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寻找东北古老文化

山东攻略 山东自驾游 16年前 (2008-04-05) 250次浏览 0个评论

春节刚过,在我体内要出游的因子蠕蠕欲动,终于按捺不住,约上两三个知已好友一同寻找东北文化。

第一篇:学圣人,登泰山而小天下

3月14晚上的21:23我们一行四人登上了从广州至泰山的T180次列车,向着泰山出发。(车票:硬坐225元/人;硬卧406元/人)

3月15一路上我们边看着窗外的东北景色,一边跟同车的山东朋友了解山东的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坐火车坐到长见识,全是旅行的功劳,无怪乎人们常说,旅行从坐上火车的那一刻便开始了,而不是非要到某个景点才算真正拉开帷幕。怀着兴奋的心情经过了20个小时的车程,在17:36我们终于到达了泰安。一下火车远远望去就能看到一座连绵不绝的大山。当时我就和朋友说笑到,“别问我这是什么山,不然你就真的是有眼不识泰山了。”出了车站我们就在车站的附近找了一间宾馆住下。天庭园宾馆就在火车站对面,不算太好,但也挺干净的。(4人套间150元/晚)在火车站附近也没什么好吃的,在一家小餐馆里吃了第一顿东北菜,还不错。(晚餐费用91元/4人)因为明天早上要早起去登泰山,所以我们就早早回到宾馆睡觉了。

3月16爬山一直是我的兴趣之所在。细数群山。嵩山,因坐落脚下的少林寺而名扬四海;黄山,奇绝天下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庐山,被誉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华山,大自然鬼斧神工削出万仞绝壁,其登山过程,艰辛无比,险象环生;峨嵋,更是高过五岳,雄冠名山。有一座山,它没有前述群山之名、之奇、之秀、之险、之雄,却自秦皇汉武的封建帝王以来,对它崇敬万分,且这种礼遇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延续2000多年。在遍布其山间的诸多石刻中的一块,便经典地点出了它的名气“五岳独尊”。享受众星拱月这般殊荣的,唯有这天下第一山——泰山了。

古人有云:登黄山,天下无山。大自然赋予黄山的却可令黄山炫耀一番,但人类所赋予泰山的,也足以使群山失色。从呀呀学语开始到有一点记事的时候,它的名字就时常在我耳畔回响。“稳如泰山、责任系重于泰山、国泰民安、泰山压顶腰不弯、死有轻如鸿毛,有重如泰山、有眼不识泰山。。。”不明白,一座自然山岳,为何可以用来比作如此众多的事物。渐渐地,在游历中增长了见识,知道了从古到今,从普通劳动群众到帝王将相,从迁客骚人到历史学者,无不给予了它至上的荣耀,甚至赋予了它目空一切的力量。有点被神化的泰山近在眼前,这不得不使我对登上泰山而肃然起敬。

早上6:30起了个大早,把要带上山的东西准备好,把剩余的行李寄存在宾馆(寄存费10元)。8:00在火车站前坐上了去红门的3号公交车(车票1元/人)。大约二十分钟的车程就到了红门,山脚下的饮食店因淡季的缘故,门可罗雀。见到我们的到来老板格外的对我们热情。吃下热腾腾的面条,顿觉浑身充满了体力(早餐28元;拐杖5元/支),备齐水粮,抖擞精神,只有一个目标登上岱顶。9:30分,一行4人,踏上了第一格的登山台阶。理论上,还有6565级的剩余,努力啊,向上攀登!

有句成语,我一直很喜欢,谓曰“渐入佳境”。因为可以勉励自己。最好的东西在后头,只须过了眼前的险阻,就一定会渐入佳境的。即使眼前的美景不怎么样,因为对以后有“渐入佳境”的期望,也就不会抱怨什么了。名噪千古的泰山居然亦是如此。普普通通的登山台阶,零星分布的几座庙宇,看不到的伟岸山势,大概这就是东坡先生所谓的“只缘身在此山中”吧。须臾思忖间,我不知已穿过了几座古老的石坊,石坊上的字大多我不曾记得了。有块牌坊,上刻“孔子登临处”则记忆犹新。仰看五字正当,原来孔子老人家所谓登泰山,只至此而已吗?试问如何来小天下呢?调侃一下孔子,举起相机,总要随圣人的足迹来留个纪念吧。又是石碑,上写三大字:第一山。这第一的称谓,无论放在哪,都是争相留影的对象。殊不知,这完全是个人对游历名山过后的评价。在我眼中,黄山是不出其右的第一山,我也可以留字“天下第一奇山”,只不过那些留字留刻的人比我现在有名罢了,所以尊重他们的意见还是留影一张。

10:00过了红门,山路异常平坦,少有台阶,头顶树木参天,无酷暑灼热,无颠簸难行,欢声笑语间,万仙楼到矣。大概是群仙将至,万仙楼被粉刷得格外出新。乍一看,到了该买进山门票的时候了。泰山的门票125元/人,且也涵盖了学生票、老年票、现役军人票等特殊的优惠票(这些都是半价,70岁的老人免票),门票的价格体系设计我个人认为还算合理,不愧是双遗的景区。

