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旅游让“红嫂”故乡富起来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6年前 (2018-05-25) 230次浏览 0个评论

  山东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地处沂蒙革命老区腹地,是“沂蒙红嫂”的家乡,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常山庄村以发展红色旅游为着力点,建成了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为核心、占地2平方公里、辐射10平方公里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开创了“景区+贫困户”“劳务服务中心+合作社+贫困户”等旅游扶贫开发模式,走出了一条依托红色旅游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
  常山庄村作为抗战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中心,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机关领导全省开展抗战活动的中心区域,有着丰富的革命史迹。不仅如此,地处沂蒙山区的常山庄,周边青山连绵、绿水潺潺,环境十分优美。整个村庄自东向西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清一色的石墙、石屋、石街,一直保留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沂蒙山村风貌。
  然而,常山庄百姓守着绿水青山、古朴村落,却长期过着贫困的日子。祖辈住在常山庄的村民,人均五六分地,年收入不过五六百元。
  2007年,在常山庄取景拍摄的抗战题材电视连续剧《沂蒙》火遍大江南北,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崮峰相连、古朴自然的村落,由此常山庄迎来了发展机遇。
  随后,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沂南县“致富带头人”南村社区党委书记、山东广汇集团董事长李凤德勇挑重担,开始着手常山庄开发工作。
  依托常山庄“红色”文化古村风貌和“绿色”山乡生态,李凤德成立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南村社区“以强带弱”,先后投资7亿元,建设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常山古村、沂州城、影视基地服务中心、沂蒙红色写生基地、龙嘴湖游乐区等6大功能区域,打造成为一处集爱国教育、影视拍摄、观光旅游、写生创作和党性教育等于一体,占地2平方公里,辐射10平方公里的红色文化旅游景区。
  大量影视剧组和各地游客的涌入带来了商机,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当地有2000多名村民利用农忙间隙,担任群众演员或参与剧组用工、建设用工等,每天收入一二百元。村民家中的手工煎饼、大碗茶、草编等土产也成了游客青睐的旅游商品。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乡,在景区当导游、当保安、做小生意,在家门口打工赚钱。
  58岁的刘存运老人已经在景区从事保洁工作7年了,每月工资1100元。她的丈夫也在景区工作,每月收入1800元。她笑着说:“太知足了。以前住在山上的石头房子里,现在都住楼房了。在家门口干活,还开工资,多幸福啊。”
  57岁的祖红英老人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工作了4年,每月工资1100元,两亩土地租给景区,一年租金收入2000元。她说:“以前,一年收入千儿八百,现在一个月收入就这么多,心满意足了。”
  截至目前,景区直接安置当地村民200余人,带动景区内及周边村落发展“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销售等近100家。2017年,常山庄村民人均收入较2009年增长近3倍,年户均增收3万多元。
  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带动下,周边村庄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增收链条中来,围绕红嫂家乡旅游区成立乡村旅游、群众演员、粉皮生产、车头梨种植、手工加工等13个专业合作社,并通过设立劳务培训服务中心,以合作社为纽带,对村民及贫困户定向开展手工技能、群众演员演艺技能、种植技术、服务礼仪等专业培训,发展了玩具和草柳编旅游纪念品等加工项目,在家门口解决了千余名妇女、老年人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在沂南县,像常山村一样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子还有很多。沂南县积极因势利导,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尤其是大力发展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带动了革命老区发展,弘扬和传承了沂蒙精神。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旅游让“红嫂”故乡富起来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