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周村记忆里的叫卖声声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8年前 (2016-07-14) 197次浏览 0个评论

  无论童年寄居的故里乡间村头,还是少年求学的周村城里街巷,曾经熟悉的叫卖声,融入那个时代的生活旋律,尘封在遥远的记忆里。叫卖声声,抚慰着匮乏年代里百姓人家艰辛苦涩的日子,丰富着饭桌上的口味和孩子们的零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货郎最常见,有的担挑,把日用物品按体积大小或分类装在不同的木匣子里,一个个码起来,足有一米高,挑起来刚刚离地;有的骑一辆破旧自行车,身背一个布褡子,车子的前梁和后座上搭着帆布兜,把货物放在里面。货郎有的摇着拨浪鼓,有的则高声喊叫“破铺衬烂套子——换针使喽”。铺陈,是碎小的布头或旧布,用来打补丁或做袼褙;烂套子,就是人们的棉衣、被褥用过的旧棉絮;可换的主要是针头线脑。除针线外,还有女人梳头用的发卡、网套、簪子……,孩子玩的泥猴、琉璃球、拨浪鼓……,学生用的铅笔、橡皮、削笔刀,穿戴或缝补时用的扣子、鞋带、顶针等,一般可换可买。林林总总,像个流动百货店。

  那时候,日子过得拮据,必须勤俭持家,穿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些生活用品也是修修补补将就着用。修补搪瓷脸盆、修磨剪子、菜刀,锯补瓷盆大缸等都是经常性的。磨刀人肩扛一条板凳,一头固定着一块磨石,一头挂着工具包,腰间别着长烟袋和烟荷包;走进胡同,亮开嗓门:“磨剪子来镪菜刀——”,一声吆喝过后,就会有人从东家院西家屋里拎着剪子、菜刀走出来。锯破的则是担挑而来,担子上吊挂两面小铜锣,中间拴一支小锤,走起路来前后晃晃悠悠,铜锣就自然发出“叮当叮当”的声响,很是悦耳。锯破的原本也是靠吆喝,200多年前,一个来周村锯破的章丘人,叫柴念池,发明了这个办法,并由此开始制作各式铜锣,如为占卦算命的盲人制造出一种叫“报君知”的铛铛锣,为卖油的制作了“油牌子”,为卖糖的制作了“糖锣”,为卖果子的制作了“果子锣”,还为染坊串街揽活制作了“小染锣”。这种小染锣,又被玩杂耍的艺人利用,拉场子时敲起来吸引人。在此基础上,他又研制出多种铜响器,成为周村铜响乐器的创始人。

  有些叫卖声要在一定的季节里才会听到。刚开春,就会听到卖小鸡的吆喝声:“寿光大窝鸡喽——”。寿光人真会做买卖,承诺十只小鸡中会有八九只是母鸡,否则不要钱;还可以赊销,待秋后前来结账。夏秋时节卖西瓜、甜瓜、面瓜、桃、杏、枣……,一般都在集市上,也有走街串巷的。夏天卖冰棒的最多,当地人叫作“冰糕”。“卖——冰糕!三分五分二分的喽——”这是最吸引孩子的叫卖声,那凉丝丝的感觉真真是夏日里最惬意的。还有,爆米花的一来,不用吆喝,听到“嗵”地一声爆响,就似乎闻到了那扑鼻的香甜。孩子们向大人讨一茶缸玉米,拎上一个篮子,飞也似地跑出来。爆米花时先把玉米放进炉膛里,加上几粒糖精,密封好,架在炉子上,边拉风箱加火,边摇动转把使之受热均匀,大约二分钟就可出炉;把炉身塞进一个长长的口袋里,踩住封口的把手,用力一压,因炉膛内气压很大,打开时会听到“嗵”地一声,像炮声。“哗啦啦”倒进篮子里,抓一把塞进嘴里,酥脆香甜,边吃边回家去。当时大多数人家生活不宽裕,肉蛋油糖等很多副食品都是凭票供应,孩子的零食也少得可怜,爆米花可算是最经济实惠的了。

  在周村,还会听到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叫卖声。冬季里,听到 “叮呤叮呤” 铜铃声,就知道是卖黑肥皂的。当地人把肥皂叫作“胰子”,生产黑肥皂在周村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第一楼”的最好。冬天还有卖烧土的,因城里不宜挖土,郊区农民推着独轮车进城来卖,是用来和煤泥的。还有一种卖夜宵的,叫作“胡萝卜下包”。当地人把蒸包、饺子都叫“包子”,只是用“大小”来区分。小包子要下到锅里去煮,所以又叫“下包”。午夜前,经营此业者手托盛着生饺子的木盘或竹篮,沿街叫卖。据说民国初期至1956年间,在周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叫卖声。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繁荣的市场、丰富的商品,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早已是今非昔比了,那一声声叫卖大都离现实生活远去。如今偶尔想起,犹如闲暇时翻阅褪色的老照片,引发出幽幽思绪、几许感慨,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没有了苦涩、酸楚和忧伤……

  文/李庆洪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周村记忆里的叫卖声声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