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阆中坚持春节常态化的思考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11-01) 227次浏览 0个评论

“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阆中坚持春节常态化的思考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政府

  摘要:阆中人落下闳创制《太初历》恒定春节。阆中是“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保存了许多具有春节源根性的习俗、传说。通过探源性的分析论证,要坚持春节文化传承创新常态化,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社群广泛参与,普及青少年教育,加强春节文化研究,搭建“春节老家”平台,创建好“春节文化主题园”。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春节文化之乡 传承创新 常态化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探究中华春节文化的历史源头,梳理其脉络,深层次地开掘,丰富其内涵,在传承创新实现常态化的基础上使春节文化成为以“民族大团结、人民大团圆、社会大和谐”为宗旨,建设美好精神家园为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的发展战略,是“中国春节文化之乡”1阆中一直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阆中春节的原根性是春节常态化的理论依据

  阆中这地方,古人讲它多“奇踪奥迹”,是“仙圣游集”的阆苑仙境,风水宝地。早在太古时候,《路史》载人祖伏羲之母华胥就是阆中人,华胥在这里孕育了伏羲2。专家认为,阆中是中华伏羲文化代表地区和盛传地区3。有春节文化起源的意义。伏羲姓氏名号诠释“春神”,史传,“包牺氏蛇身人首,风姓,都于陈”。阆中民间便广为流传伏羲,“风”姓是春天季候风的神话,此风一吹,春风解冻,一年美好季节开始了。这一切都是托伏羲的福,人们便尊他为春神4。伏羲的最大贡献是发明了八卦,并创立了六十四卦历法,确定了元日5。相传,伏羲在阆中云台山创绘八卦,在灵山执规而治春。正因如此,使“春”的概念才得以在阆中演绎绵延。

  中国春节先祖落下闳是阆中人,他是中国第一位在历法上推定“春节”的天学家6。根据史书上有文字的可靠记载,全中国统一的春节是从《太初历》开始的。“汉武帝时,落下闳创制‘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和‘三朝’,并定为夏历新年”7。阆中人亲切的称落下闳为“春节老人”、“春节先圣”、“春节先祖”8。

  2004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在北京被正式命名为落下闳小行星9。

  春节的由来,一说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左传·僖公五年》,“虞下腊矣”。西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即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10。据史载,巴人世代崇拜农神。“巴之风俗,皆重田神,春则刻木虔祈,冬则用牲解赛,邪巫击鼓以为淫祀,男女皆唱竹枝歌”11。阆中古民居賨人(巴族一支)向来崇尚自然12。阆中的歌舞、祭祀和天文、历算、医术等都异常发达、出众。有杜甫“南有汉王祠,终朝走巫祝。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的咏叹13。阆中浓厚巫祝文化与春节起源紧密相联。

  正因如此,阆中春节文化的源根性、内容丰富性、民众精神需求性为春节文化常态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一)源根性

  所谓源根性,就是保留了春节传统文化的根脉。阆中具有很多春节源根性的文化元素。比如,阆中春节按照传统习俗,从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开始,直至正月十六日,千百年来一直定为年节期。腊八节的感恩天地;团年饭的亲情召唤;守岁的幸福守望;正月初二的拜谢媒神;正月初三至初六的盛大庙会;闹春的古老情歌;元宵节的点河灯;正月十六的游百病14。这些地域民俗性很强的春节元素符号,从古至今延继未断。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习俗,比如:赶过年(提前过年),阆中板楯賨人,有过赶年的习俗,即腊月底提前一天过年。过赶年时吃“坨坨肉”,坨肉与坨肉之间不切断,主要表示,一是时间紧迫,二是团聚,藕断丝连。现在仍吃“坨坨肉”15。

  祭拜人祖。团年饭和三十夜中,阆中习俗是在敬祖宗之前要敬天地人祖,春节期间要结伴到二交寺、长青寺拜祭伏羲。

  烧福纸、接新年。除夕夜给故去的亲人焚烧纸钱,祈愿来年无病无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除夕夜,守岁,子夜“出天行”,亦称“发天烛”,城乡、四邻鞭炮齐鸣接新年。

