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国务院扶贫办刊物《中国扶贫》纪实报道沂南红色旅游扶贫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8年前 (2016-10-13) 241次浏览 0个评论

近日,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扶贫》半月刊以《红色旅游激活古村落——广汇集团帮扶常山庄村旅游扶贫纪实》为题对沂南县红色旅游精准扶贫事迹进行特别报道。


全文如下:



红色旅游激活古村落
——广汇集团帮扶常山庄村旅游扶贫纪实
本刊记者 红柳


沂蒙革命老区是沂蒙抗战中心,儒文化发祥地,诸葛亮故里。近年,在旅游扶贫开发上,山东沂蒙老区人民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走出了一条具有沂蒙特色的扶贫脱贫攻坚之路。
红色村庄,风光不再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常山庄是沂蒙革命老区当年的革命中心堡垒。原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曾经说过:“山东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和190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境内发生的孟良崮战役尤为著名。这里曾诞生过“沂蒙母亲”王换于、红嫂明德英、少女梁怀玉、妇救会长李桂英等。迟浩田曾来这里寻找当年救过他的红嫂。陈毅则说,他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是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常山庄坐落在半山腰上,三面环山,山上盛产的青石是常山庄石墙、石屋、石街的主要原料……祖祖辈辈住在常山庄的人,只能依靠一条长2公里的土石路出入村庄。秋收时,地里的收成要一筐筐背回村里。想去集上换点生活用品,得挑着担子,走几十里崎岖山路。
这还不算什么,要说最愁的事,就是吃水难。村里有句老话,“常山庄不嫌脏,洗脚水下面汤”,因为挑一担水要到几里地外。常山庄村共有453户1356口人,人均五六分地,人均年收入不过五六百元。没有地种,没有来钱道儿,村里人蹲街头抽烟打扑克……在常山庄,有一句话说的最多:“孙子没人看,看孙子没饭吃。”因为年轻人熬不住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留下的只有老人和孩子,虽然地少,也得有人种,老人就只能撇下孙子,下地干活。
民企领头,南村致富
广汇集团是沂南县城中村南村社区成立的集团企业,是一家涵盖文化传媒、旅游度假、餐饮服务、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安装、物业服务、物流仓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广汇集团雄厚的实力源于山东省人大代表、南村社区党委书记、广汇集团董事长李凤德敢为人先的魄力和企业家的眼光。2005年沂南县委、县政府在界湖镇实施“能人带动建强村”战略,请出“能人”李凤德,带着资产回村做了界湖镇南村社区的村官。那时南村90%村民生活仅够温饱。李凤德毅然挑起当家人重担,上任后,大刀阔斧,依托南村紧靠县城的地理优势,提出“以企强村、发展工业”战略,构建“项目支撑、工业领航”的实体经济发展格局,走“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
很快,李凤德通过多种出资形式组建了星港房地产公司,创办了山东泰都建筑安装公司、山东正壮饲料厂等集体企业,使南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到富到强。仅仅五年时间,就将南村社区打造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集体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3亿元,实现年产值18.6亿元,社区集体收入1.26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2.56万元,将曾经“垫底”的城中村,打造成了农村建设示范村。
携手穷村,华丽蜕变
沂南县是传统农业县,“十二五”期间全县有125个贫困村、11万贫困人口,脱贫压力很大。2007年,电视剧《沂蒙》在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拍摄并在全国热播,给沂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此为契机,以实践“沂蒙精神”为主线,果断决策以常山庄村为核心,建设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为主要载体的“沂蒙红嫂文化旅游产业园”,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力大的产业优势,发展红色旅游,帮助西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面对常山庄村集体收入薄弱,无力进行旅游开发的状况,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以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行红色旅游合作开发的优惠政策和办法。2008年10月,县领导亲自找到李凤德,提出由全县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南村社区与重点贫困村常山庄村结成帮扶对子,到常山庄村开发建设,做企业精准扶贫的样板。
广汇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果断决策,首先立足常山庄村成立了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确定了永久性红色文化影视基地、党性教育基地、乡村旅游景区“四大基地”,以文化产业效应带动旅游业全面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四大基地”建设紧紧与自然景观、历史文物遗存、红色景点连结在一起,丰富红色旅游内容,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教育群众引导社会的作用,增加游客对红色旅游的认知度。在规划建设中,第一要素就是注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原汁原味的建筑风格、特色浓郁的村容村貌成为旅游扶贫生金造银的“聚宝盆”。设计中,从项目引进、景点打造、景区管理、到资本融合、利益分配,都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一方面引进前沿的规划理念与运营项目,同时考虑项目的运营能尽可能吸纳当地村民参与,项目收益最终可让当地村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而实现旅游扶贫的真正目的。
在开发建设中,为安置因建设影视基地而搬迁的村民,广汇集团确定了整体搬迁思路,累计投资8000万元,按照“两心、两轴、四组团”的布局结构,在山村旁边按照新农村标准建设了占地160多亩,综合服务中心、红色休闲娱乐广场、医疗卫生所、垃圾中转站等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常山庄社区,将全体村民全部妥善安置到整齐划一、配套完善、宽敞明亮的新房里。
农民搬迁后,依托旧村庄进行旅游开发。为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夯实红色文化基础,李凤德组建起专门小组,负责挖掘沂蒙山区红色资料、革命故事。然后在12处农家院内,建成了以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等百位红嫂事迹组成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接着,又建起了有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204位将帅,刘少奇、谷牧等80多位高级干部事迹简介与照片的《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以及反映党政军民建设与巩固发展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三个纪念馆,共有24个展室,1千多幅照片,上百件历史文物,30组雕塑,40尊石碑。在此基础上,又组织人员整理出版了《红嫂第一人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歌集》等书籍,制作了反映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斗争与发展的《光影?沂南》3D电影纪录片。建起《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网站》,并与齐鲁拍客、798视觉在线摄影网站合作进行对外宣传。
