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斗笠上的国度”很时髦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7年前 (2017-07-24) 196次浏览 0个评论

  越南,一个融汇了东方神秘和法国浪漫的国家。这里湿度高,雨量大,有纵横交错的河流、美丽迷人的海岸线、特色地道的乡土文化……然而我对这个国家的初印象却定格在落日余晖之下长发飘飘、穿着剪裁合身的丝绸奥黛、头顶竹制斗笠的越南少女的曼妙剪影上。女子窈窕的身材和圆锥形的帽子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常年的风吹日晒让她们黝黑的脸上有一种平凡却又高傲的神情。

  很多人喜欢将越南称为“斗笠上的国度”。斗笠本是越南人民生活劳作中遮阳挡雨的必备用品,适宜当地低纬度且多雨的热带气候,却渐渐与穿衣搭配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发展成越南人的典型标志,成为朴素和勤劳的代名词。前来观光旅行的游客们也非常喜爱,争相抢戴和合影,使其上升到艺术和纪念品层面,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斗笠的做法并不等同于一般草帽。斗笠外形宽大、携带轻便,手感顺滑而不扎人,具备防晒、防雨、透气散热等多重功能。制作时取足岁且色泽饱满的竹子,等尺寸地劈成一段段长条状后洗净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再经过火烤,搭成16圈圆锥形骨架,并用丝线固定其身。基本骨架搭成后,将葵丝、竹叶、棕榈叶等在外延附上一层,最后用针线将其固定,缝制时要紧贴骨架缝隙之处,保证针脚均匀,密而不疏。后期为方便固定帽子,人们会在骨架第2圈的对称两边用韧性较强的丝线拉扯出两个耳朵,穿入一条单色丝绸条。佩戴时将丝绸勾住下巴保证帽沿稳定,防止掉落。在越南一些中部地区,人们会在斗笠上作画点缀帽子,很有特色。

  最初使用斗笠的大多是辛勤耕作的农夫。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每日天色刚亮,便抓起斗笠匆匆步入田野之中。斗笠保护他们的面部和颈部不受太阳的暴晒和风雨的侵入,方便耕作。后来,卖菜的妇女、模仿大人打扮的孩子,以及追求时尚的越南少女都相继开始受到斗笠文化的影响。而随着越南旅游业的成熟发展,斗笠更是流传于观光客之间,成为一道富有地域特色的风景线。

  相传,越南斗笠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因相距较远而无法日日相见,女子为了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便选择他们每月相会的农历16号这个数字编制了一顶缠绕了16个圆圈的斗笠送给她的心上人,期望他在每次看到帽子时便想起爱情的美好与浪漫。故事一经流传,越南人便将制作16个圈的斗笠作为一种表达美好希冀的意愿,代代延续了下来。

  夜幕降临时,越南小镇点亮了彩色的灯笼,如糖果般发出柔和的光。我们受邀观看了一场由斗笠、奥黛、高跟鞋等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大型歌舞表演节目,舞台上的越南女子玲珑纤细,一人手持一顶斗笠,在空中划出曼妙的弧线。谁能想到,曾深入田地和农活的辅助工具斗笠帽如今竟然成为舞台中最具创意的主角元素。

  在越南停留的最后一天,我去了一处当地市场。市场上的蔬菜和水果分门别类地盛置在不同颜色的塑料盆中,摊位旁的妇女身着鲜艳亮眼的棉麻短衫,戴一副塑胶手套,当然也少不了头上的斗笠。她们百无聊赖地坐在小板凳上用扇子驱赶苍蝇,炎热的天气使她们的前额布满汗珠,顺着脸颊流淌。市场的尽头是一条浑浊的河,几艘小船载着三三两两的渔夫,他们渐行渐远,最终只在强烈的日照里留下佝偻的背影和圆锥形的斗笠轮廓。

  诚然,无论你是在交通复杂、摩托车遍地可见的胡志明市,还是在夜晚掌灯、凝固于灯笼里的会安古镇,亦或是拥有蔚蓝海岸线和细腻沙子的岘港,斗笠存在于越南的任何一个角落。它是每户人家的必备品,也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品。它代表着勤恳朴实的劳动人民,也被倾注了每个手工者的耐心和细腻。人们在提起越南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斗笠,它已然成为越南文化传承中的一部分。

  炎热的午后,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海边的小村庄仿佛已安静地睡着。不知是谁的斗笠歪倒在沙滩边,周围散落着几朵漂亮的鸡蛋花。我想,这便是最真实的越南模样了吧。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斗笠上的国度”很时髦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