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春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游客的休闲共享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11-01) 201次浏览 0个评论

春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游客的休闲共享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

  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设民众导向的文化产业。这两个文件的共同背景是:经过三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旅游是老百姓的旅游,文化也是老百姓的文化。事实上,包括文化、体育、卫生、教育、旅游在内的民生事业,都有一个从精英主导到大众参与的过程。在一个没有宗教历史积淀的社会里,民间文化的认同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一样,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和价值建构的共同支撑。春节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也是国民大众集中出游的“黄金周”。今天,来自旅游与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隆重集会,对于推进旅游与文化领域的国家战略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民众的春节:传统生活方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嬗变

  源于殷商时期祭神祭祖活动的春节,是老百姓一年中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历史传统中的春节家庭既有家庭团圆的主调,基本上以吃为主,也有文化休闲的内涵。只是那些充满人文艺术气息的休闲活动往往只限于上层社会的圈子,只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的表现中。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而言,春节也就是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地吃上几天。尽管如此,由于民间文化的渲染,我们还是自小就对春节充满了最大限度的期待,甚至觉得过年那几天与日常的三百六十五天压根儿就是不同的。小时候常常听奶奶唱那些人老几辈口口相传的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来煮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初一起来走一走。就这么说唱着,期盼着,吃喝着,把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日子数着过去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处在现代化导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春节所承载的文化,所赖以存在的日常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迁。春节回家还是习惯的社会行为,千里万里之外也要回到家乡,才有了“春运”这一全世界最大的人口流动,才有了数也数不清的人间悲喜剧。如同我们不能因为奢华的婚礼过后,就想当然地认为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美好生活一样,回家的剧情高潮过后,年夜饭散去的日子里,我们的父老兄弟又在做什么呢?多数人还是走亲串友地吃,还是呼朋唤友地喝,还是通宵达旦地打牌,农村还有公开的赌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觉春节已经缩短到一顿年夜饭了,参与的兴趣越来越小。或者说年味越来越淡了。尽管1983年以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联联欢晚会曾经是新民俗的载体,而且支撑整台晚会的资金、技术、人力和物力越来雄厚,节日的质量客观地说也是能够代表国家级水准的,但是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再。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文化正处于从精英主导到民众自主这一不可逆转的进程中。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被安排的集体欢乐,而是希望自主地参与、自由地体验那些在精英阶层看来可能是浅浅的快乐。越来越多的选秀节目把李宇春、段林希们推上了流行文化的前台,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她们就是普通大众的一员,是草根意识的觉醒推动着过去的亚文化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从传统的眼光来看,如今的春节是当代人远眺的乡愁,是照着原路怎么也回不去的精神家园。

  旅游也同样走过了相似的历程。市场化意义上的旅游始自1979年小平同志的倡导与推动,那个时候的旅游业等同于入境旅游。旅游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创汇。旅游从业人员也很自豪,觉得自己是在为国家经济、外交的大目标服务,是“民间外交大使”,外界看旅游人也很神秘,甚至是羡慕。1999年的第一个国庆黄金周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民大众成了旅游活动的主体。2010年的国内旅游人次高达21亿,出境旅游达到5739万人次,而同期的入境旅游仅有1.32亿人次,全年创造了1.57万亿元的旅游总收入和1150万直接就业岗位。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旅游已经从早期的“国计”走向了“民生”,走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旅游从业人员的神圣感和神秘感已经不再。但是,深深根植于大众旅游的现实需求让整个产业获得了空前雄厚的市场基础,以及日趋活跃的创新活力。也正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消费,使得旅游业在金融危机期间正式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

  二、旅游文化:异地的休闲与生活方式的共享

  包括春节在内的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但是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托的文化资源是有所区别的。观光团队旅游阶段更多的是依托历史文化,而大众化、散客化的自助休闲旅游阶段,需要更多地依托当代居民的活的文化。文化是促进旅游活动产生的重要动机。美国学者麦金托什(McIntosh)将旅游动机划分为四类,即身体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和声望动机。其中文化动机包括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宗教和民俗风情等。Europa Nostra的研究显示,欧洲有超过50%的旅游活动都是由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拉动的,并且与文化相关的旅游活动成为旅游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

  作为旅游重要吸引物的文化,除了历史文化外,也包括当代生活的文化,特别是包括服务于原住民发展的活的文化。在大众化、散客化的自助休闲旅游时代,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活的文化往往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比如游客去伦敦,固然希望去亲历女王国宴厅、会客厅的庄严,感受戴安娜王妃寝宫肯辛顿宫的奢华,以及体会白金汉宫每天的换岗仪式和一年一度的女王生日阅兵的神圣。但是更希望能体验伦敦现代文化,当地居民日常消费的餐饮、购物、特色街区、戏剧、博物馆、社区文化站以及生活方式也是游客所希望参与、并乐于分享的项目。

