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破译骨刻文字第一人——记东夷文化研究学者丁再献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2年前 (2012-02-14) 174次浏览 0个评论

  山东大学刘凤君教授发现了骨刻文,比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这在五年前就早有耳闻,听说除了刘教授认为有几个图文象汉字中的尧、龙、凤、鹿、犬等字?但一直没听说有人能够真正成系统破译。最近听业内朋友们议论:“骨刻文字已经被东夷文化研究学者丁再献破译了。”为此,本报记者对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丁再献进行了专访。

  从容畅谈骨刻文字

  在公务活动中与丁再献先生经常见面,但难得有时间长谈,而只要有机会坐下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与丁先生对话是一种享受,每次他都会有新的内容,并具有独到的见解。特别谈到对骨刻文的研究和破译,他就更加兴奋,滔滔不绝。丁再献认为:山东是东夷民族的发源地,是东夷文化的中心,东夷人创造了骨刻文,骨刻文是中国汉文字的主要源头,也是我省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

  自2005年骨刻文被刘凤君教授发现以来,引来学者们的关注,也产生了争议和质疑,最根本的问题是破译工作,如经破译、解读,争议与质疑将不言而喻。而在山东省集中出土的数百件骨头上的近千个符号,最大的难题就是对其进行解读和辨认。丁再献戏言:自己虽然不是大学教授,更不是考古专家,但却是东夷文化研究的忠实“粉丝”。加上对古文字、书法和篆刻艺术有些了解,以及对刘教授的敬慕,有幸也有兴加入到这场“猜谜”游戏中来。

  在其他人眼中,骨刻文是一堆乱麻,而在丁再献眼中都是文字。凭借多年对书法艺术、书法理论和篆刻研究知识,他对解读骨刻文具有独特的方式。丁老不仅具有渊博的学识,并具有很强的悟性,而且还有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仅用了半年,就从手中130多件骨头上的文图中破译了180多个字,这令业内专家们惊叹不已。正当人们惊叹之时,而丁再献确不以为然,笑称:破译骨刻文是他的副产品,应当感谢刘凤君教授,是他的重大发现而给我创造了破译骨刻文的机会。

  据丁再献回忆,在他的《东夷文化与山东》一书准备出版之前,听说刘教授发现了骨刻文,欲将这一发现写进书中。2010年9月5日登刘门造访,正遇教授清点整理一大堆骨头,这令其大开眼界。说实话,他是带着骨刻文是“蛀虫啃咬、草根腐蚀”的疑问而来,但今天面对这些刻满图文的骨头,“虫咬”印象立即无影无踪。

  骨刻文里重大发现

  一件刻有斑斑点点的骨头,在丁再献眼中是一篇大文章,在研究寿光骨刻1号时他发现:可能当时创作者将这块骨臼视为了东夷地区的版图,遂描述了东夷地区的形势,因此他命其为“东夷盛世”图。分别位于中、中南、东、西、北方位的“雄鸡唱晓”图、“山水相依”图、“江山永固”图、“鹤谐仙乡”图、“枕戈以待”图、“战神蚩尤”图,可能表示太昊、炎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等人文始祖曾长期统帅东夷地区。东海之滨,可能历来就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最西侧和北部,可能表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安宁。可以想象,

  当时东夷地区经济发达,到处呈现出一派和谐盛世的局面。而这“鸡”、“山”、“永”、“鹤”、“戍”、“蚩”字(图)均被甲骨文和金文规范成字。

  在一件编号为寿光2号的骨臼上面,刻满了图像,靠近中间明显处,有两个面对面的人物,这就是被刘凤君教授命名的“尧舜相会”图。这一图像引起了丁再献的极大兴趣。经过深入研读,他发现就在这同一骨臼上还有四组图像,遂为其命为“炎黄结盟”图、“颛顼师昊”图、“颛顼诲喾”图和“仓颉待沮”图,原来这是一组山东籍东

  夷先民始祖群英图。创作者以大写意绘画手法,每幅了了数笔,仅用几组图就将40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和重要事件基本表达清楚。国字脸形的称谓已有数千年,当丁再献解密是与黄帝的脸庞有关时,记者对比“炎黄结盟”图后无不称绝。可见东夷先人创作的这些作品多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概括力。

  丁再献对这些骨刻图文的解读是否恰当,尚有待进一步考证确认,但这些图文作为史前文化的见证,却是十分难得的珍贵文物。透过这些图文,我们不仅看到汉字的演变与图文之间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史前的文化是何等灿烂多彩。当第一次看到爱因斯坦的脸被画成小提琴的漫画时,你会惊叹画家艺术构思是多么的精妙绝伦,你会由衷赞美现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何等丰富!但是当你看到4000多年前东夷先民们把一个个始祖形象成为汉字原型,并当做记录语言的符号流传至今的作品时又有何种感想?