过万仙楼,下个目标就是中天门了。寻着地图,顺着石阶,我们开始找寻地图上所到的景点。有些名字虽好听,实际只不过是一个牌坊或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景致太过于朴实。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就不可能到达顶峰,要想一览众山小,要想学孔子小天下,非得从低头流汗的数台阶开始。地图上的所标列景点,柏洞、回马岭、峰回路转盘道、步天桥一一数过,眼前只剩一条连天的石阶,称作十二连盘。登上十二连盘就到中天门了。

中天门是一个豁然开朗的地方,视野非常的好。远处的泰安城尽收眼底;北望可见一条巨龙昂首。这就是十八盘,泰山的标志性景观。至此,徒步已完成登泰山一半的路程了。经过中天门的休整以后,就该登临十八盘,直上岱顶了。休整后的我们,步履轻盈了许多。此时的泰山也非常之配合,登山路平坦宽广,还有个有趣的名字“快活三里”。意思是指此三里道路平阔,全没有此前十二连盘的道路笔直陡峭,游人行这三里,感到了轻松、快活,风景无边。三里的山路很快被抛在了脚下,快活了一把。殊不知,迎接我们的十八盘可是比之十二连盘有过之绝无不及啊。

离踏上第一盘的台阶前,我们先到云步桥。伫立桥上,本该可以看到有条飞瀑夺石而泻,击入深潭,浪花飞溅。但由于是3月,山上的水结冰了还未溶解,至使此处没有了飞瀑。前行一路近十八盘,草木幽盛,石刻遍布。也不知从哪一格的台阶开算是第一盘。总之,过了一块摩崖石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后。峰回路转,天地洞开,朱色的南天门近在咫尺。

据传,十八盘是泰山的头号险道,令人望而生畏。其实,只是1600多级的台阶,靠体力和自信就能战胜它,不过如此。何以要用这个‘险’字?过了不久,我们就站在了升仙坊的坊口了,距南天门已不到百格台阶。南天门上人头攒动,照样可俯视整个泰安城。说道南天门,使我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天上宫阙,进入天庭,入口的地方,就被称作南天门。可见,踏上南天门,我们仿佛登上了天际,一侧“天街”的取名定是这样领会的。只可惜天空晴朗得有点像蔚蓝的大海,如有浮云掠过的话,那才叫人飘飘欲仙呢。所以有人戏称,乘索道上南天门的叫做“一步登天”。我们不相信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因而就一步一个台阶从十八盘的云梯登天。16:15到达岱顶,岱顶的海拔已陡然升至1460M,盘算着泰山主峰玉皇顶1545M的高度,已经没有任何挑战性了。留着明天登此峰观日出吧。于是,我们很快便落实了住处,驻地就叫“南天门宾馆”。高兴乎!我们住在了天上。(3人间200元/晚)

简单的介绍一下山上的情况吧,在山上的宾馆没有热水洗澡,只能用冷水擦拭一下。在山上吃晚餐也很贵,而且东西并不好吃,所以建意大家自备干粮,尽可能不要在山上吃晚餐。但一路上的小米煎饼和西红柿一定要试一下,很好吃。从红门徒步登山,不需准备太多的东西,因为沿路都会有休息站,那里有水,小吃等东西出售且不太贵,无需带太多东西增加登山的负担。

看完了日落,吃过晚餐,因为明天需5:00起床才能看到日出,所以早早就去睡觉了。不知几位同伴如何,我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317凌时5点整,泰山旭日东升的魅力令我抑制不住兴奋之情,早早的起来吹促着同伴。破晓前的岱顶,气温并不是很低,但风力强劲,我套上所带的所有衣服。昨日上到岱顶,已经打探好日观峰的路线了。其实一般跟着大队人马跑,也总能瞧见日出的。我们出来的并不早,跟着大队往日观峰而去。黎明时分,天地间应是一片宁静安详,可在泰山绝顶,涌动的人潮使天地无眠。大部队已陆续到达日观峰,从名称上判断,便知这是泰山观旭日东升更佳的位置。等待不出十来分钟,6:15远方厚厚的云层泛起了霞光,天空已经比我们初上时增色了不少,这时月光还在天的那边唱着主角。大地正等待能给它色彩、能给它力量、能给它生机的物体喷薄而出。我们开始指指点点,各自嘟哝着太阳出来的方位。须臾间,远处云层里隆起了一弯光环,人群接着欢呼骚动起来。太阳才露一小脸,散光灯就让还来不及褪却的星斗黯然失色。太阳假使有七种颜色,现在所能分辨的,就只剩红色了。世上最美丽的红色,文人墨客们看在眼里,思想的火花在翻涌,继而绚丽多彩的泰山日出壮景,或而用诗,或而用画,或而用文讴歌了祖国山河的多么美好。我没有华丽的词藻,就简单地用双眼来目睹被千古誉为奇观的泰山第一缕吧。当我们正视太阳,已无法睁眼时,旭日东升就宣告结束了。而明日,新鲜的太阳,还会在此不见不散。千亿年来,比泰山更古老的,就属带给我们生命的每束阳光了。

