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春节文化是凝聚人心的伟大力量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11-01) 229次浏览 0个评论

春节文化是凝聚人心的伟大力量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文联副主席 赵书

  内容摘要: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共同精神家园,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分布广泛,是凝聚人心的伟大力量。搞好春节活动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春节 文化 凝聚 力量

  春节是中国人民时间生活中最大的喜庆节日,它的文化形式是以家庭团聚为核心,集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尊老爱幼、社交往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春节民俗文化连绵几千年不间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集中展示的重要窗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节定为法定节日,成为各族人民在文化上认同、心理上沟通、行动上团结的全民节日。2006年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时,春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继承发扬和保护好春节这个精神财富,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当代人面前的一个严肃问题。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春节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现,各地举行的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展現的是民族活力,节日中对幸福的期盼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因此,春节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保持的是民族精神的“元气”。春节是中华民族表现在文化上共同心理素质的灵魂,是一面民族存在发展的旗帜。

  中华民族的春节在世界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春节是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它充分说明历史是传统文化的根、哲学是传统文化的魂、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脸面、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因这一理念。用这四点来研究春节,可以说春节文化有三大特点:首先它是长的。历史特别长,节期特别长,春节形成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是在文化上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一大标志;第二它是方的。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这四大道德基石,文化主题和民俗事象非常稳定;第三它是园的。中国干支纪年方法是60年一循环,用12属相纪年得到56个民族认同。和合圆融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反映了全民族的价值取向。春节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继承好这份文化遗产在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弘扬春节文化对维护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文化觉悟将发挥巨大作用。

  一、春节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我们有共同的精神家园,那就是“吉祥如意”。春节是全中华吉祥的日子,是每个中华儿女均感到如意的日子,这是因为春节文化得到全民族的认同。

  (一)把春节发展为全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的选择。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大年,是一年之首。正月一日是春节,正月又称陬月、端月、孟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不过在古代,每年把哪一个月作为正月,不是各朝代均相同的。汉朝以前,每逢改一个朝代,就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据史书上记载,夏禹王的夏朝所规定的正月,就是我们现在农历的一月,所以农历又称夏历。到了商朝,把我们现在的十二月作为正月,十二月一日是大年初一;周朝则把十一月当作每年的第一个月,与十二地支相配为子月,因此我们现在的正月是寅月,有学者说:正月建寅,是中华历法一大特色。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又把现在的十月一日当成元月一日。直到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岁首的祭祀与庆贺是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的民俗习惯,我们从《诗经·豳·七月》中可见周朝人岁末在公堂上除旧迎新“称觞举寿”的庆祝情况。在以后年月中,春节成为了集庆丰收、大团圆、大联欢和“官有朝贺,私有祭享”的举国上下共同庆贺的盛大节日。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使春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聚合。“有銭没钱,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深入血液之中的文化习惯。

  (二)春节是一个“天人合一”的自然节日。春节与西方圣诞节不同,它是一个自然的节日,反映着自然变化的节律,在古代是反映农耕特点的农事节日。春节是一个值得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节日。第一,“节气”是中华民族对天文学的伟大发现。古人用土圭测日影长短的方法测出了夏至天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最短夜最长;又测出春分和秋分是日夜平分,最后又根据物候和天文确立了二十四节气。这是对人类的贡献,有了节气计算,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春节的日期总是在“立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首节,春节是个迎春的节日。“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个充满希望的欢乐日子。第二,夏历(农历)是中华民族对时间文化的伟大发明。农历兼顾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变化,属于阴阳合历,是一个反映人们用眼睛所感受到的太阳和月亮运动规律的节日,把太阳和月亮的天文视象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法。这使得天文变化和人们情感紧密相联,天上人间相互呼应,既十分科学,又充满浪漫气息,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历法上的表现。

