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夏津文庙:见证数百年传奇岁月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2年前 (2012-12-05) 190次浏览 0个评论

  在夏津县公贤街67号的县委党校院内,矗立着一座大殿的遗迹。

  在风风雨雨的侵蚀下,在岁月的霜雪中,大殿虽已被侵蚀得满是裂痕,但这仍是一个写满传奇的地方,这就是经历了数百年岁月洗礼的夏津文庙大成殿。

  穿越风风雨雨从几百年前走来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孔庙建筑 300多处,大部分是清代建筑遗存。德州市现存两三处文庙遗迹,夏津文庙就是其中之一。

  夏津文庙建于何时?明嘉靖本《夏津县志》中说,县学“在县治东,旧在今学前,金大定间建”。“大定”是素有“小尧舜”之称的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公元1161年-公元1189年),他是金朝第五位皇帝。至今,文庙大成殿的殿内柱子和柱础仍是金时旧物,它们已经经历了800年左右的雨雪风霜!

  据各类相关文献记载,夏津文庙建成以后,几经重修。重新整修的幅度已经无从考证,但从现在仅存的大成殿带有明显的明代建筑特点可以看出,明代以后的修缮幅度不大。而明代改建的部分,距离现在也已经有了至少400年的历史。

  根据明嘉靖以后的各种夏津县志可以了解到,在历朝历代的修缮、扩建下,文庙中有过“先师庙”、“明伦堂”、“教谕宅”、“训导宅”、“讲堂”等很多房屋,供奉有孔子、颜回、朱熹、范仲淹等大儒,还有过“敬一箴”等庄严文字碑刻和众多参天古柏。古代交通不发达,骑马者居多。文庙曾有下马碑,上书“官员人等在此下马”。人们在进庙之前在下马碑前下马步行,以示对孔子的尊敬。

  在经历了数百年岁月洗礼之后,夏津文庙如今已仅存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的大成殿。据说大成殿殿顶正脊两侧有螭吻装饰,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据说大成殿内还有彩绘,但如今都已经褪成了原木色,殿下细观,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民间古建筑爱好者唐大华在其博客中说:“元以前的早期木结构建筑,山东省只有三四座”,“这么大建筑面积的明代建筑全省也没几座”,足见其珍贵。

  记录悲欢离合,述说人生传奇

  明代以后,文庙建筑群中逐渐增添了先贤祠等建筑,供奉地方先贤和曾在地方任职的名士。据相关史料记载,在夏津文庙中享受供奉的名士有汉初的栾布、汉末的赵苞等。在他们身上,发生过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令后人感慨不已。

  西汉王朝建立以前,栾布曾与彭越为布衣之交。后来,他成了燕王臧荼的部将。臧荼谋反兵败后,栾布成为阶下囚,梁王彭越将其赎回,并任命他为梁大夫。彭越以谋反罪被杀后,汉高祖刘邦把他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上示众,并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或探视的,立即逮捕。栾布在此经过,竟不顾禁令,“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刘邦大怒,要将栾布烹杀,栾布面无惧色,斥责刘邦过河拆桥、猜忌功臣,刘邦将其释放。汉景帝时,爆发了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栾布因平叛有功,被封为鄃侯,这里的“鄃”,就是夏津县的古称。

  栾布与彭越的交往被传为佳话,他本人也被后世尊为大义之士。同样以大义被封为鄃侯的赵苞,人生却远远没有栾布完美,而是非常惨烈。赵苞是汉末时人,盗贼将他的母亲和妻子劫为人质,攻击郡城。时任辽西太守的他为了大义,击退了盗贼,但也失去了家人,最终“呕血而死”,令人唏嘘不已。

  时光荏苒400多年,来到了唐朝初年。在唐太宗贞观元年,鄃地又有一件事情被作为美谈记录在史书之中,可惜这时的“鄃令”裴仁轨,并不是美谈的主角:贞观元年十二月,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唐太宗听说后大怒,要将他斩首,这时殿中侍御史李乾祐站出来,劝太宗皇帝要依法办事,不要将犯了轻罪的裴仁轨处以极刑,否则法律将变成一纸空文。唐太宗听从了李乾祐的劝告,没有杀裴仁轨。裴仁轨在“鄃令”任上,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却因为这件事,被史书记录了下来。

  点燃红色火种,见证夏津解放

  作为古代孔孟之道的圣殿、思想传播的地方,文庙在夏津现代史中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夏津县早期活动的重要根据地,并最终见证了夏津县的解放和发展。

  据史料记载,1938年5月,北京大学学生、共产党员张承先来夏津开展抗日活动,并开办了军政干校,培养发展共产党员。陈剑等一批知识分子和农民先进分子成为抗战早期的共产党员。当年9月,在鲁西北特委书记张承先主持下,中共夏津县工作委员会在文庙成立,书记陈剑,隶属冀鲁豫边区省委鲁西北特委。

  以这座有着几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庙为中心,夏津县早期的党组织一边发展党员,播撒革命的火种,一边宣传发动全县民众抗日。随着党的力量壮大,1938年12月,夏津县工委改建为县委。不久,日本侵略军侵占夏津县城,县委迁离文庙,转入城西农村。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当年中秋节晚上,解放夏津之战打响,次日早上七点,战斗结束。一夜之间,夏津解放。夏津解放前的伪县政府,就坐落在文庙西侧,是伪军的指挥中心,它见证了伪军最后的挣扎与最终的败亡,见证了夏津的解放。

  霜雨经年身影浅残椽斜挂月模糊

  岁月分分秒秒地流逝,夏津文庙的身影也慢慢地印刻在每个见过它的人的记忆中。

  夏津籍作家刘承智曾回忆说,夏津文庙东南角,曾有一井,名曰“郑公泉”。他童年时,此井尚在。夏津城内水井皆水质苦涩,人们多到数里之外汲水饮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深机井的出现,才使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但此井却水味甘甜。

  据说,明嘉靖年间,知县郑守道在学宫以东建“靶场”,于场前凿此井,后被掩埋。清顺治年间,知县张吾瑾于“靶场”改建文昌阁。乾隆年间文昌阁摇摇欲坠,知县方学成准备重建,勘测时忽有一泉涌出,“其色微白,其味甚甘”。方即命人掘其下,不数尺即发现该井,“砖石甃砌,宛然如故”。

  随着时光的流逝,夏津文庙的廊房已渐渐消失,古柏、碑刻、上马石等也都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座大成殿,脚踩着大地,头顶着衰草,默默地在风霜中矗立着。一位名为“抱书轩主人”的网友在贴吧中留下一首题为《题夏津文庙大成殿》的古体诗,表达自己对文庙的情愫:“狂风扫落千秋叶,断壁叠成半部书。霜雨经年身影浅,残椽斜挂月模糊。”

  2011年5月,夏津文庙被列入德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从此成为德州市59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跨越了数百年风雨,见证着无数传奇的它,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地矗立着,等待着后人在它面前停下脚步,体味历史,思索现实。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夏津文庙:见证数百年传奇岁月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