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全球最长高铁"刷新中国形象 建设伴随"快速与争议"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1年前 (2012-12-27) 183次浏览 0个评论

  贯穿中国南北的京广高铁昨天正式全线开通,2298公里随即成为全球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最长纪录。美国媒体说,这距离远过纽约到迈阿密,大致相当于从伦敦穿过欧陆抵达塞尔维亚的首都;在美国坐火车走这段路需要30小时,而京广高铁只用大约480分钟。短短几年从零至万的高铁运营公里数见证着中国崛起的速度,它是这个国家宏大雄心的见证,也因高速发展中出现的高官贪腐与重大事故,成为中国最具争议的基建项目。“但中国人对快速出行的需求是刚性的”,中国铁路专家王梦恕26日对《环球时报》说。昨天,京广高铁开通被外媒赋予进一步的意义,有人说这是中国铁道部一次自我救赎,有人说中国要接着走基建投资拉动经济的老路。英国《经济学家》曾说,有一个话题自晚清起总在中国被拔升到政治的高度,那就是铁路。

  媒体热议中国高铁新纪录

  “世界最长高铁线路在中国正式开通”,昨天这样的标题带着2298公里这个数字,在舆论场广为流传。韩国《朝鲜日报》说,全球高铁上一个运营里程纪录也是中国高铁(京沪高铁)创造的,随着京广高铁正式通车,此纪录从1318公里增至2298公里。

  “(2298公里)几乎相当于从纽约到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或者从伦敦穿过欧洲大陆到里加(拉脱维亚首都)或贝尔格莱德。”《纽约时报》26日向读者如此解释京广高铁的长度,文章说,中国的子弹头列车以300公里时速连通首都北京与南部大城市广州,全线用时从21小时压缩到8小时。在美国如坐火车从纽约到迈阿密,距离没有京广高铁远,但用时接近30小时。”

  台湾“中央社”用打通“大动脉”形容京广高铁通车的意义。文章说,通车后的京广高铁串联大陆环渤海、中原、珠三角经济区及武汉都市区,涵盖6省市、28个城市,影响人口近4亿。

  “当北京还是天寒地冻的时候,乘坐京广高铁列车穿过2298公里抵达广州,发现这里的温度在零上10度,这就是跨越温带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连通中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几天前外国记者获邀试乘京广高铁时,韩国《朝鲜日报》记者曾发回这样的报道。文章说,在河北石家庄,京广高铁通过3个长5公里的隧道穿过闹市区,对外展示了新技术。坐高铁从北京到郑州只需2.5小时,这距离是首尔到釜山的1.6倍。文章还称赞车内设施比以往车型更舒适,虽然速度快但感觉不到颠簸,噪音也小,美中不足的则是时速超过200公里时手机信号不稳,车内也没有无线网络。

  “很多人以为中国人只会生产廉价的蹩脚货,可只要一踏上京广高铁的车厢,自认为法国TGV必定胜过中国高铁的法国人一定会泄气”,法国《回声报》说,中国高铁不仅乘务员服装比法国同行更鲜亮,车厢也更宽敞,而且座椅方向可以转动,保证乘客都可以顺着行驶方向坐,用不着“逆行”。文章还说,当时速达到300公里时,京广高铁的低噪音和高平稳性“令人吃惊”,“它是外界了解中国进步的最好窗口”。德国《南德意志报》26日则说,“中国人又让世界开了眼”。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26日说,京广高铁在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日开通颇有意义,中国似乎是在借助高铁对外展示自己的实力与繁荣。

  那些围绕高铁的光鲜与伤痛

  26日,国际舆论场上与中国高铁关联度很高的一个“热词”是“速度”。瑞士《20分钟报》说,中国首条高铁线路2007年才建成,2010年底就以8358公里的高铁总里程雄踞全球之首,今年总里程已达9349公里。2020年前中国计划建成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总里程将达1.6万公里。中国工程院院士、铁路专家王梦恕对《环球时报》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在短短6年里实现从零到万,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一半,并且超过了世界所有国家在过去半个世纪内新建高铁里程的总和,未来中国高铁还将不断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英国《卫报》几天前也曾刊文称赞中国铁路建设的效率。文章说,19世纪铁路曾助推英美成为世界强国,与维多利亚时期的英美一样,对铁路的投资也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当年英美铁路规划几乎都交给私营公司,导致投资过剩、成本过高、里程过长,而中国铁路建设由国家主导,效率更高。