  过年就是在新旧年交接的节点上,是农耕社会时间节奏的产物,是古代劳动人民对时间生活长期经验的总结。春节民俗生活最重视的是除夕。这时的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以黑暗的半面对着地球,满天星斗,看不到月光。人们在这种天幕的笼罩下,大自然神秘莫测,深感年终的来临,充满对逝去先人的怀念和对来年的企盼。天上繁星密布,人间家庭主妇使劲地把肉剁碎、把菜剁碎以应天象,同时剁馅也取“岁岁平安”之意。天上没有月亮,就会有野鬼和妖魔作祟,于是就用“爆竹”的火光和声响去驱鬼。我国以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时辰,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上四刻和下四刻。这种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由夜晚十一时起至夜一时为子时,以子正时分为两日的交界,因此除夕的子时是两年、两月、两日交接之日,人们非常重视。过了子正(夜零时)时分,新的一年开始了,诸神下凡遍布吉祥,人们又放炮仗表示迎神。同是鞭炮,驱鬼时称爆竹,迎神时叫炮仗,如果大家都入睡了或者是在应保持安静的地方点燃鞭炮,就叫炮瘴了。同一个爆竹,由于燃放的时间地点不同,竟有三个名称,反映了爆竹的三个作用。中国人的想象力、幽默感在这里发挥得多么完善。

  夏历每一个月的初一是月亮的“朔”日,十五是满月的“望”日。除夕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夜晚,这一天晚上讲究吃饺子,饺子的“饺”字是与交子时刻的“交”字谐音,形状与新月的月牙儿相似,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到来的向往。“饺”字又与宋代钱票名为交子的“交”谐音,形状与元代银锭元宝的形状相近,又有发财的意思,十分喜兴。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节令食品是元宵,又逢满月。这种根据天象的演进而产生节令食品的民俗事象,把天上星宿视觉形态和人间万户生活追求联系在一起,极有情趣。

  (三)春节是对农业生产生活文化的总结。春节关联着我们的情感,关联着我们的生活节奏和各种人际关系,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民族文化胎记。从猿人发展为人,主要的标志是会用火,灶火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给人们提供烹饪可口的熟食美味的条件。民以食为天,灶作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炊事设备,是人民每日生活必备之品。在神灵信仰浓郁的上古时代,人们把它拟人化,神化,于是就出现了掌管一家幸福的灶王爷。有关灶王的出身故事很多,有说是火神炎帝的,也有说是一位姓张的普通农民的。在北京顺义区的张镇流传的灶王爷故事就非常平民化,人性化。一对张姓农民夫妻恩爱,因遭天灾而流离失所,在逃荒中张单昏死,张妻郭丁香为救他而外出找药,回来后不见张单,夫妻失散。郭丁香在遍寻张单找不到的情况下,无奈中又嫁给当地另一赠药和食物给她的张姓农民。张单昏死过去后被春雷击醒,醒来后不见郭氏,于是到处寻找。后来张单讨饭到郭氏新家,郭氏热情招待,未料张单因长期饥饿饱食过度而亡。郭氏第二任丈夫念郭氏恩情,将张单画像放在灶台上,每天饭菜供奉,从此家业兴旺。乡邻闻之均仿效,奉为家庭保护神。从此形成了每年春节送灶王,迎灶王的习俗。灶王是家庭幸福的保护神,兼管人间善恶,执掌家人寿命,逐渐成为天上派到人间无所不管的“钦差大臣”。灶王信仰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与当代人民的科学知识和审美追求以及精神慰籍方式不符了,但是那种要进行道德自我约朿、与人为善的精神要求是不过时的。

  总之,春节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归结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天人合一。人要与自然和谐。第二,辨证思维。福中有祸,祸中有福,在总结前一年展望下一年时,驱邪避灾,总是向好的方向转化。如:除夕晚上不慎打碎了锅碗,说一句“岁岁(碎碎)平安”就从心灵上化解了不祥征兆。第三,求实向善。不管上一年双方结下了多么大的恩怨,有什么纠结之处,只要春节对方来拜年,来祝平安,都认为对方是善意的,以往的不到之处均是“好心办了坏事”,可以原谅。第四,多元一体,合而不同。春节年禧期均要说吉利话,办吉利事。“吉祥”是最大的合,“如意”是在大家均追求吉祥的情况下,每个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干自己爱干的事。所谓“吉祥”,就是幸福和谐的样子,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面貌。