  春节老人巡春。为纪念落下闳“春节老人”,由老人装扮成“春节老人”,身披红袍,手举春联,迎着鞭炮声在锣鼓声中游春,赐福人们新年吉祥。

  提灯会。新年初一和元宵夜,在广大的农村、古城街巷的少儿手提五彩灯笼,在田野、街头巷尾,大人尾随其后,见面互祝年吉祥,高潮时耍“碰灯笼”。

  亮花鞋。正月初一和二月二,为“女人场”,漂亮的女性穿上新衣花鞋,赶场上街,以舞蹈的形式通过抬脚、举步、伸腿等动作,比谁的鞋子做得精巧、漂亮、鲜艳。

  巴渝舞。巴西阆中有渝水,賨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祖募取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渝舞也。它是鼓舞,是战舞16。阆中民间叫巴象鼓。流传至今二千多年,在春节期间表演,更加体现了作为中华舞蹈史上熠熠生辉的瑰宝。

  演灯戏,唱皮影。阆中俗称“灯戏窝子”。产生于明代,据载:“神会”,“演灯戏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为灯山者,如上元时”17。灯戏在春节是广大农村的主打演艺活动,城市街头、广场也演灯戏。深受群众喜欢。

  皮影,俗称灯影。是川北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阆中是川北皮影中心。中国第一个出访维也纳的民间艺人就是川北皮影创始人王文坤——阆中人,在奥地利维也纳、林茨、梅尔克等市,演出《罗成招亲》、《杨戬救母》、《棱罗镜》等剧目,受到该国元首的高度评价。每年春节期间,王皮影都演出《迎财神》、《大拜年》、《皮影迪斯科》等皮影戏,以示庆祝。

  游百病。正月十六游百病习俗,唐代人称这一天为耗磨日,是财物虚耗之意,官私不开仓库,以防饥荒,宜饮酒。清《阆中县志》载:“上元后一日,锦屏山游人如蚁,谓之游百病。”民谣云:“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二十世纪伊始,机关、部门、企业单位协调假日,尽量参与游百病。

  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源根性的春节习俗,使阆中春节常态化根深叶茂。

  (二)丰富性

  春节是综合性强、参与性众、时间跨度长的大型节日,过节期间的习俗,活动丰富多彩,所蕴含的意义和所企求达到的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家人团聚、祭神拜祖、喜庆丰收、除旧迎新的内涵,阆中还有迎銮出銮、“张飞巡城”、“状元赶考”、“击鼓飘香”等习俗。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春节习俗要较南方地区为多。阆中地处南北交汇处,在本土留下了许多春节民族融合的丰富内容,传统文化的色彩更加浓厚18。

  阆中民间有关年的传说很多,如年神的传说、羲皇治春、天帝女司、伏羲封年神、伏羲与龙灯、二交寺的传说,崩山坪的传说,祭灶的传说,过年“十五节”传说,还有脱蛮壳、小拜年、正月初三不卖肉等节俗。由于这些传说的群众性和神奇性,增添了老百姓年节里话语的丰富性,使春节凸显了许多离奇浪漫的色彩。

  春节作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春节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些内容消失了,一些新内容产生了。这主要取决于春节内容本身的可变幅度及其文化兼容性和社群成员的兴趣19。近年来,阆中春节的习俗已有了相当变化。如用贺年片取代了帖子,贺年卡又变成了电话拜年、手机拜年、网络视频拜年,用电子声控机械灯会取代了古老的油、蜡炬。过去除夕夜守岁时,各家各户均燃灯,通宵不灭,人们放爆竹、饮酒,嬉至天明。而现在除夕守岁增添了电视迎春晚会。“军民渔水情”春节文艺晚会,坚持举办了十八年,人们称之为“阆中春晚”。春节街头文艺活动,由数十个歌舞曲艺表演队组成,坚持了数十年。开展游园活动,举办了书画展、文物古玩展、书法大赛,累计达50余场次。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的原则,创小品、歌曲等上百个文艺作品20,累计近百件。为阆中春节文化多样性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需求性