日观峰,峰北的一块横空划指的巨石,站在石边,顺着巨石划向的天边而望,一旁的注释说此石正指向北斗方向,故名拱北石。厉害了!泰山北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靠一块大石来进行对话。在此处我们用过了自备的早餐,留了合影,再次上路了。8:00上到大观峰后不出百米,玉皇顶赫然在目。那里的台阶旁,我见到了印在人民币5元背面的著名石刻风景,大字“五岳独尊”,小字“昂头天外”,8字屹立在泰山之巅,足具气势。玉皇峰顶平坦如台,故能建有中等规模的“玉皇观”,为古代帝王登封之所。

恋恋难舍告别玉皇顶,我们从人最稀,自然风光极佳的东路下山(天烛峰)。顺道刚下玉皇顶,又巧遇用巨石堆砌成峰,详读一旁注释,再细看此峰,果如注释中所书,形如老翁弄孙,名曰“丈人峰”。把泰山作为岳父的代称,得从此峰而来。想起了儿时常挂嘴边的谚语“有眼不是泰山”,今可在这里不谋而合了。东路的下山道并不难行。8:30我们一路下到北天门,远望前方的山路,树木葱茏,崖高岩奇,绝美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且一路想避开十八盘,从此登岱顶的游人,一路只见5人,这条不失为在旅游旺季登泰山的蹊径。摇摇悠悠,闲庭信步,经过了大小天烛峰,过了望天门,五个小时后,就只可在山脚远眺泰山的峥嵘身姿了。(如从天烛峰下山,必须自备足要喝的水和干粮,在后山是没有售卖东西的人。如果没有备足水和干粮,要一路走到天烛峰管理处才有水可供喝用。)13:30坐上了回火车站的2号公交车(车票:3元/人),泰山2天的玩转还是耐人寻味。泰山的自然之美我可以拍尽,我可以说尽,我可以写尽,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纵使我再上山千百遍,也不可能完全道尽,因为整座山都在述说着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

结束了泰山之旅,我们向着下一个目标出发了。

第二篇:大同,鬼斧神工

从泰山下来,17:26我们坐上了从泰山至济南的5008次列车(无座车票:5.50元/人)。一个半小时以后,我们来到了泉城——济南。我们按照之前在网上找好的资料,在火车站买好了去太原的火车票。把行李寄存在济南东站(寄存费:25元),因离坐车还有段时间,我们决定到济南最繁华的泉城广场走走。其实说是繁华的大街,但对比起广州来说还不算太热闹,逛了一下济南的灯光夜市,吃了一顿川菜(晚餐:99元),就打车回到了济南东站等待着上火车了。23:49我们终于坐上了从济南东开往太原的1082次列车(无座车票:67元/人)因为没有坐票和卧铺,所以我们只能将就一下了。好不容易在车上换了一张卧铺票(补票价:63元/人),又找到了三个座位,终于解决了我们没座位要站10个小时的惨况了。

3月18话说山西,想去山西是因为当年我妈妈去过山西回来后,带回来了很多的简介,我看完了这些简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想去山西一趟。因为那里有平遥古城、有云岗石窟、有悬空寺、有五台山……那么多名胜古迹,让我朝思暮想。9:30怀着兴奋的心情我来以了太原,本想先预购回广州的火车票,但这里不像广州那样可预售十天的车票,只预售五天的,我们只好放弃先购回程票的打算。因为太原只有晋祠可供参观,我们就决定买下午的火车票去大同。买好车票寄存了行李(寄存费:30元),在路边的快餐店解决了午餐(午餐:31元),就打车去晋祠了(车费:46元)。晋祠其实离太原市有点远,在太原的边上,就是我们所说是郊区。刚到太原的这天我们遇上了沙尘暴,到了晋祠情况就更严重了,对于南方人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无法呼吸加上到了那里有太多自我推荐的导游了,令我们生厌。于是我们也只是在晋祠公园到处走了走,连晋祠的门都还未到,就走了。

即然说到了晋祠,就简单的把我所知的介绍一下吧。晋祠(门票50元)地方很大,参天古木多的是,主要品种是榆树和柏树。那里有三绝:周柏、难老泉、侍女像,其中周柏可能是晋祠最古老的“活化石”,三棵树紧连在一起,形态奇特,分别距今已经有两千、三千、四千年的历史,其中一棵树的树身上长有一个“龙眼”,摸一下会带来福气;而难老泉是一个冷温泉,常年保持17摄氏度,在寒冷的天气会看见水冒白烟的景象。晋祠最出名的还有:牌匾(其中有三块是最出名的)、四个铜人和鱼沼飞梁(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立交桥)。游晋祠最好请一个正规的导游讲解一下会比较好。