  文化是旅游的题中之义,旅游活动在消费的同时一方面体验并传播了目的地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创造新的文化。从理论上说,跨文化和消费构成了旅游过程中的基本张力结构,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会服膺至少是暂时服膺目的地文化,由此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当下旅游已成为世界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引发了全球性的大规模跨文化交往,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展示、嵌入式发展、流变性呈现和断裂式改变的态势。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建国史,但是它的文化却风靡全世界,几乎独步全球。美国文化能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和渗透,固然与美国文化在很多方面符合了当今时代的需求相关,但是也与美国探寻到了一条较好的文化传播路径相关,即在旅游娱乐消费中传播文化,通过旅游休闲等消费构建美国文化最强大的想象。可以想一想,我们对于美国文化的了解,恐怕很少人去通读了《独立宣言》、《联邦党人文集》、《草叶集》吧?还不是从《拯救大兵瑞恩》、《猫和老鼠》、《阿甘正传》的当代影视中,从麦当劳、肯德基的快餐中,从迪斯尼、环球影城带来的娱乐中,从飞人乔丹的篮球、从乔布斯的“苹果”中感知来的?

  旅游创新文化的经典案例当数美国的布兰桑市(Branson)。该市位于美国中西部密苏里州西南,人口7500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没有什么特别的自然资源或文化遗产,但是依靠3座主题公园、10座博物馆、49座剧院等发展起文化旅游,2005年到访游客就有720万人次,居民与游客的比例达到1:960,人均停留时间3.7天,旅游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成为以家庭度假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城市。

  三、面向当代民众日常生活,重构与游客共享的春节文化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如何让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贴近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如何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实地体验中加以分享,是旅游产业发展,也是文化大繁荣的现实要求。希望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让春节成为旅游文化建设体系的战略支撑。

  当代的春节必须是根植于百姓生活与民间传统的“活”的文化。以旅游目的地社区为主体,以目的地真实的日常生活为理想景观,将旅游业建设全面融入目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体系。我国目前正处在1840年以来现代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蕴涵着一种‘现代化而不西方化’的文化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增强文化自主能力和提升文化自主地位显得尤为关键。然而,我们也关注到很多地方以文化开发的名义发展旅游时,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一种迎合的姿态,甚至有意无意地忽略或者遮蔽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发展要求,甚至经常会看到那些原本只是在特定节日或者社区、个人的重大事件发生才会发生的文化活动被频繁地就地组织开展,由此导致了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或者说过度消费,这无益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反观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我们很少看到为了旅游者的到来专门组织社区居民把红白喜事操办一番的。事实上,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文化,就是旅游吸引物。

  当代的春节必须是让当代民众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亲民的文化。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人们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放长历史的视野,放宽市场的眼光,惟有原住民群体中普通百姓幸福的笑脸,惟有大众游客的口碑相传与发自内心的认同,才是最好的旅游宣传。衷心希望决策者在开发利用春节资源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现在很多地方的旅游都在追求“大手笔”,动不动就上大项目,找大企业投入大资金,最好是快速投资,短期见效的项目。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可与我国春节相比的传统节日,比如圣诞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最大的特征是亲近民众,就是放松、娱乐,让普通百姓在节日中可以享受寻常的快乐。说到底,旅游是让老百姓高兴的一件事情。就像小时候过节走亲戚,断无主人日子过得紧巴巴、愁眉苦脸的,却让客人开心的事情。所以,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以民为本,让我们的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然而然,而不是表演出来的幸福,这样游客才能真正融入进去,分享他们的幸福。

  当代的春节必须是开放的,可以与游客共享的文化。旅游业是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家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当代人民的生活文化,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层、多元的融合。春节文化历史悠久,共享范围广,具有最大程度的普及型、群众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旅游是人类长存的生活方式,也是当代人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我们从理念和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细节入手,切实引导公共部门和每一位市民对游客给予必要的善待与宽容,让普通游客感受旅游目的地的真实生活场景,体念服务于当地居民的活的文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在平等的交流中实现帕累托改善的旅游文化演进,创造出新的文化。

  当代的春节还需要有市场化运作的空间。现代社会旅游创造文化,重要特点是依托市场机制,通过商业化运营实现。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等固然是丽江的重要旅游资源,是丽江旅游发展的主要依托,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旅游者的纷至沓来,旅游需求的空间集聚引致了丽江独特的酒吧文化形成,也创造出了《丽江金沙》、《印象·丽江》等一批文化精品,极大地丰富了丽江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深圳发展旅游业可谓是“先天不足”,与国内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相比,没有多少文化资源,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被人们称为“文化的沙漠”。但是伴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人文景观已成为中国文化旅游领域最耀眼的明星,旅游发展已经为深圳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符号。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春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游客的休闲共享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