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昌乐骨刻文《春游图》和"游"字解读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2年前 (2012-08-29) 171次浏览 0个评论

  从事旅游工作30余年的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丁再献,对东夷文化和骨刻文研究情有独钟,从2010年底到目前为止,他在刘凤君教授骨刻文发现与研究的基础上破译出了200多个字,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起轰动,因而被誉为中国骨刻文字破译第一人。今年3月,丁再献90多万字的文化巨着《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正值2012年“好客山东休闲汇”启动之际,丁再献又从昌乐骨刻文中破译出了“游”字,从此找到了中国旅游文字记载的源头。

  我国最早的旅游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女娲、共工时期,东汉人应劭着《风俗通义》记载:“共工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之前有文字大量记载的古代旅游,当首推公元前10世纪的周穆王。其实,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关于旅游活动的文字记载,笔者通过东夷骨刻文研究,从昌乐骨刻文中找到了答案。

《春游图》昌乐骨刻19号原图(长7.5厘米,宽2.5厘米)

  《春游图》的发现

  该图位于山东大学刘凤君编着的《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第61页19号骨刻,是一件兽骨残片。笔者认为这应是一幅颇为生动的游乐图,骨片的最下方是一个头戴草帽,弓着腰,倒背着双手的老翁,正在大步赶路或是悠然地遛弯。这个老翁的形象恰好与甲骨文(徐中舒主编第1009页第1字)的“老”字相似。在寿光骨刻中也有这位老翁的形象。老翁的上方像是一位大腹便便身怀六甲的妇人,正欲行又止,后面好像是他的爱子,手中高甩着一根柳枝,或是一件玩具,正朝老翁背后的方向走去。中上方偏右侧有两个少年儿童,似乎都在欢唱、蹦跳着,正朝对面方向雀跃而去。最上端是一组家庭出行图,好像是一位跨着步子,左手携着一位少儿的青年女子,后面是一位躬身大步向前倾听模样的青年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三口正在出行游玩。这一家前行的方向与两个少年和下边这位老翁前行的方向相同,好像是那边有什么表演或是一处景观,或是什么热闹在强烈吸引着他们。

  综观这幅骨刻图,老、中、青、男、女及少幼儿童形象皆全,而作者对人物的大小比例、远近视角、运动形态等均把握得颇为准确。约在距今55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中期,父系社会已经基本确立,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画面中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还是几个小家庭的成员?不管是何种情况,从这些人物的组成看,应该是东夷平民旅游娱乐活动最早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旅游文化的体现。

《春游图》(局部)

  “游”字的解读

  笔者研究发现这不仅是一幅单纯的旅游图,最上方一组很可能是“游”字的原型。这幅图画中,左边似一女性,正在手舞足蹈,中下方为一跟随的孩子,右上方为一个跳跃的成人。二人一子,可能是一家三口,显然,画面的主题突出了“游”,而该件骨刻整体也正是突出了“游”,因此推定这应是一个“游”字。

  甲骨文一期、二期的“游”字与此画面构成基本相同:上面是两个交叉的人,下面是一个子字。但甲骨文三至五期发生了微妙变化,成为一个人或一面旗帜与子字组成了。由此可以推断,19号图当是早期的“游”字,是象形、指事造字法的综合运用,本义应为游玩。甲骨文三期由两个交叉的人变成旗帜之后,就成为会意字了。甲骨文字典解字:象子执旗之形,方就是旗帜。金文的“游”字右上方仍有一个人字,左上方为旗帜,也就是方字,写成“斿”字,其实是兼采了骨刻文和甲骨文的结构。研究发现,骨刻文中“游”字与“旅”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均由人组成,“旅”字由四人组成(“旅”字详见《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第十九章第785页),而左边一人形都好像“方”字。“游”字由三人组成,小篆开始又增加了水字旁,“游”字的义项随之进一步增加。

  不管“游”字的构成如何变化,有一个基本构件是始终不变的,这就是“子”字。难怪古人把浪迹天涯的人称为游子。从这组“游”字图还可以看出,那时的“游”很可能是以家庭为主体,当时可能不一定专指旅游,可能是指出行、游玩或游牧一类的意思。

  “游”字的演变过程

从左自由依次为:隶书、篆书、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图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昌乐骨刻文《春游图》和"游"字解读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