出了晋祠公园,在公园的对面就有一个公交车站,在那里可坐804号公交车回火车站(车费:2.5元/人)。由于下午不要赶火车,所以我们就直接回火车站候车了。

15:20我们坐上了从太原至大同的1138次列车(无座车费:26元/人)。一路上,时站时坐,时而说笑时而打盹,看着两旁的煤矿从我们身边而过,一路上看到的河水都是结冰的,我们想象着大同该会多冻呀,就这样过了七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大同。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比太原干净和繁华。站了七个小时,实在是太累了,也懒得到处找宾馆了,就在火车旁的一家叫做大地旅馆住下了(房费:108元/标间)。这里还算干净,24小时有热水,就是洗澡时热水时大时小,但也不能要求太高,毕竟这里还是比较缺水,有热水洗澡已经很不错了。在火车站对面的李先生面馆吃了拉面当作晚餐(晚餐:52元),实在太累了,所以早早回去睡觉了,我一粘上床就马上睡着了。

319今天睡了一个懒觉,起床的时候已经9:00。昨天晚上有个裴师傅(电话:13935202451)约我们租他的车去游恒山及悬空寺,一大早他就等在那里,经过讨价还价之后决定租他的车去游玩(包车费:240元/天)。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东方削面,吃到了最好吃的山西削面(早餐:24元)。因为从大同到悬空寺要50公里,我在车上又小睡了一下。经过1小时的车程,就听见裴师傅说前面就是了,在我们四处张望还见不到时,车子一转,前面的绝壁上就平空出现了一座神奇的空中楼阁,原来那就是悬空寺(门票:55元/人)。悬空寺始建于北魏,迄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背靠翠屏峰,面对恒山主庙恒宗殿之势。全寺由寺院和南北二楼三部分组成,是恒山庙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看着不大的一座寺庙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令海内外的游人和专家称奇呢?带着疑问,我踏进了悬空寺景区,努力寻找着答案。中华大地上的寺庙殿宇可谓星罗棋布,但大部分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像悬空寺这般别具匠心的在陡直的峭壁上落座的实在罕见。悬空寺所处翠屏峰,其峰虽突兀直起,但崖壁之间却向里凹进而略成弧形。于是奇迹就有了,这整个寺院就悄然矗立于这个弧形的凹崖腹部。远远望去,石窟顶峰就像一把天然巨伞,又如一道硕大的屋檐,将整个寺庙罩盖起来,任风雨飘摇,烈日炎炎,峡谷雨季洪水泛滥,他自岿然不动国。如果碰上有雾的天气,云雾缭绕,时陷时现,似真似幻,晃如闯入人间仙界,让人迷醉,留连忘返。难怪明代王湛初会留诗赞曰:“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这是对悬空寺外形的写照。从正面来看,悬空寺整个建筑用十几根小腿肚子般粗的松木柱支撑着,给人以岌岌可危之感,仿佛撤掉了木柱,悬空寺就会掉将下来。其实不然,除了部分建筑以山石为基础外,悬空寺大部分重量被暗插在峭壁上的飞梁分散传递给了岩石和山体。在峭壁上建寺,首先要解决的是支撑问题。我们的前人是聪明智慧的,他们先在峭壁上凿洞,然后插入桐油泡过的木梁,再在上面具体建造。据专家考证,为了保稳固性,在插入木梁前,在进洞的一端先把一个楔子打入少许,等木楔接触洞底后,随着用力,木楔会慢慢把木梁撑开,而且打得越深,插得越紧,与今天的膨胀螺丝原理一样。支撑的十几根木柱常态下只起了装饰作用,无人的时候并不受力,上面负载超过一定限度时,才发挥作用。

从悬空寺出来,我对它“寺山合一”的景致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正想不出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时,忽见寺的下方有一块大石头,上书“壮观”二字,正好配了这巧夺天工之作。细看才知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游历后留下的。悬空寺险、悬、奇、巧,把力学、美学、建筑学、阴阳学、宗教等融为一体,设计者用心良苦,建造者精益求精,游历者叹为观止,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所云的“天下巨观”。

听带我们来的裴师傅说这里的凉粉很好吃,怀着似信非信,走进了一家名为“笑媳妇”的小店,要了碗凉粉和猫耳朵(凉粉5元/碗;猫耳朵10元/碗),果真是滑嫩爽口,满腹留香,与那里的景色不相上下,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吃饱喝足后,我们继续着今天的行程。从悬空寺到恒山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先坐车到了山门买票处(门票:15元/人),在那里4人合影留念。再开了大约5分钟的车,就到了登山索道旁,经过商量后,我们决定买来回的索道票(来回索道票:45元/人)。登上揽车,就看到周围千层叠嶂,远处是连绵群山。天是蓝的,山是黄的,这就是恒山给我的感觉。过了跑马破,傍迎客松,有一处百尺高崖。在离地十数米的地方,有两个大字:恒宗。其字力透纸背,显筋透骨,定是大家手笔。仅这两字之衬,恒山才显雄伟。到达了山顶才知道要参观寺庙群还要另外收费(门票:35元/人),商量之下我们对寺庙的兴趣不大,决定不去参观马上再坐揽车下山。

又经过了1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应县。远远我们就能看到矗立着一座耸入云的木塔(门票60元/人)。应县木塔始建于辽代,塔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平面呈八角形,塔内五层六檐,加上四层暗层,共为九层,塔身自重5700余吨。塔内没有一根铁钉拉接的情况下,全靠木构互相拉结,斗角、勾心,稳如磐石地耸立在塞北大地近千年,经历过八次大地震,却安然无恙,又一次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创造才华。

