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回归与创意——试论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11-01) 337次浏览 0个评论

回归与创意——试论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武汉市文史研究馆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我国政府已正式将其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关于春节,也有太多的话题值得人们关注和探寻:在社会生活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却普遍感觉年味越过越淡;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热衷于过“洋节”,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却日渐冷漠,甚至还有人为此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保卫春节运动”…… 春节,这个沿袭千年、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及它所承载的传统习俗及文化精神,今天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境遇和挑战?这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课题摆在当今人们面前。

  刚刚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号角。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

  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来探讨春节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就更具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为了更好地探讨和研究这个课题,我们不妨先从春节文化的起源谈起。

  一、春节的文化起源与传统习俗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以上我们分析了春节的文化起源和传统习俗。归根结蒂,春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先民们在春耕、夏作、秋收、冬藏的劳动之后,在新的一年春天到来之前,庆祝丰收、祭祀先祖、祈福未来、除旧布新。这一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喜庆节日,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所形成的一整套民俗文化和民众活动,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已经成为展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表达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成为炎黄子孙永远不能忘怀的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因为这一时刻,民族认同得以集中体现。春节像一条割不断的精神纽带,把炎黄子孙的历史与现实、思念与期盼紧紧连在一起,人们油然而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无论游子走得多远,春节都要回乡团聚;再穷的人家过年也要吃顿饺子,一家人除夕守岁其乐融融;海外华侨无论离祖国多远,也无论移民几代,对传统节日春节依然一往情深。因为这一时刻,民族文化得以集中展示。人们通过放鞭炮、写春联、贴年画、挂福字、吃年饭、串门子、逛庙会、唱大戏等一系列活动,除尘沐浴、辞旧迎新、敬天祭祖、尊老爱幼、团圆祝福,都是“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为贵”等民族伦理和精神的反映。因为这一时刻,民族情感得以集中迸发。“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期间,到处洋溢着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结的重要基础。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春节,其命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于中国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逐渐不相适应不协调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日渐淡薄,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和功能也日渐淡化,甚至失传,被扭曲被异化。

[1][2][3][4].css_page_content_list{line-height:30px;color:#333;width:100%;text-align:center}.css_page_content_list a,.css_page_content_list a:link,.css_page_content_list a:visited{color:#a4005b;font-weight:normal}.css_page_content_list a:hover,.css_page_content_list a:active{font-weight:normal}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回归与创意——试论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