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从注血式扶贫到造血式致富——沂南竹泉村旅游扶贫带来的启示

山东旅游信息 山东自驾游 6年前 (2018-09-26) 275次浏览 0个评论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径,因此,努力解决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中的现实困境,寻找正确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作为临沂市旅游扶贫示范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景区,带动了整个山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实现了从注血式扶贫到造血式致富的巨大转变,为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概况

  竹泉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北部的铜井镇,距县城12公里。元明时期叫做泉上庄,清朝乾隆年间改名竹泉村。这里泉依山出,竹因泉生。自元明以来,村民绕泉而居,砌石为房,农耕为业,是中国北方非常难得一见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
  竹泉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长期封闭落后,交通十分不便,村民文化水平低,就业机会很少,村民主要以种植李子、核桃、山果等为生,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竹泉村的山水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引起了县、乡领导的重视,竹泉村旅游度假区以竹泉古村为依托,由青岛龙腾集团投资1.56亿元开发建设,一期规划控制面积1000亩,设计开发面积800亩。旅游度假区包括竹泉村景区、红石寨景区、桃花峪溶洞景区、原始森林景区等,建成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核心,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会议、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竹泉村凭借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和高标准的旅游规划开发,短短几年时间,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山东省唯一逍遥游示范点、山东省首批自驾游示范点等称号。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竹泉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打通了小山村与外界的联系,为村民提供了诸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2007年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增加到2017年的人均收入超2万元,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
  竹泉村的成功引起了巨大反响,竹泉村开创了乡村旅游休闲的新模式,不仅实现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沂蒙山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推进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范例,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价值性。沂蒙山区竹泉村旅游脱贫致富,成在精准,重在创新。

经验

  1.整体搬迁,多方受益。竹泉村的旅游规划开发,本着“村民满意”这个大原则,为村民在古村落的旁边建起了明亮宽敞的新社区,先让村民搬入宽敞的新居,再进行全面的旅游项目建设,对原来归村民所有的树木,也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协商议价,这个搬迁补偿定价创沂南县搬迁补偿有史以来最高纪录,一出台便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村民整体搬迁得以顺利完成。按照合同规定,土地流转租让金每亩1000元,竹泉村流转土地500亩,人均一亩,每人每年应得土地租让金1000元。竹泉村的竹林共2万平方米,开发商按照每平方米3元的价格缴纳租金。景区的开发不仅给村民带来租金方面的收入,更为村民增加了诸多就业机会。景区雇用200余人,其中有120人为竹泉村村民(占村民总数20%),人均月工资2000元左右。文化知识水平低的年长村民在景区内参加工作和售卖当地特色瓜果,年轻人则在景区外经营特色农家乐,政府给予每户1.5万元资金补助,每户年均收入10万到20万元不等。竹泉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乡村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新居的建设、卫生厕所的改善、生活垃圾的处理等生活细节的不断提升,使得竹泉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乡村面貌得以提升,村民过上了更具幸福感和更有品质的生活,竹泉村成为生态美丽宜居的绿色家园。
  2.做足“竹林活水”妙文章。突出展现古村水源优势,通过平面和立面充分展现水景观。竹泉村充分利用本地区自古就有的山泉水和茂密的竹林,山泉穿越茂林修竹,通过水源的流动,来实现对景区的整体分割,实现景区功能区的划分。水的灵动,竹的婆娑,动静结合,造就了一幅流水翠竹美景,游人逐泉嬉戏,怡然自得。竹泉村对水源的利用达到极致,不仅在平面景观上做足文章,还通过景区入口的瀑布、跌水、湍流等形式表现整个景区泉水的蓬勃之势。泉水的动,竹林的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突出了景区鲜明的特色。竹林活水成为游客津津乐道和喜闻乐见的旅游风景。
  3.尝试“活化民俗”新举措。竹泉村景区巧妙地将竹泉景观、沂蒙山民风民俗、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起来。漫步在竹泉村景区的流水翠竹之中,水街两边传统工艺作坊林立,原始制作,展现了沂蒙山区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沂蒙十八坊、煎饼卷大葱、炒枣坊、芝麻火烧、石磨煎饼、编竹筐、土法榨油等,让诸多游人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到沂蒙山区质朴的民风民俗。游人来到这里不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能体会到浓浓的“乡愁”和“乡情”。民俗的活化利用,实现了对古村落文化的活化利用,实现了沂蒙山区民风民俗的有效传承,不仅有利于保存珍贵的乡愁和乡情记忆,更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找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脉搏。

启示

  竹泉村从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贫困小山村变成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富裕村,它是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范例,在实际脱贫攻坚战中,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第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独有资源优势,要始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竹泉村秉承“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无论是突出泉水景观还是活化民俗,都是在传承中发扬、在保护中发展。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正是由于竹泉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泉水潺潺,茂林修竹,才吸引诸多游客慕名而来。要坚持旅游规划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将景区的发展理念贯穿景区建设的始终,突出景区的特色和景观优势,努力将本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第二,乡村旅游开发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和影响当地村民的利益,这一直是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难点问题。竹泉村在开发过程中,本着让利为民的大原则,提高村民的搬迁补偿等系列举措,缓解了村民与开发商的矛盾,实现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赢共生。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于贫困人口的关注,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不能因为其文化知识水平低、技能低而排挤他们。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监管机制,真正保障各方利益主体关系和谐,推进各利益主体互惠共生。
  第三,文化内涵是旅游产品最为核心的内容,是旅游产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题,是旅游资源乃至所在地区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脉络。乡村旅游的发展要突出本地区独有的地方感和文化内涵,挖掘本地区民族性、民间性、民俗性的特色文化,丰富乡村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竹泉村景区不断活化利用沂蒙山区民风民俗,以活化的方式赋予村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土法榨油、摊煎饼、竹篾编织等参与性活动,既使得游客亲身参与体验,又实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有效传承。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从注血式扶贫到造血式致富——沂南竹泉村旅游扶贫带来的启示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