看过了木塔,出来时还吃了当地的嗅豆腐,驶上了高速公路,很快的我们就回到了大同市。裴师傅把我们载到了一家名叫“林姥姥”的山西名店,让我们品赏了一顿即便宜又地道的山西菜(晚餐:103元)。从“林姥姥”出来,因为吃得太饱了,所以我们决定散步回宾馆。结果一路走来,竟让我们发现了华严寺,凤来阁和鼓楼,但由于已是晚上,这些地方都已关门了,不能入内参观,只好在门口拍照留影了。回到宾馆洗了个热水澡,洗去了一身的疲惫,早早入睡,养足精神明天去参观云岗石窟。

320今天起了个大早,由于昨天已经了解过如何去云岗石窟,所以一早起来随便吃了点东西,把行李寄存了一下(寄存费:25元),就坐上了去云岗石窟的3-2路公交车(车票2.5元/人)。大概经过了一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云岗石窟(门票:60元/人)。

远远地看着石窟,那些洞穴在山里,我些微有些激动,终于来了,要看到那些石刻了。进去了之后,我们直接去了最有价值的5到20窟.第五窟是一个高达17米的石刻佛,窟内呈马蹄苍穹状,站在这样的石头面前,它又不仅仅是石头,它一直保佑着某个王朝,佛那若有若无的高大的笑容里亦藏着一个王朝兴盛和没落的背影。

北魏拓跋鲜卑族为了统治子民,用了佛教这个宗教作为工具。当然,在那个时代,这无疑是成功的。于是,大同(当年名平城),作为首都,自然是一个香火旺盛的地方了。

话扯远了,回过来说吧。这个5窟里面有三个较大的佛,即过去世燃灯古佛,现在世释迦,以及未来佛弥勒佛,俱神情坦然安静,却让人心里莫名其妙地酸。现今这里的风化十分严重,特别是在北壁,看着因为风化而面容模糊的雕像,我总觉得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原本这里的石刻都是粗砺而真实的石头雕成,由于清朝所兴起的所谓“修复工程”,将所有的雕像前面都涂上了一层泥,这事实上却加剧了对于石刻的破坏,第5窟的弥勒佛上面的泥已经剥离,去看这一千多年前完全原汁原味的雕刻,我不得不承认,虽然不如修复后精致,却带着历史沦陷的美感和一种粗犷不羁的气质,这何尝不是骁勇善战的鲜卑族民族气质的投射呢?

然后去了第6窟,这是一个顶上壁上都雕满了的石窟,呈四方形,里面有31副图讲的是释迦成佛的故事,栩栩如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悉达多太子骑象回宫的时候,连象都扬蹄撒欢,惟妙惟肖,可钦可叹。当中更有四方佛等,为了保护文物,并不敢照相,可是我始终记得那一个窟,那一片天上地下都有慈悲佛像的世界。

12窟也是值得一提的,这个12窟里面都是有关音乐的雕塑,箜篌笙箫样样俱全,飞天们身姿曼妙,怀抱各种乐器,且弹且奏,且歌且舞,这是庆祝释迦成佛的景象。看那些飞天们,各有姿态,神情欢跃,仿佛能带我们回到那个时刻,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匠人的绝世活计,大约以后再也不会有了。这个洞窟的雕饰可谓是花样繁复,说教人眼花缭乱,毫不为过。 13窟的设计堪称一绝,里面的大佛举起手臂正做手印,这么重的石头,必然不能持久,可是我们的工匠有办法,他们雕刻出了一个小的双面的托臂金刚来支撑,且不说这托臂金刚如何神色凛凛,衣带飘飘,仿若重生一般,光这匠心就颇值得我们感叹了,这艺术价值之高,设计之巧妙,实在是很应当一看的。这个金刚裙裾层次分明,仿佛风吹即动,飘飘预先,而上身以彩带缠绕,,亦显出绰约而不失威严的风范。

往后的15到20窟则是以佛的名义塑造了北魏五位皇帝的模样(其中有一位并没有继位,当时的老百姓就见佛如见天子,拜佛如拜皇帝。他们各有风度,服饰手印坐姿也并不一样。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毁佛的皇帝拓跋圭,他身披一件千佛袈裟,作为他赎罪的标志。这么一个雕塑同,得耗费多少的人力和物力呵。

由于我们还要赶时间回大同乘车去太原,现到平遥,所以在这里的时间太少,我们真的不能再停留了,可是我觉得这多么像一个极乐世界。看着那些微微笑着的佛,我好像闻着曼陀罗的香气,看飞天轻歌曼舞,回到了那个兴盛的北魏。

