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东夷民族根基在——中华文化齐鲁缘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2年前 (2011-12-22) 235次浏览 0个评论

  众所周知,山东自古称齐鲁,有“齐鲁之邦”之谓,齐和鲁是周王朝在山东地区的两个最大的封国,齐国在营丘(今临淄)。鲁国在曲阜,其封疆北至泰山,东过龟、蒙(山名,在今平邑县、蒙阴县),南沿泗水包有凫、峄山。历史上曾用鲁字置鲁县、鲁郡等政区名。由于鲁国在山东中部地带,故以鲁作山东的简称。笔者对骨刻文破译研究发现,5000年前山东就与“齐”和“鲁”密切相关。

  (一)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正如著名齐鲁文化研究专家王修智在《齐鲁文化与山东人》中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核心、精华是齐鲁文化。”因此,齐鲁文化被众多学者称为中华文化的缩影,而东夷文化是齐鲁文化的源泉。

  从地理概念上讲,齐鲁文化基本上就是东夷文化。但是,由于齐地与鲁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不同,再加上两地所受文化影响不同,两国执政者的策略不同,因此,两国文化产生许多不同之处,并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巨子。又因为两地毕竟同为东夷后裔,交往频繁,两地的主流文化又有相互磨合,相互融合的经历。从骨刻文研究可以看出,在4000多年前都属东夷文化。

  齐国和鲁国都以发达的经济或文化成就在古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古齐国地区仍以经济发达见长,而古鲁国地区仍以历史文化成就为最。

  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人所共知的。而海岱地区是中华人类发祥地之一,它有四五十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也是中华文明发祥最早的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就发现了中国的象形图像文——陶器图像,距今约4800~6000年;它有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作为同一文化系列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北辛文化的上源,后李文化已上推到距今8300年前,这是迄今中国大地上发掘的新石器文化最早的年代。

  “齐”和“鲁”二字的由来历史久远,笔者通过研究骨刻文时发现,早在5000年前就有了“齐”和“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5000年来“齐”字从字形到释义都发生了多次变化;而“鲁”字的字形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释义不够准确、不够全面而已。

  (二) “齐”字的由来

  齐文化就是在东夷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起源于太昊、伏羲之世,继承发展于神农、少昊之世,充实增华于太公、桓公之世,繁荣鼎盛于田齐之世,定型于齐国稷下。齐国建国之时,依据齐国开国君主姜尚“因其俗,简其礼”的建国方针,兼收并举,造就了其开放型的特点。齐文化兼容并蓄,而以儒、道、阴阳家学说为主。齐文化以博采众长为本,以务实求功为用,是先秦文化的核心与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与支柱。

  《说文解字》释:“夷人,东方之人。”《公羊传》说:“东夷是什么?是齐地。”由以上古文献可知,东夷就是东方的意思,而齐地地处中原地区的东边,所以称“齐”为“东夷”。

  齐文化虽然与鲁文化一样均是以农耕为基础,直接继承了东夷文化,但它之所以成为齐文化,却有其形成的独特原因。首先从齐文化的地理环境看,齐文化赖以生存的地域主要在今天的山东半岛,向外辐射至河北省的东南部、河南省的东部、江苏省的北部、安徽省北部淮河以北的部分地区,相当于古青州。《尚书?禹贡》说:“海岱惟青州……浮于汶,达于济。”就地理形势而论,齐文化圈地处黄河下游,华北平原的东部,南枕泰山,东北、正东和东南三面环海。这种依山、抱原、滨海、襟河,丘陵、湖泊镶嵌其间的地理环境,是与中原文化和鲁文化根植的内陆河原地带不同。由此看来,齐文化可谓半岛型文化。

  “齐”字出于昌骨45、寿骨41号等多处,均为残损骨片。这些骨刻上的图形,都是类似一组组散落在类似地面上,类似器物上的麦粒或稻米图形,每组四五粒不等。这一组组粮食粒状图形,显然不象耕耘播下的种子,也不象人们食用的意境。证明齐地不仅5000年前就是鱼米之乡,一派和谐盛世局面,而这“齐”字很可能与东夷民族祭祀(斋祭)习俗有着某些联系,但也不排除与箭头有关系。

  “齐”字在骨刻文中是类似麦穗或稻粒的形态。《说文解字》释:“齐,禾麦吐穗。其上平整。”甲骨文字形也保持了骨刻文的特征,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但已经有了类似箭头形状的影子。

