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历史悠久的“旅”与“游”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11年前 (2013-05-15) 204次浏览 0个评论

历史悠久的“旅”与“游”


丁再献手书并赠与本报的骨刻文“中国旅游日”


历史悠久的“旅”与“游”


从右至左依次为:骨刻文、骨刻文临摹、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历史悠久的“旅”与“游”


记录一次“出游”的骨刻文字


  中国旅游日标志的主体创意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变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中国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据有关学者研究,对于“旅”字的记载东夷骨刻文比甲骨文还要早。为了探究“旅游”两字的起源,本报记者在中国旅游日前夕,专访了对东夷骨刻文独有研究的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先生。
  我国最早的旅游活动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女娲、共工时期,东汉人应劭在其所著《风俗通义》中记载:“共工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大量记载的古代旅游活动,当首推公元前的周穆王西游,“穆王西征,还里天下,亿有九万里”。
  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关于旅游活动的文字记载。
  从事旅游工作30余年的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对东夷文化和骨刻文字研究情有独钟。他在山东大学刘凤君教授编著的《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成果的基础上,破译了200多个骨刻象形字。这其中,“旅”与“游”两字的破译,把有关“旅游”活动的记载前推了2000多年。
  “旅”字的解读
  东夷文字中的“旅”字发现于《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昌骨39号图145一块残损腭骨,位于兵字右下方。这是该残骨上仅有的两个字之一,刻画清晰。一个似旗似人右边立有动作各异的三四个人。这与甲骨文十分相似,略有不同的是甲骨文有的似旗似人下面站立两人,有的则仅有一人;金文“旅”字在似旗似人下面是两个人;而小篆和隶书将似旗似人改为“方”字,“方”字右侧变为3个人字。
  丁再献的家兄、东夷文化学者丁再斌解读,“旅”为会意字。骨刻文、甲骨文字形,均像众人站在旗下。小篆字形,也表示旌旗和“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说文解字》中提及“旅,军之五百人为旅”。《孙子?谋攻》中提及“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从以上分析,“旅”字在四五千年前不仅指军旅,也已经具有了旅行、旅途的意思。
  “游”字的解读
  “游”字出于《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第61页19号骨刻,是一件兽骨残片。丁再献认为,这应是一幅颇为生动的游乐图,骨片的最下方是一个头戴草帽,弓着腰,倒背着双手的老翁,正在大步赶路或是悠然地遛弯。这个老翁的形象恰好与甲骨文中的“老”字相似。在寿光骨刻中也有这位老翁的形象。老翁的上方像是一位大腹便便身怀六甲的妇人,正欲行又止,后面好像是他的爱子,手中高甩着一根柳枝,或是一件玩具,正朝老翁背后的方向走去。中上方偏右侧有两个少年儿童,似乎都在欢唱、蹦跳着,正朝对面方向雀跃而去。最上端是一组家庭出行图,好像是一位跨着步子,左手携着一位少儿的青年女子,后面是一位躬身大步向前倾听模样的青年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三口正在出行游玩。这一家前行的方向与两个少年和下边这位老翁前行的方向相同,好像是那边有什么表演或是一处景观,或是什么热闹在强烈吸引着他们。
  丁再献解释,综观这幅骨刻图,老、中、青、男、女及少幼儿童形象皆全,而作者对人物的大小比例、远近视角、运动形态等均把握得颇为准确。这不仅是一幅单纯的旅游图,最上方一组很可能是“游”字的原型。这幅图画中,左边似一女性,正在手舞足蹈,中下方为一跟随的孩子,右上方为一个跳跃的成人。二人一子,可能是一家三口,显然,画面的主题突出了“游”,而该件骨刻整体也正是突出了“游”,因此推定这应是一个“游”字。
  甲骨文一期、二期的“游”字与此画面构成基本相同:上面是两个交叉的人,下面是一个子字。但甲骨文三至五期发生了微妙变化,成为一个人或一面旗帜与子字组成了。由此可以推断,19号图当是早期的“游”字,是象形、指事造字法的综合运用,本义应为游玩。甲骨文三期由两个交叉的人变成旗帜之后,就成为会意字了。甲骨文字典解字,象子执旗之形,方就是旗帜。金文的“游”字右上方仍有一个人字,左上方为旗帜,也就是方字,写成“斿”字,其实是兼采了骨刻文和甲骨文的结构。
  丁再献说,骨刻文中“游”字与“旅”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均由人组成,“旅”字由四人组成(“旅”字详见《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第十九章第785页),而左边一人形都好像“方”字。“游”字由三人组成,小篆开始又增加了水字旁,“游”字的义项随之进一步增加。
  丁南献还有一个发现:不管“游”字的构成如何变化,有一个基本构件是始终不变的,这就是“子”字。他说,难怪古人把浪迹天涯的人称为游子。从这组“游”字图还可以看出,那时的“游”很可能是以家庭为主体,当时可能不一定专指旅游,可能是指出行、游玩或游牧一类的意思。
  旅游记载前推两千多年
  丁再献说,“旅”和“游”从山东昌乐骨刻文中发现并破译,说明距今55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中期,父系社会已经基本确立,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画面中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或是几个小家庭的成员,不管是何种情况,从这些人物的组成看,应该是东夷平民旅游娱乐活动最早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旅游文化的体现。
  丁再献进一步解读,春游应是当年东夷人旅游文化的体现。春游是人们在度过漫长的冬季后对大自然产生的热爱与亲近感情的宣泄。热爱与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农业的发展、商品的交换、市井的繁荣,使人们远离自然,时间一久就会对大自然产生一种亲近的渴望,于是便有了种种旅游活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就是文人们零距离亲近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时期,正是东夷陆续出现城市的历史阶段。在城市或是大的村镇住久了,到城镇外面去走一走,欣赏一下自然风光,会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春游芳草地就成为一种古老的习俗。随着市井文化的出现,春游常常会伴随着集市贸易、庙会、文艺表演等社会活动。
  丁再斌认为,4000多年前的骨刻文“旅”和“游”的发现,证明了我国最早的旅游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女娲、共工时期的古代旅游是有根据的。中国旅游不仅历史久远,也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国家。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历史悠久的“旅”与“游”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