,到上海世博会上山东打造的《大羽华裳》,无一不是在放大齐鲁文化资源,挖掘闪光点。

  最大的品牌,莫过孔子。山东的艺术家让孔子“动”了起来。话剧《布衣孔子》、电影《孔子》、动漫《孔子》,动画片播出的时候还同步推出了《孔子》卡通书系列,由青岛出版社独家打造,该套丛书获得了2010年度全国优秀图书大奖。根据动画片改编的外语版本《孔子》系列和音像制品,被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纳入指定教材。

  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科技是文化腾飞的强劲翅膀。潍坊中动传媒动漫技术与潍坊传统文化特色对接出26集原创动画片《精灵萝卜娃》,在央视少儿频道甫一亮相,即引起强烈关注。利用高科技,诸葛亮故里沂南县筹拍的52集大型动画片《少年诸葛亮》正在紧张制作中。

  过去属于我们,现在更属于我们。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伯祥事迹改编的大型吕剧《百姓书记》,反映农民工题材的大型话剧《嫂子》,根据发生在菏泽普通农民孟少良身上的真实故事改编的豫剧现代戏《山东汉子》和同名山东梆子大型现代戏,根据“史上最牛救援队”为创作原型拍摄的电影《日照好人》,这些艺术精品形象地刻画出山东精神山东人。

  遵循规律:高度自觉

  8月2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接见电视剧《沂蒙》剧组代表时强调,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决策,有力促进了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影视剧创作生产的同志们,创作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山东电视剧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卓越的艺术品质、丰富的文化内涵、突出的地域文化色彩,打造了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品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精品创作,支持力度大。地方党委、政府在扶持精品创作上出台了具体举措。更关键的是,上上下下自觉遵循艺术规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觉,山东影视中心5年拍摄电视剧40部1200多集,有14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29个奖项。

  艺术问题交给行家,营造宽松环境,才能多出精品。电视剧《沂蒙》拍摄时,关于色调问题曾引起主创人员激烈争论。有人认为,《沂蒙》灰蒙蒙的色调,跟整个时代氛围不协调;也有人观点相反,认为青灰色、灰黑色的主色调,切合战争实际。作为出品方之一的临沂市态度非常明确:“色调属于艺术问题。只要有利于弘扬沂蒙精神,什么适合就用什么。”

  省委党校文史部副主任,教授张文珍说,从政治宣传的手段到尊重艺术规律、重视市场,文艺精品打造经历了漫长的蜕变过程。《沂蒙》追求原生态,老少都喜欢。“喜欢”的背后,是我们的领导在艺术规律把握上的高度自觉。

  原创歌剧,是衡量文化强省的重要标志。8月21日至24日,大型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在山东剧院连演四场。这是省歌舞剧院为迎接“十艺节”重点打造的剧目。开始时有人怀疑,《赵氏孤儿》这一题材被戏曲、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样式搬演,再排演歌剧有多大价值?经过上下几轮论证,最后决定干就干一流!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介绍,我们对剧目的标准是:国际语汇、国家水准、民族特色、山东品牌。

  改革创新:制胜之道

  打造文化精品,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动力是什么?改革创新。

  杂技团是获奖大户,赢得国内外大奖无数,但金牌却没变成“金矿”。济南市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邓宝金回忆,5年前,她的主要精力是到处拉赞助、送票。

  从金牌到金矿,先得让观众喜欢。杂技团改制后,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杂技不能只靠高难度的“技”,还要“杂”,走“混搭”路线,他们将杂技与京剧结合,制作出一台京剧意象杂技剧目《粉墨》,已经演出近500场,如今又推出《粉墨?红色记忆》。

  青岛歌舞剧院有限公司2009年底改制以来,抓精品、拓市场,在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上,他们的舞蹈《扇趣》从全国174支专业舞蹈团体中脱颖而出,捧得优秀表演奖。威海市剥离市群众艺术馆的部分事业人员组建梦海演艺公司,原创大型情景演艺《梦海》、卡通情景剧《地球大乐园》在国外商演90余场。临沂市歌舞团改制后,打造出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成为临沂旅游的文化品牌。山东出版集团完成整体转企改制后,激发了广大编辑的积极性,《笑猫日记》成为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

  培养人才也要创新。9月中下旬,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联合主办全省青年戏曲演员研修班,研修班分省外观摩和省内交流两部分。25名青年演员分别来自省内17个院团,涵盖京剧和7个地方剧种。来自泰安山东梆子剧院的孙海龙说:“学习期间,我观摩了外省的优秀地方戏曲,也接触到了全省各个剧种院团的同行,互相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了我干好山东梆子事业的信心。”来自滨州市京剧院的宣鲁婧是编外学员,自费参加培训班,目的就是开眼界,提素质。

  随着齐鲁文化品牌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随着富有齐鲁特色、体现中国气派的知名文化品牌的铸就,一个精品闪耀、文脉充盈的文化强省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逄春阶 赵琳)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山东文化品牌建设巡礼:齐鲁特色中国气派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