从云岗石窟出来,我们因为赶时间的关系打了一辆车直接回火车站取行李(打车费:40元)。经过东方削面的时候,在那里把午餐也解决了(午餐28元)。提了行李,我们直大奔新建南客运站。因为据我们找听来的消息,坐大巴要比坐火车快,坐大巴只要3小时就能回到太原。于是经过商量后,我们决定选大巴而弃火车(车费:78元/人)。这里的大巴很方便15分钟就开一趟,全程高速中途不上下客,非常安全。14:20我们坐上了去太原的大巴,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傍晚18:00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太原。接着我们马上赶到了火车站,想坐18:30到平遥的火车,但去到售票处才发现,票已售完,但我们又不想在太原住一晚再走,结果我们决定无论多晚,我们都要到平遥去。在火车站内草草吃了晚餐(晚餐:45元),等了3个小时,我们终于在23:20从上了开往平遥的4652次列车。经过了2小时的车程,在零晨1:30时候,我们到达了平遥。但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就是住的问题了,已是深夜,无法入城,只能在火车站附近碰碰运气,看有没有旅馆还没关门。结果我们的运气还不差,找到了一家小旅馆(住宿费:50元/晚),虽然地方很小,不是很干净,也没有热水洗澡,但对于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有个地方可以遮风挡雨,我们已心满意足了。可能是太累了,结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是能倒头就睡,还一睡到天明,真是有点佩服自己呀。

321一早起来,打包好行李,拦来一辆小三轮车(车费:2元/人),进城去了。因为我们来时已作了了解,我们叫车主把我们从凤仪门(西门)进去,把我们送到西大街和南大街交界处放下就行了,因为那里是宾馆群的集中地,德居源客栈、光绪客栈、天元奎、云锦成都在附近,走过去也只是几十米不到一百米远。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住店就会比较贵了。这一天,我们选择住在了德居源客栈,那里很古色古香,睡的都是坑,这让在南方长大的我们兴奋不已,这里很有那种东北人家的味道(住宿费:80元/晚)。放下行李,我们迫不及待地出门到处游玩去了。我们先到了一家小店吃了顿午餐,但这顿午餐让我们觉得被人宰了,一个野菜就收了我们34元。这一顿我们一共吃了78元。吃完后我们并没有被那顿午餐影响了心情,我们一边走一边看,东摸摸,西瞧瞧,走到累了就顾了一辆三轮车(车费:5元/人),带着我们先在城里转一圈,让我了解了当年的城墙是用泥土加石灰加稻草砌成的。我们又到了一个比较古老的四合院参观,那里好像叫做“浑漆斋大院”。把城里大致地游了一圈,对于民居,我总结出了一套外行看建筑的规律:一看屋脊二看瓦,三看格局四看木法,五看蹊跷六寻八卦。走进院落,第一眼就能从屋脊上看见层层递高的结构,按居住和使用者卑尊的顺序“步步高升”,由于干旱缺水,大部分的屋脊采用单坡式,倾向自家院落,取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至于彩色的琉璃瓦、吻兽、脊刹、井瓦、亭式狮式烟囱则都是屋顶上的艺术了。格局多半为二进三进的四合院,木法凸显在窗花、影壁、垂花门、廊柱、家具的雕刻。蹊跷则指好玩的布局:卧房的壁橱推开或者就是走往另一个房间的暗门,楼梯下面有小小的拱形储物空间……八卦呢,则要坐看东西南北。建好这样一大座房子,大约看风水筑暗道什么的也都会了。

逛累了就随便找了一家面馆吃晚餐了,叫了刀削面和擦尖,但这里的刀削面比大同做的要差,面条做得太厚了,并不好吃(晚餐:37元)。又累了一天,是该睡觉了。回到客栈,洗了个热水澡,但由于水不热,我被冻着了,当晚就发起了高烧,现在想来当时真的很惨。一晚高烧不退,就这样半睡半醒的过了一晚。

第三篇:走进“民间故宫”——王家大院

322一早起来发现烧退了一点,头还是有点晕晕的,但行程早已安排好了,我并不想因为我一人而拖累了大家。收好行李,搬到了旁边的一家“西裕成客栈” (住宿费:80元/晚,在此处住了3天),放下行李,强打起精神,约好车去王家大院(车费:180元)。

在这里先介绍一下这间“西裕成客栈”。它建于清嘉庆,是一家制作和经营颜料的私人作坊。道光三年西裕成改成票业,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票号在这里诞生。颜料庄旧址现已辟成“西裕成客栈”。

言归正传,再说回王家大院。当初在网上,就已经了解到在祁县、灵石等地,遍布着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和渠家大院等叱咤风云五百年的晋商所留下的足印。但据了解,只有静升的王家大院的规模最宏伟,而且基本没有遭到损坏,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五百多年来明清官商宅院的建筑风貌,是一张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名片”,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说法,冲着这点我们决定去王家大院。(门票:66元/人)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我们从平遥包车到王家大院去大概要45分钟的车程。在车上睡了一觉就到了。刚下车迎面而来的就是全封闭的城堡式古老建筑。据悉,王家大院隐藏在山西灵石县静升村,选址在不为人注意的黄土高坡上,却显示当初王家人的精明:依山而建,“既可登高望远,享受负阴抱阳;又能隐身山林,背风排涝,占尽地利之优。” 又不像其他晋商大肆招摇,引来嫉妒祸害。同时,因地制宜也增添了建筑的空间变化,得天地之韵律,吸日月之精华。