  在研究寿光骨刻11号时,丁再献发现画面最下方好似一位中年男子,头戴大斗笠,身着半长袍,双足叉开,极像黄帝陵碑上的“黄帝”画像。他的右手好象正抬起向下撒着种子,有几粒正落向地面,神态极为形象。谁会想到,黄帝撒种子的这一形象,会成为“种”字的原型呢?只不过金文中将禾放在了左边,而这幅原图手中撒种子的“禾”是在右侧。就在此图的上方又相继发现了“耒”、“牧”、“耕”三字图文,为此命其为“黄帝耕耘”图。

  解读骨文令人惊叹

  “书画同源”,意为中国绘画和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也表示中国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成。丁再献研究发现,中国汉字不仅依动物、飞禽及其他物体为原型创造,就连东夷始祖炎帝、黄帝、蚩尤、仑颉、少昊、颛顼、唐尧、虞舜、彭翦及大禹等人的形象都被后人创造成为象形文字。

  “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这是古人对书画艺术章法布局的表现方式,其实这是4000多年前东夷人的创造,在骨刻文中体现突出。丁再献发现,很多整件骨刻作品中仅用一个或几个符号,了了数笔即将事件记录下来,这在寿骨1号“东夷盛世”、11号“黄帝耕耘”等图更具“疏可跑马”特点;而在昌骨3号“占卜记事”、6号“狩猎”、36号“群鸟”等图均具“密不透风”艺术特点。

  《说文解字》对汉字解释应当是最权威了,但丁再献通过骨刻文研究发现并非全部准确。如炎、黄、蚩、颉、昊、颛、彭、尧、舜、禹等字,除“颉”字解释较准,“炎”字解释对了一半,其他均解释欠准确,甚至有的风马牛不相及。

  古人解释“中”字象旗,中为旗面,上下为飘带,旗杆正中竖立,这种解释多少年来无人怀疑。试想,旗子飘扬时只有飘带摆动而旗面能不摆动吗?丁再献研究发现与寿光一件儿童抽打陀螺的骨刻图有密切关系,图中一个儿童正在用力甩鞭抽打着类似陀螺的物体,陀螺转动时的位置就是中心,东夷人可能将重心作为中心,这可能就是最初“中”字的启蒙。所以甲骨文和金文“中”字的形状与骨刻文图几乎一样,原来“中”字出于陀螺原型,陀螺上下的曲线正是陀螺转动时的动感线,而不是什么旗帜飘带。如果许慎看到这幅“儿童与陀螺”骨刻文图的话,起码会认为原来喻旗的解释欠准确。

  天为上地为下,这是古人对“上、下”字的解释,《说文解字》解释:“下,底也。”这些解释大方向没错,而谁会想到上和下与云有关?丁再献在昌乐一件骨刻中找到了答案。骨片右下方是一横长、一横短的图形,而上边是一“云”字图文,看来这“下”字很可能与云还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然篆书“下”字横下面的竖为什么是弯曲形呢?这幅云文图可以说明,东夷人认为云层底为下、顶为上,非常形象。

  “目”字图为何有眼无珠、日月为何同时出现、祖宗的称谓从何而来……?很多迷团几千年来一直无人解读,而丁再献从骨刻文中一一找到了答案。

  成果首先百姓认定

  骨刻文破译成果鉴定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丁再献对此颇为冷静,他认为:一项研究的成功,不在几次专家鉴定会,应首先让老百姓一看就懂。文字人们普遍常用,如果连一般读者都看不懂,即便与会专家们都签字给予肯定,那也没有太大意义。记者看到,丁再献的《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举要》即将完稿。《举要》表述通俗易懂,自右向左依次为:骨刻原图、骨刻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如文中插图),题为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这种表述方式,只要认识汉字,一看便可明了,中国汉字如此演变而来!如果详细阅读每字注释,即可了解其来龙去脉,这就是丁再献解读骨刻文的态度。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破译骨刻文字第一人——记东夷文化研究学者丁再献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