  但飞速发展的中国铁路在展现光鲜的同时,也带来过伤痛。多家西方媒体26日在报道京广高铁开通时提及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法新社说,这起造成40人死亡的动车相撞事故引发中国公众的集体愤怒和对有关部门忽视安全的批评。此外,中国高铁发展还受到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腐败案的影响。文章用这样的话总结中国高铁“快速与争议并存”的现状——“开通世界最长高铁线路,是快速但时常陷入麻烦的中国超高速铁路发展的重大里程碑”。不过文章同时提到,再有一个多月,被称为“全球最大规模年度人口迁徙”的春运就要来了,京广高铁通车,意味着它将在春运期间“服役”。

  有外媒注意到,中国公众欢迎高铁带来的出行便利,但担忧建设过急引发安全问题。此外,还有人不满高铁票价过高,自己出行“被高铁”。《纽约时报》说,北京到广州的老式客车最便宜的全程卧铺票价为426元人民币,狭小不舒服的全程硬座票价只有251元人民币,与之相比,京广高铁865元的二等座全程票价贵了许多。

  “新高铁开通给中国铁道部提供了完成自我救赎的新契机,”路透社说,在京广高铁正式开通前,官员和学者反复强调新线路的安全性。“7·23”温州动车事故后,中国政府对铁路项目的注资有所减速,十二五规划涉及铁路领域的投资削减了5000亿元人民币。但文章认为,缺钱并未影响中国铁路发展的雄心,中国高铁的终极目标是上至俄罗斯,下连东南亚。韩联社说,中国刚开通世界首条高寒地带高铁线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铁,计划在2020年前织成贯穿南北西东的高铁网,届时广袤的中国大陆将融入铁路一日生活圈。

  王梦恕说,目前中国高铁的高票价、高负债问题确实存在,对高铁的叫好与质疑声也并存,但中国高铁必须在这种颠簸中前进。他说,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需更高的流动性,建设好高铁,是给子孙留下的遗产。铁路的发展可以带动国家的发展,高铁修到哪里,新面貌就带到哪里。

  北京要搭“经济重启的快车”

  昨天,围绕京广高铁开通的另一个媒体“热词”是“陆空大战”。香港《南华早报》采访的对象认为京广高铁票价太贵,相比之下,往返京广两地还是坐飞机更快、更便宜。有常往返京广的商务人士表示,除非机票不打折,否则不会去考虑乘坐京广高铁。

  但美国彭博社描绘的是另一幅场景。文章说,京广高铁开通令多家航空公司大为紧张,一些航空公司纷纷打折促销。有专家表示,随着高铁进一步发展,中国国内短途飞机航线将被边缘化。

  26日,还有西方媒体认为京广高铁开通代表中国要重走靠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的道路,就像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投资4万亿那样。该文章说,如果每条高铁线路雇用10万工人,就算房地产投机抑制政策导致私营建设领域发展减速,中国的失业率也会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高铁扩建能帮助中国大城市抑制有毒气体排放,减少对进口柴油的需求,因为高铁带动的铁路运力增长可以使中国公路上严重污染空气的货运大卡车被更多铁路货车替代。法国《回声报》则说,北京希望借京广高铁搭上“经济重启的快车”。

  “从清帝国最后的那段日子算起,过去一百多年,铁路在中国总是会成为一个政治爆炸性话题,而现代中国几乎每一届政府都会把铁路看做展现中国经济独立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工具。”英国《经济学家》8月的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铁路在中国为何总是个话题。文章说,中国第一条铁路1876年建成,目的是连接上海的外国殖民地与吴淞的码头,但建成不到一年就被当地官员毁了。20世纪初,英国有2.1万英里铁路,美国超过18.2万英里,中国只有370英里。建铁路引发的民怨则推动了清政府倒台。作为中国新领导人的孙中山更重视建设铁路,如今,中国许多铁路网络建设与他当年的构想十分契合。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全球最长高铁"刷新中国形象 建设伴随"快速与争议"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