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林峰: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模式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1年前 (2013-03-17) 619次浏览 0个评论

  日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院长林峰博士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产业支撑是中国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农业到工业再到第三产业支撑,选择什么产业作为区域内的支柱性产业,是新型城镇化面对的最大难题。中国的城镇化正在探索一条更和谐、更高效的发展之路,在这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新的发展模式。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基础,引入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是目前一些地区正在实践的新型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中的“新”该如何实践?第三产业怎样引导城镇化,有什么优势?我们来看一下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者,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www.lwcabcde)院长林峰博士的深入解读。

  记者:林峰博士您好,您提出过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请问它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林峰博士:这个概念我们2011年就开始提出,2012年形成了有关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专题报告,对新型城镇化到底如何推进做了一个探索。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涉及到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长,实现这个目标要依靠增量经济。如果没有消费经济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那么新型城镇化是不正常的。

  消费经济中什么样的产业能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最大作用,我们认为旅游大有作为。我一直强调“泛旅游产业”的概念,这不是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以“旅游搬运”形成的休闲度假,包括会议会展、养生养老、运动、娱乐、游乐和休闲农业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不完全属于旅游,但是在旅游的大概念下与旅游交叉,呈现出共同的特点:依托旅游,把游客从客源地搬运到或输送到目的地。

  前不久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是把旅游休闲作为国民基本生活要素来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也就是说旅游和我们的吃住行一样,是基本的国民需求。整个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结构等所有社会公共设施配置,都要考虑符合国民旅游的基本需求。

  为什么将国民旅游提高到这个程度?首先是为了提高每个公民的权益,进一步是为了释放内需,将旅游需求转化为市场,进而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产业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可形成旅游小城镇、旅游综合体等发展结构,也会形成大量的酒店聚集,进一步形成旅游带动的养生养老产业聚集,形成养生养老度假社区。

  在这个过程中,由旅游聚集产生的消费形成产业聚集,产业聚集进一步带动城市聚集,最终形成城市化。这种城市化的产业带动因素,以及随之形成的城市特征,都是新型城镇化所要求的。

  记者:那么请您解读一下,旅游是怎样引导新型城镇化的?

  林峰博士:旅游的特点是使旅游目的地成为消费的场所,形成旅游产业链发展的基础。旅游产业带动泛旅游消费聚集,形成产业聚集区,并与城市化发展结构相互融合。

  张家界就是由于旅游的搬运,形成消费聚集,带动产业聚集,形成的城市化发展。九寨沟也是一个典型案例,本来是一个村,由于旅游发展,形成了九寨沟县,后来成了九寨沟市,最后形成了区域结构。

  为什么?因为去九寨沟旅游的人多,就需要更多的酒店食宿、商铺、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开发、小型城镇,晚上需要娱乐休闲夜生活,这些就形成产业发展及内需拉动效应。另外,旅游的发展,还需要建设公园、绿地、休闲聚落等来改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形成第二居所,第三居所。同时这么多人来,需要更多的服务接待、各种产业的服务人员,由此形成大量的人口聚集。原则上说能够吸引百万人口的旅游景区就能够形成一个旅游小镇。由此,有旅游发展的地方,就有形成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旅游带动城市化原则上说它是低污染的,是宜居的,又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开发及其配套,形成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对于农民来说,其物产卖给旅游者的附加价值很高,同时旅游发展也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体上来说,产业聚集,形成城市化的基础,产业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实现共享。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城市化是就地的城市化,能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符合新型城镇化要求。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符合新型城镇化的导向基础,在内需带动的消费发展的阶段,成为了当前新型城镇化中最具有可行性的最具有特色的主力军之一。

  记者:那么,什么样的地区适合发展这种模式呢?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又该如何发展呢?

  林峰博士: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 “因地制宜”。在实践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时,同样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开发和建设。我们在研究报告中,总结了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的七种模式。

  第一是中心旅游城市。比如,成都、杭州等超大型城市。通过旅游环境的提升,如,西湖之前是景区,与城市之间是割裂的。当西湖开放后,它就不仅仅是个景区,而是整个城市的生活环境了。中心城市的旅游化成为新型城镇化非常有利的方法。除了杭州,很多地方都如此。城市旅游化大大提升了城市品牌与城市服务产业发展的空间。

  第二个模式:旅游卫星城。例如房山,打造休闲聚集区,形成周末休闲娱乐的聚集结构。人们在城里工作,在房山休闲。这种在大组团中间构建小组团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大城市的良性扩张。

  第三个模式:旅游小城镇。旅游小城镇的核心是特色化发展,包括建制镇、中心镇,如何有效的转化成具有特色的镇。拿城市风貌规划设计来说,我们在做普洱市西盟佤族人居住地时,看到佤族人的舞蹈、习俗都非常有特色。在新城建设时,我们就用民族风情元素进行设计,用傣族风情做傣村、用佤族风情做佤村、老城主要展示传统的民族文化,这样形成三个不同风情的小镇,最终共同构筑一个城市结构。这个地方非常偏远,能够依托的资源不多,如果能通过旅游发展起来,整个城市的生活水平就会大有提升。这里最适宜的打造概念无疑是民族风情。由民族风貌、民族风情、民族文化而形成的民族工艺加工、民族活动等,构成了“泛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城市化。这是由特色化旅游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一套模式。

  第四个模式:旅游小城。旅游小城依托于县级城市的中心镇,不属于小城镇。它有一定的规模,有比较好的资源,可以形成旅游集散中心,但不能像大城市一样形成旅游集散地。比如九寨沟县,由于九寨沟旅游的发展,其规模逐渐扩大。当这类城市的人口达到20~40万,就已经形成了旅游城市的规模,但它既不是大城市,也不是中心城市,它是旅游目的地。黄山市就是典型的旅游目的地。

  第五个模式:休闲小镇(旅游小镇)。它不一定是建制镇,也许就是个一两千亩区域上发展起来的聚集社区,我们称为旅游小镇,典型的是彝人古镇、长寿古镇等。按照这种模式建设的新型小镇,往往以古镇的概念或民俗风情的氛围做,规模一般是两到三千亩。它是景区,又是消费产业聚集区和旅游小镇。这样的休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中,易于形成鲜明的主题性特征,与产业联系极为密切。

  第六个模式:旅游综合体。这个类型我们做的项目就很多了,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开发模式。举例来说,中坤集团在普洱做了一个普洱养生部落,总共6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面积一万亩,包括度假、高尔夫、运动、养老和很多休闲项目,形成产业聚集区、景区和城市聚落。全国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模式,离尘不离城,从城里出发半小时就能够达到。它有很好的社区结构、配套设施与服务。

  第七个模式:新农村社区。从村庄到新农村社区,概念上有一个变化,社区是城市的概念,村庄是农村的概念。这种新农村社区没有搬到镇里,是就地城镇化,可能还是乡村户口,是未来村镇聚集的方式。农民通过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形成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没有离地,但是他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新农村社区以及大城市郊区旅游化发展,是解决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以上这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核心,还是产业的需求。城市化,必然和土地开发联系在一起,新型城镇化的模式除了发展消费产业外,还结合了土地、房产的财富效应和增值结构,从而把土地经济、房地产效应和不动产效应结合在一起,形成良性发展。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林峰: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模式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