如果说,故宫作为皇家建筑的风格在于炫耀“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设计思想,并将其推向顶峰;那么作为体现中国“家”观念的王家大院,则更多显示出“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民居特色,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无论从规模、建制、风格还是工艺水平上看,王家大院都堪称中国北方民居的明珠。

王家大院为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所建。静升王氏的现存院落房舍,最早可考至康熙三年(1664年),最晚者为嘉庆十六年(1811年),在静升村所谓“九沟八堡十八巷”中,至少有“五沟六堡五巷”,基本上属于“王土”。

据推算,鼎盛时当有房8000余间,虽不及故宫的9999间半,作为民间的一个家庭,也可说是叹为观止了!被称作“王家巷”的拥翠巷,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以后陆续修建起锁瑞巷、钟灵巷、拱秀巷内的义安院。静升八堡气势雄伟壮观,王家建有恒贞堡(红门堡)、视履堡、拱极堡(下南堡)、凝固堡(即大小堡子)等;和义堡(即东南堡)、崇宁堡(通称西堡子)则是由王家人牵头与外姓人合建的。历经沧桑后,五座祠堂现仅存一座,15座牌坊仅建于嘉庆元年的“孝义”坊尚存。

现开放的分别建于乾隆、嘉庆年间的红门堡、高家崖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是窑洞与瓦房相结合的全封闭建筑,加上孝义祠堂等,面积共45000平方米,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所有建筑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严格区分。“不同等级的人,走不同等级的门,在不同等级的餐厅,吃不同等级的饭。”这些建筑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期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上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

与高家崖一桥之隔的红门堡,占地多达25000平方米,虽早于高家崖近百年建成,却更具特色:整体布局呈“王”字形;中间的主干道连接三条横巷,所有院落须先通过横巷才能转入主路。180米长的主干道由大石块铺就,南北有象征龙头龙尾的亭阁相互照应,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有“日照龙鳞万点金”的气势。依功能区分的88座院落面积不同,风格各异:书院、花院、厨院、寝院、围院等个个结构精巧,回廊环绕,曲径通幽。

而附属于建筑上的石雕、砖雕、木雕工艺之精,典故之多,更是不可胜数。仅柱础石就分鼓形、瓶形、瓜形、六面锤形,上面杂雕着佛家八宝、道家八宝、民间八宝和历史故事。而屋顶无处不见的瓦雕,则将每座建筑都化作一件艺术品,各种珍禽异兽点缀其间。建筑中额、枋、柱、廊部分的木雕,雕工细腻精湛,有的与雀替相连的额枋,为三层高浮雕,以镂空法雕出吉祥图案,芭蕉、佛手、卷轴、盆景、四艺、如意、葡萄、海棠层层相叠,旨在表现宇宙万物循环反复生生不息的运动规律。

据说,王家大院之所以能誉满天下主要是从文化内涵到规模气势,其布局注重运用明暗虚实、浓淡轻重之手法,才成为不朽于世的民居建筑艺术精品。此外,王家大院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民居艺术馆”和“华夏民居第一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蕴藏了大量璀璨夺目的“三雕”艺术精品。在王家大院游览期间,我们就发觉大院内建筑的雕刻很特别,砖、木、石三雕分布于屋檐、斗拱、照壁、吻兽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之中,造型逼真,构思奇特,精雕细刻,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集中体现了清代纤细繁密的典型艺术风格。

“石雕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或含喻意的图案等”,讲解员的声音从旁边响起,原来是一个旅行团来了,我们也正好听听,增加点知识。据悉,仅石雕的造型就分为灯笼形、圆鼓形、六角形、宝瓶形等10余种,让人玩味不尽。大院的砖雕,多见于照壁、烟囱、屋脊、兽脊、女儿墙等处,内容多为四季花卉、吉祥禽鸟、道家人物,不仅精雕细刻,而且构思巧妙,令人拍案叫绝。这些“三雕”装饰都体现了“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民居特色,并发挥到极致,因此,王家大院被称为“三晋第一宅”,并入选《中国民族建筑集·汉·北方民居》一书。

王家大院保留了500多年来明清宅院的建筑风貌,原汁原味,基本没有遭到损坏。所有亲临游览过的人无不惊讶于它宏伟的规模,由衷赞叹它的完美和谐。到山西,可以不去“乔家大院”,但是若错过“王家大院”,那就会抱憾终身啦!

从王家大院出来,我们又来到了双林寺(门票:25元/人)。双林寺位于距平遥古城约6公里外的桥头村。进入山门,迎面便是前所未见的宋明时塑的四大金刚,威武、神勇,院中的一切动静尽入四位法眼。踏入阴阳门槛,见到极苗条、极俊美的天冠弥勒菩萨(即未来佛),方知“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弥勒佛是后来逐渐演变过来的,并非当初的原型。

寺内有两尊观音塑像极精彩:渡海观音面目慈祥柔和,衣带翻飞,动感很强;自在观音则右腿高高搁起,神态悠闲淡雅到了极点,一时无法用言语形容,竟是深得了“自在”两字的精髓。她右侧的韦驼像高傲威武,活像当年的武士模样。另外,还有轻捻花枝的普贤、持书自吟的文殊、嘲弄人间的哑罗汉(在我看来,他不无俏皮之态呢)以及神态各异的供养人。在不大的寺内逛了两个半小时还不愿离开。以前到过的寺院不在少数,但如此让人着迷的彩塑艺术却是第一次见。若非身临其境,绝对想象不到其中的精妙。劝君一游。