  二、春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春节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各族祖先共同创造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春节不仅是汉族的第一大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按照高占祥主編的《中国民族节日大全》一书记载的材料统计,春节是包括汉族在内的三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其中32个少数民族普遍过春节。我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春节风俗习惯也各有特色,绚丽多彩。

  (一)春节民俗文化事象内容丰富。春节不但历史悠久,节期也非常长,这在世界传统民族节日中是少见的。我们讲春节是祖先留给的一笔丰厚遗产,其中一是讲民俗文化事象丰富,二是讲它的年禧期很长。因为春节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节日,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年禧不是一天,而是由腊八、祭灶、守岁、元旦、破五、人日、元宵等组成,照顾到了男女老幼各方面人的要求,长达一个多月。这些民俗事象反映了春节悠久的历史,更反映了伟大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于和谐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春节的民俗设置合理,符合人民生活需求。如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有御寒去病之功效,还可以预防感冒。“二十四,扫房日”是因为“窗子没有擦,灶王不进家”,实质是催促大家干干净净过新年。“二十八,理头发”是让大家搞好个人卫生,以好的精神面貌去给亲友拜年。“洗洗头,刮刮脸,有点晦气也不显”,表示对亲友尊重,也有“除陈(尘)布新”之意。北京还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这是因为正月天寒,怕剃头孩子感冒。过去二月初私塾开学,“二月二,龙抬头”,开学时所有学生都剃头,显得朝气勃勃。

  (二)春节民俗文化寓意深厚。仍以北方地区除夕晚上吃饺子这个习俗来举例。饺子在制作时可以全家动手,有擀皮的,有包馅的,起到“大家事、大家办”的作用。饺子是不争(蒸)不吵(炒)一煮就好,不管多少人来家,均可大家一起吃饭,非常方便。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每年全村一千多人在一起,举行“饺子宴”,促进了全村团结。饺子是用面皮包馅,不管用什么馅,均叫饺子,便穷人富人能以和谐心理过年。“有钱没钱,吃饺子过年”。加之,春节除夕饺子又讲究吃素馅饺子,名义上是取一年没有烦事,求一个“素净”;实质上是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吃得起,避免失落心理。中国古代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除夕夜大家同时吃饺子,体现了节日时刻,大家平等,使人们对未来充满期盼。春节的祭祀,最早来源于远古的“腊祭”,与祭天祭地祭日祭月是皇帝“专利”不同,是人人均有的权利,已有4000多年历史。《左传·僖公五年》有“虞不腊矣”的记载,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古代先人们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一种祭典,既是祈福未来又是庆祝当年丰收。因此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形象。古文中关于“年”字的写法有几十种,可见腊祭为“年”的记时方法得到十分广泛的认同。以农业为主的中原地区人民始终每年在腊月举行“腊祭”,为形成“腊八”这个节日奠定了基础,也是年禧活动的开始。

  (三)春节民俗文化符合人民生活规律。北京地区有一首这样的童谣:“小小子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刷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白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春节在历史上是中国人的大年,腊八节是新年的前奏,以后每天怎样准备过年,均说得清清楚楚。过了大年初一,初一到十五,每天均有相应的节日内容。汉人东方朔的《占书》上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六畜日排完了,初七是人日,是展现“人”的风采的日子,男女青年们可以自由游玩了。正月十五闹花灯,全民欢庆达到高潮,然后就该准备春耕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年禧才告一段落。余下还有的地区有“燕九(正月十九)”、“小填仓(正月二十三)”、“大填仓(正月二十五)”等习俗。总之,只要不出正月,见面都可以说是“拜年”,或者是拜个晚年。春节系列民俗活动时间之长,特点之明显在世界各民族节日中是少见的,其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是极其珍贵的。每过一次春节,对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一次民族文化审美的享受,都是一次民族传统文化的传习,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

[1][2].css_page_content_list{line-height:30px;color:#333;width:100%;text-align:center}.css_page_content_list a,.css_page_content_list a:link,.css_page_content_list a:visited{color:#a4005b;font-weight:normal}.css_page_content_list a:hover,.css_page_content_list a:active{font-weight:normal}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春节文化是凝聚人心的伟大力量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