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看山东:好客山东 名不虚传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2年前 (2012-10-30) 155次浏览 0个评论

  10月29日,第二十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在济南召开。连日来,来自全国各省市区30家党报的总编辑、专家陆续抵达,谈起山东,嘉宾们不顾舟车劳顿,兴致勃勃。
  “好客山东写在一张张笑脸上”
  虽然济南和长沙相距1000多公里,但在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编辑董岳林看来,湘、鲁两地并不遥远:“湖南老百姓的餐桌上常见产自山东寿光的反季蔬菜,刚到济南我又在路边看到有湘菜馆、湖南上市公司投资的眼科医院。”
  董岳林对山东有着别样的感情:“解放湖南的南下部队中,山东人占了很大一部分,鲁湘两地人文历史关系源远流长。”
  上次来济南是10年之前,故地重游,董岳林的第一感觉是,路两边的树多了,济南变绿了,变漂亮了。而感受最深的当数“好客山东”这四个字。
  28日,在济南住处安顿好后,董岳林泛舟大明湖,近距离感受泉城。摩挲着一千多年前修建的古亭红柱,欣赏着乾隆御笔题写的碑文,又在历下亭晚清诗人何绍基对联前留影,董岳林一路兴致勃勃。“无论是宾馆服务员、司机,还是导游、志愿者,‘好客山东’体现在每一个山东人的笑脸上,让外地客人一扫旅途的疲惫。”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莫言得奖,作为山东人很骄傲”
  安徽日报总编辑王甄虽然祖籍在山东枣庄,但距上次山东之行已经有20多年。再回山东,王甄感触最深的是这里的人和文化。
  “今天一下火车,就走错路了,向西站的工作人员询问,个个都很热情,感觉特别亲切。”王甄说,初到济南,这座城市的人就给了她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尽管在合肥长大的王甄话语间带着安徽口音,但受父母影响,家里生活方式还很“山东”:“我从小就吃大蒜和大葱。”
  说到山东,王甄谈起了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莫言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个人文学素养,也离不开山东这方水土和深厚文化地孕育和滋养。”王甄认为,文化的影响力要超越经济和科技,“软实力才是最强的实力,山东在这方面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这一点从山东报业尤其是大众报业集团的发展也能得到印证,这值得安徽和我们的报纸学习。”
  “川鲁情谊因援建而绵延”
  四川日报副总编辑陈岚是第一次来山东,但她对山东却不感觉陌生。
  “虽然之前没到过山东,但对山东有很好的印象。”陈岚告诉记者,在四川,“山东大汉”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人文品格的词语,它代表着山东人的精神特质,像水泊梁山里的英雄好汉一样,豪爽、仗义、重情、耿直,让人感觉十分亲切。
  更直接的了解,则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山东对口援建北川。“尽管全国对口援建省份很多,但北川具有标志性意义,灾后重建过程中,山东人民展现出来的无疆大爱,不仅在北川、绵阳人心目中,也在全四川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陈岚表示,虽然目前援建工作已经结束,但四川与山东的情谊将永远延续不断。
  “这里的阳光,和西藏一样温暖”
  对西藏日报副总编辑益西加措来说,山东并不是陌生的地方。新闻专业出身的他,大学期间便在山东实习。
  益西加措把山东看做西藏的“老大哥”,十多年来,山东对口援藏,两地结交的深厚情谊他体会很深。他用八个字来形容山东人的性情,那就是“乐善好施,无私奉献”,他脑海里装着一个个援藏干部典型的故事,从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到带“流动医院”走遍阿里山山水水的“门巴将军”李素芝……
  “特别是孔繁森精神,让藏族人民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中华大家庭的温暖。十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批援藏干部发扬这种精神,并且注入了新的理念、新的内涵。”第三次来到山东,益西加措动情地表示:“这里的天和家乡一样蓝,这里的阳光和家乡一样温暖。”
  “好客山东,山东人的自画像”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伍义林认为,“好客山东”已不单单是一个成功的旅游品牌,更是山东人外在形象的典型概括,“我们每次来山东都会受到热情接待,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山东人坦诚相见的胸怀。”
  伍义林原来在北京日报评论部任职,部门里有三位山东籍同事,他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共同点就是厚道、勤奋,这也是山东人最鲜明的特点。伍义林解释说,历史上从闯关东到干部南下,山东人这一秉性显现无疑,这跟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息息相关。
  “每个对山东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怀有一种极其自然的景仰心态。”伍义林说,越往历史深处走,这种感觉越明显。伍义林2004年曾专门来山东考察,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看山东:好客山东 名不虚传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