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东夷骨刻文”译读的文化旅游价值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2年前 (2012-01-17) 191次浏览 0个评论

【摘要】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东夷文化学者丁再献通过对比研究,根据汉字演变规律,并结合史料,对这些骨头上的所有图案进行解析,发现其中上百个图文与甲骨文、金文、篆书及现代汉字相对应。”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全国文物、文字、文化界的关注。
  2011年5月28日,新华社记者报道:“130多件骨刻文中的大部分已经获得破译。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东夷文化学者丁再献通过对比研究,根据汉字演变规律,并结合史料,对这些骨头上的所有图案进行解析,发现其中上百个图文与甲骨文、金文、篆书及现代汉字相对应。”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全国文物、文字、文化界的关注。
  缘起
  2005年,在山东省昌乐和寿光等地(赤峰和关中地区也有发现)集中出土了130多块兽骨,兽骨上面刻有数百个神秘图文。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将其认定为一种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的文字,并将其命名为“骨刻文”。
  2010年9月5日,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东夷文化研究者丁再献,在即将出版《东夷文化与山东》一书前夕,听说此事,便登门造访了刘教授。
  经过刘凤君教授的许可,丁再献开始了对骨刻文艰苦细致的研究,根据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并结合历史资料,认真剖析这些骨头上的图案。终于在2010年底,丁再献发现骨刻文中有上百个图文可以与甲骨文、金文、篆书及现代汉字的按顺序进行排列组合。
  目前,丁再献已从刘凤君教授收集到的130件骨刻中破译出了200多个文字,并依照骨刻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的顺序,勾画出了不同时期文字的演变过程。
  路径
  在其他人眼中,骨刻文是一堆乱麻,而在丁再献眼中它们都是文字。凭借多年对书法艺术、书法理论和篆刻研究的知识,他找到了解读骨刻文的独特方式。
  丁再献对已经破译的130多个骨刻文字经过反复对比、研究后发现,骨刻文应是当时最规范的文字,其中大部分被甲骨文或金文基本继承,甚至不少原样照写。
  众所周知,中国文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却很难想象我们人文始祖们的形象会成为现在汉字的原型。
  在研究寿光骨刻11号时,丁再献发现画面最下方好似一位中年男子,头戴大斗笠,身着半长袍,双足叉开,极像黄帝陵碑上的“黄帝”画像。他的右手好像正抬起向下撒着种子,其中有几粒种子正落向地面。谁会想到,黄帝撒种子的这一形象,会成为“种”字的原型呢?只不过金文中禾放在了左边,而在骨刻文原图中,“禾”放在了右侧。就在此图的上方又相继发现了“耒”、“牧”、“耕”三字图文,丁再献将其命名为“黄帝耕耘”图。
  丁再献认为:一项文字研究是否成功,不能仅仅靠几次专家鉴定会来定,应首先看老百姓对这种字是不是一看就懂。如果连一般读者都看不懂的文字,即便与会专家都给予肯定,那也没有太大意义。在即将完稿的《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举要》一书中,丁再献对骨刻文的解读就做到了通俗易懂。
  “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这是古人对书画艺术章法布局的表现方式,其实这也是4000多年前东夷人的创造,在骨刻文中这一点体现突出。丁再献发现,很多整件骨刻作品中仅用一个或几个符号,寥寥数笔即将事件记录下来,其中寿骨1号“东夷盛世”、11号“黄帝耕耘”等图更具“疏可跑马”特点;而在昌骨3号“占卜记事”、6号“狩猎”、36号“群鸟”等图均具“密不透风”艺术特点。
  意义
  解读一种前所未发现的古文字,最大困难不在解读,而是解读结果的被认定。
  2005年骨刻文被发现后,在引起了学者们关注的同时,学界也对丁再献是否破译了骨刻文提出了质疑。但无论怎样,骨刻文的发现和解读已经引起了学界关注,这将有力推进相关研究工作,有助于古文字和东夷文化的研究的深入。
  有专家认为,假如丁再献破译骨刻文这一成果被认定,将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第一,骨刻文的破译为古代文字和历史研究提供了直接依据。经丁再献研究发现,仅这130多件骨刻文中就有10多个文字与未被破译的甲骨文相对应。
  据刘凤君教授推断:“骨刻文应是龙山文化时期比较流行的文字,到骨刻文后期(距今3300~3700年)已经初步发展成较成熟的文字。比安阳甲骨文还要早1000多年。”东夷骨刻文不仅为文字史、书法发展史提供了真迹资料,而且也为研究考定古代史提供了新的佐证。丁再献认为:这些骨刻文字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是有充分依据的。骨刻文中炎、黄、蚩、颉、昊、颛、喾、尧、舜、禹等文字的发现,也进一步证明《史记》中关于这些历史人物的记载是可信的,是真实的,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第二,为东夷文化研究提供了证据。中华民族向以炎黄子孙自居,以5000年文明著称,但自上世纪初“五•四”时期以来,此说却常常遭到疑古派学者们的质疑,其质疑的主要理由是“5000年文明”考古发现的证据不足。如果骨刻文字的破译成果被认定,“5000年文明”的真实性将在骨刻文中进一步得以证实。
  虽然在大汶口文化时期手工业已经产生,已经加工出许多精美的玉器和其他材质的工艺品、礼器,但是,从当时工匠们的随葬品来看,几乎都是手工业工具和农具。因此,丁再献认为:5000年前起,东夷的工匠们就既是工人,又是农民,农闲时是工人,农忙时又成为农民。这应该是最早的“农民工”。这是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特有的文明现象。只要我们把大汶口文化切切实实当做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只要我们以文明标志的尺子来衡量大汶口文化与司马迁的记载,就没有理由不承认5000年前的中华民族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至少在东夷这一局部地区已经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
  第三,东夷骨刻文的译读对山东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随着东夷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骨刻文的破译,人们已经认识到东夷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东夷文化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内容丰富而精彩,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无限的创意空间,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的资源宝库。对东夷文化的深度研究和广度探索,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东夷文化的内容,为中华始祖文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佐证和素材,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创意产业发展。
  东夷文化是山东独有的优势旅游资源,开展东夷文化研究,利用众多考古成果,推动远古文化旅游开发,对山东具有重要意义。山东是东夷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始祖、东夷领袖太昊、黄帝、蚩尤和尧舜的故乡。在这些人文始祖的故乡发现反映先民们活动的蛛丝马迹的骨刻文,为进一步研究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历史,进一步研究文字发展史以及探索古文字书法艺术的源流提供了难得的真迹资料。
  丁再献认为:山东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地区,东夷文化是不可再生的、山东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骨刻文是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使之转化为文化旅游经济,并成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
  近年来,山东已经开发了几处东夷文化旅游景区,有力地推进了文物开发与利用相结合。这些新兴旅游景区的开发,虽然对东夷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山东丰厚的东夷文化资源还不相称。丁再献认为:东夷文化旅游只要本着标新立异,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则开发,山东文化旅游必将出现一个新的天地。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东夷骨刻文”译读的文化旅游价值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