  周秦以后“齐”字发生了变化,金文中成为三支箭头形态,又象三根窜成高杆的麦穗,虽然上端仍然基本保持了麦粒的形状,小篆字形也较接近。但是,如果按照麦(稻)生长的规律分析,如此高的麦(稻)穗不会这样挺拔不弯。而从骨刻文、甲骨文和金文麦穗描绘可以看出,凡是“穗”形都是向一侧弯曲,这就使人们有了箭的意识和印象,很可能是周秦时期齐地一带首先发明并广泛使用了金属箭头有关。

  实际上“齐”字早在5000~8000年就已经与箭头有着密切的关系,东夷人早已发明了石箭头和骨箭头。石箭头时期的箭,箭头是绑缚或镶嵌到箭杆上的,撞击力大,穿透力小,射程不远。发明骨箭头后,箭支可以做得小巧些。骨箭头的箭比石箭头的箭射程远,穿透力强。在中国商朝,还有专门生产骨箭头的手工业者,称骨工。商朝前已经出现了青铜箭头,周朝出现了铁箭头。不同材质的箭支有长期并存的现象,落后的东西是被渐渐淘汰的。金属箭头的发明,使弓箭面貌焕然一新。金属箭头的箭支比骨箭头的箭支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在当时猎场或战场上,是最具杀伤性的远程武器在箭头不断寻找新材料的同时,弓也在不断地革新发展。到了汉朝,弓箭家族又增添了新成员——弩。弩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弩箭又粗又长,最远射程可达三百米。三国时,诸葛亮发明了连发弓弩,一次能射十支八寸长的铁制弩箭,杀伤力极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在弓箭制造技术上具世界先进水平。

  后来齐成为经济强国,又是军事强国,而这“齐”字的形态又变成了战车形状,所以“齐”字顶部好似车伞,底部好处车轮,中为人和兵器形态。

  (三) “鲁”字的由来

  鲁文化也是在东夷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样是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文化突出特点是儒学的产生。有学者认为,鲁文化可分为前鲁文化、早期鲁国文化和儒学三个阶段。前鲁文化与齐文化的形成有相似之处,是东夷族的风俗习惯;早期鲁国文化是封国后的文化,是伯禽革礼变俗形成的,是周文化的移植。周文化的特点是神学文化、宗法文化和礼乐文化,以及周公旦变革后文化所迸发出来的重人事的理性精神。儒学是在鲁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周文化的提升,是哲学人文文化。儒学把鲁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鲁文化的精髓。

  也有的学者认为,鲁文化是鲁国建立之后以周文化为主体又吸收鲁地原有文化而建立的新文化,因此,没有鲁国也就无所谓鲁文化。周公集夏、商文化之大成,创立了周文化,孔子又集夏、商、周文化之大成,加工提炼建起了庞大的儒学新体系,成就了儒学。儒学后来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又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儒学派别,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成为占居统治地位的文化体系,影响深广。

  鲁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也是整个周代最著名的礼乐之邦。春秋时期,就有“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鲁文化基础深厚,极富特色,大致说来,有三个来源:一是周文化,这是鲁文化的主体、主流;二是殷文化,鲁国有不少殷遗民,也有不少奄遗民,奄是殷商的附庸,殷遗民和奄遗民共同尊奉殷文化;三是东夷文化,东夷人是鲁地的土著居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可以说,鲁文化是融合了周文化、殷文化和东夷文化而成。融合即是创造。与上述三个来源相比,鲁国人700余年的文化创造才是最重要的。

  从甲骨文可以看出,鲁字的上部为鱼下部为口,金文鲁字的形体似甲骨文只不过口中多了一横划,意为口中之舌,表示可尝到甜味,本应写成“甘”字,但在篆楷书中演变为“日”字了。古代鲁国多山水,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鱼,鲁人自然可捕鱼为食,因鱼为佳肴美食,说明“鲁”本义是嘉美的意思。

  《汉字例话》解释“鲁”字的甲骨文下部是锅之类的器物,将鱼烹煮熟食,味道佳美,《新编说文解字》也说鲁字形象鱼在器皿之中,本义是鱼味美、嘉,也符合“鲁”字的本义,由于鲁国之地具备了“鲁”字本来的含义,所以以“鲁”名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现代科学意义上讲,鱼为健脑益智之物,常食可令人聪明灵慧,因此鲁地出了孔子、孟子等众多的圣人。

  甲骨文里就有关于鲁的记载,说明夏商时代就有了鲁国之地,之后周代正式称国,有人解释:鲁多山水,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鱼,鲁人自然可捕鱼为食,因鱼为佳肴美食,说明“鲁”字为嘉美的意思。但解释“鲁&rdqu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东夷民族根基在——中华文化齐鲁缘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