  作为社会民俗典型体现的春节,其文化心理,既与民族思维方式有关,又与特定的文化氛围有直接的联系。社群的心理状态是与自身的社会类型相符合的。中国传统春节,其社群心理的凝聚与集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祖先的崇拜与求吉祛灾。

  根基于小农经济,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以农耕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阆中是少数民族集聚居地),是很强调尊崇祖先的。这种观念是源于早期农耕文化产生出的民间信仰,根植在群众还很肤浅的宗教意识之中(阆中是五大宗教圣地)。阆中许多人家在春节期间专门设置供奉祖先的祭桌,在上面摆好祭品,这些祭品大都与家常菜肴无什么差别。供的鱼肉大都是煮熟并切成可以食用的小块,还加上调料。这种以家常之礼待之,在敬意中带有亲切的感情,表明祖宗是“自家人”,是会庇佑全家儿孙的。他们认为祖灵能凭借法力保佑其后代子孙繁荣昌盛,永传不衰。后代子孙要想得到祖灵的保佑,就必须奉行祭祀。祭祀也就是直接祈求家庭幸福和繁荣。这样,祭祀者和受祭祀者,就必须经常保持一种密切的关系。春节便成了祭祀者与受祭祀者保持密切联系的最重要的时候。“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原因就在于此。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生产的提高和人们求生能力的增强,祖先崇拜都并未消失。因为文化传承的形成,有着很强的持续力。

  当人们处于孤立、闭塞的乡村生活之中,科学技术、工艺等方面的落后,决定了社会生活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强烈支配;社会文化的落后,又使人们缺乏对自然规律的了解。人们很易怀有敬畏的感情。认为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有力量、有生命,相信超自然的、神圣的,人格化或非人格化的事物之中存在着这种魔力21。在阆中有“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之说,正月初一早上抢“银水”,吃饭不能喊人,不扫地,不用刀,不用针;忌哭、吵架、打烂东西;忌说带有鬼、死、病、穷、没有、不够与不吉利的话;不能往外倒水和丢垃圾等22。春节期间,阆中民众有自发去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巴巴寺、清真寺、大佛寺、观音寺、圆觉寺、二交寺、云台观、唐福观、天主堂、福音堂、杜少陵祠、三贤祠、马王庙、镇江寺等4处国家级、15处省级、69处地市、101处市级寺观;有的民众去阆中风水研究会或风水馆24。

  除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之外,还有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春节加强了亲族联系,调节了人际关系。平时儿孙们有工作可以不到父母居住地方,但是春节非去不可。到了除夕,家人团圆的气氛浓了。全家团聚在一起,通宵不寐,叙旧话新。小辈要向长辈“拜年”,亲族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这无疑使长辈的名分再次被小辈们确认。走亲,使族亲的认同和保持家庭人伦关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家庭的人伦关系更密切了。大家互相拜年,自然而然地加强了相互的关系。使因为各种原因而淡化了的人际关系得到恢复和调整。同时,富于人情味的春节,给人示关系的调整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友情,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春节还调适了社会群体的生活。表现为对社会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调整。在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群体为了谋求营生,采取了与自身环境相适应的经济形式。任何谋生方式都使社会群体成员的身心处于紧张状态。春节创造出一个轻松欢乐的文化氛围,有利于社会群体成员身心得到很好的调整。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活动,节奏明快奔放的歌舞,充足的佳肴美酒,都能使社会群体成员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平时为了谋生而忙碌的社群成员,在春节期间疲惫的身心得到恢复,紧张压抑的精神得到解脱,人们的心理状态达到一种平衡,身心均得到自我调整。

  除了心理的精神的得到平衡外,物质上也得到了满足。春节是最为隆重的节日,所以人们在准备上耗费的精力、耗费的钱财最多,准备的物资也最为丰富。商品买卖兴盛。消费者能买到满意商品,促进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春节的相容性和互渗性将会长期保留。

[1][2][3][4][5].css_page_content_list{line-height:30px;color:#333;width:100%;text-align:center}.css_page_content_list a,.css_page_content_list a:link,.css_page_content_list a:visited{color:#a4005b;font-weight:normal}.css_page_content_list a:hover,.css_page_content_list a:active{font-weight:normal}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阆中坚持春节常态化的思考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