从2009年开始,广汇集团累计投资5.4亿元,立足“红色”古村风貌和“绿色”山乡生态,建成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由“古山村”、“古县城-沂州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乡梦影视服务中心”、“沂蒙红色写生基地”、古辕道具有限公司六部分组成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由于风貌古朴,特色浓郁,短短几年时间,昔日没有路、没有水的常山庄村,已变成集影视拍摄、红色旅游、党性教育、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可同时接待1200人食宿、日可接待游客2万人、5部影视剧同时拍摄的主题型文化生态旅游区和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至今,已先后拍摄了《沂蒙》、《红高粱》、《铁道飞虎》等160多部影视剧,成了远近闻名的“山村好莱坞”、全国著名的红色影视拍摄基地和美术院校写生基地。2011年被确认为“山东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2012年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获评“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2014年被列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获评“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5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自开业以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接受红色教育和浏览参观的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景区对外地游客也具有很强吸引力,团队游客、自驾游散客每天络绎不绝,综合效益非常可观。
借旅强村,文化先行
基地的建设推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周边村民搞起了红色餐饮、红色商品、农副产品销售,就连自家生产的蔬菜、瓜果等也都就地转化成旅游消费品,附加值升了好几倍,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比原来翻了好几番。基地安置当地农民就业210人,就业率提高了40%。基地带动了相关文化、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目前已发展有“农家乐”、特色农业、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生产销售等300多家个体企业,2000多名周边村民常年从事群众演员、剧组用工、景区建设等工作,每天人均收入近百元。常山庄村村民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5600元提高2015年的30000多元。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把荒芜贫瘠的山地流转给景区,获得每亩每年1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周边的多个贫困村,也通过发展玩具和草柳编旅游纪念品等加工项目,解决了8000多名常年赋闲的家庭妇女、老年人的就业问题,年人均增收1万余元。苹果、冬枣、车头梨等各类季节性果蔬采摘园已发展到40000多亩,亩均为百姓增收1万元。
红色旅游的发展带给常山庄村民的不仅是收入的增加更是生活条件的根本改善。自2009年起县里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修建了17公里的沂蒙生态大道、投资8000万元修了25公里的红色旅游专线,2013年又重修336省道,并开通了往返于县城和常山庄村的专线公交,为旅游发展和当地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改变了山区贫困群众的生活,开阔了视野,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农副产品的快速发展,诸如煎饼、粮食酿酒、大碗茶、草编等百姓家中寻常的物品,都成了游客竞相购买的旅游商品。当地的车头梨的售价也由以前不到2元一斤提高到现在游客亲自采摘5~15元一斤,既节省了劳动力还提高了价格,有效地带动了贫困农民快速脱贫致富。常山庄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十二五”期间的242户减少到10户,基本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
“有水吃,有路通,有活干,有钱挣”,村民刘存厚用“四有”说出了他对常山庄天翻地覆变化的切身感受。58岁的村民陈见学说,以前一人不到一亩地,年收入难过千元。现在在景区当保安,每月收入1500元;妻子在景区做保洁,每月也能挣1200元。65岁的陈红利在影视基地里的一处工地打零工,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2009年,陈红利一家没花一分钱住进了新房。“路修好了,水也弄到家了,秋收时方便多了。”陈红利说。如今陈红利的两个孩子都住进了新社区,闲不住的老两口,没事就往影视基地跑,看着老乡当群众演员赚钱,他们也跃跃欲试。“没有影视城带来的好处,俺也搬迁不了,日子哪能这么舒心?”说起这些,陈红利就满脸幸福和自豪。
谈到未来规划,广汇集团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总裁李熙鹏说:“下一步,要将常山庄周边的贫困村新立村农业观光采摘与特色民宿做起来,让游客有的玩,有的吃,有的住,让贫困村民拓宽致富路子,彻底脱贫。”
如今的常山庄村是资源生态美、生活幸福美、文化和谐美、创新引领美。山城相映、山水相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常山庄村独具风情。走在风光秀美的路上,一个转身,就会碰到明星大腕,“山村好莱坞”、“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美誉名不虚传。新的常山庄村重新焕发了活力,年轻人都回到了村里,外面的世界不再能诱惑他们。用游客的话说:“居住在常山庄村,幸福指数一定爆表了!”


后记:
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沂南县依托底韵深厚的红色资源,以文化为内涵、以市场为导向,趟出了一条具有沂蒙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准扶贫新路子。贫困山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政府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得益于旅游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更得益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上下一心的发展共识。
新时期扶贫攻坚中,沂南县立足西部山区贫困村自然民俗资源优势,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效应,以旅游扶贫为四大产业扶贫之一。而作为红色旅游扶贫主力军的广汇集团再度担负起助力国家级旅游扶贫重点村——马牧乡新立村脱贫致富的社会责任,成立了山东新立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开发模式,为新立村整村精准脱贫注入强劲动力。
沂南县以旅游景区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是新时期“沂蒙精神”、“沂蒙红嫂”精神的生动实践,依托产业带动,革命老区人民的致富路将越走越宽。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国务院扶贫办刊物《中国扶贫》纪实报道沂南红色旅游扶贫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