回到平遥已经是下午三点,因为还没吃午餐(午餐费:29元),我们就去了一家民间小吃店解决午餐了,在那里吃东西比较经济实惠,但味道就一般。由于我又开始发烧,吃完午餐就回客栈休息,没有再和她们一起在城里逛,因为要养足精神明天游古城,只好早早入睡。

第四篇:平遥,古城韵味

3月23这天一早,五点不到,靓靓和苏苏为了买飞机票,一早就坐火车到太原。因为在太原买飞机票会比较便宜,所以她们一早就到太原去了。因为刚退了烧,我只好留在客栈休息,等待她们回来再一起买联票游平遥。我一直睡到十一点她们回来,可能是刚病好,也可能是睡得太多,头有点晕还有点疼,但精神就好了很多。昨天没吃晚餐,马上去了昌颐丰的总店把午餐解决掉(午餐费:90元)。这家“昌颐丰”是昨晚她们逛城时发现的。这家店名还是由康熙皇帝亲自为其命名。这里的菜非常好吃,而且价格也很公道。吃完午餐买了古城联票开始游览古城(古城联票:120元/人)。平遥的联票可以用两天,只要在每天下午的五点至八点到各个售票点盖个印章,第二天就可以继续用这张联票游览古城。由于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先挑了几家镖局和县衙来参观。

根据所看所闻得知:平遥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镖局行当的兴盛。

关于镖局介绍说,最早形成的是信镖,专门为朝廷押送来往信件。清朝中叶随着票号产生金融业兴起,镖局走镖又形成两大镖系 ---- 银镖和票镖。清朝末期票号逐渐衰败,镖局主要业务转为客人押送钱财、保障人身安全,于是又有了粮镖、物镖、人身镖三大镖系。信镖、票镖、银镖、粮镖、物镖、人身镖是镖局的六大镖系。

山西人在外经商的多给山西人创办镖局奠定了基础。中国的第一家镖局“兴隆镖局”创建于北京,就是由山西人神拳无敌张黑五创办的。

游览联票上有三家镖局博物馆:中国镖局、华北第一镖局、同兴公镖局;一家武馆:汇武林武馆。印象最深的是华北第一镖局。

华北第一镖局介绍了清代中叶华北地区保镖行业中的三位杰出人物的生平及所在镖局资料。中国镖局其实就在古城南大街上,离“天元奎”客栈仅隔几家门脸。

淡季游人少,门口收票的人验完票便躲进了屋内。当只在影视作品中见过的场景就在眼前,我们禁不住喜出望外!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镖车是当时镖局走镖时的重要交通工具,它只有一个车轮,据说这样的独轮车子走起路来虽然不好掌握平衡,但走崎岖不平的山路方便。上面有三角形小旗,小旗上的字代表总镖头的姓,走镖时别人看见便知这是谁保的镖。那些威镇江湖的镖师,劫镖人见了不敢乱劫。摸了把镖车,嗬,真沉!那镖车一般人绝对抬不起来!

最开心的地方是在武馆后院。有一练武场,场地中央绘了幅太极图,两旁竖立着各式各样叫不出名的兵器,有一小牌:“兵器照相1元”。乐得无人看管!我们几个样样兵器都去搬一搬,拿得动的都耍起来。楼上楼下、跑里跑外。。。哈哈,真开心,好痛快!

在古城里,保存有最古老的县衙。因为刚好下午三点县衙内有县太爷升堂表演,所以我们就定在那个时间到县衙参观。我们来到县衙,刚好有几个旅行团在里面,于是我们就跟在旅行团的后面蹭导游,大致的把县衙参观和了解了一下,就赶忙来到大堂听县太爷办案。县太爷正在审理一起失窃案。这位县太爷颇有些年纪,办案老道,采用了点小伎俩就轻轻松松得破了案。表演结束后,大家绕过大堂,继续参观县衙内的建筑。一圈看下来,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有办案用的大堂亲民堂和处理重要案情的二堂勤慎堂,其他的会客厅、卧室、花园和一般的民居差不多。但是参观到很多古老的刑具。

晚上我们又到了另外一家“昌颐丰”吃晚餐(晚餐费:100元),结果我们认识了那里的老板娘,她叫张丽,是一个很有古典韵味的女人,而且人很好,她的店也很有特色。要不是我们把明天的房钱也付了,真想搬到她这里住。这天出来逛了一下,精神好了很多。明天可以继续了。

324一早起来阳光灿烂,租来三台自行车,继续昨天的行程。平遥的城墙、街市、票号、镖局、当铺、道观、庙宇、县衙署。。。每一处都想好好看。联票上有19个景点,除昨天看了的镖局和县衙外,我们打算今天把还未看的都去看一遍。

票号就在我们住处的对面,我们首先就去参观了所有的票号。平遥著名以商贾票号为最。

明末随着资本主义萌芽与经济的发展,各商号迫切需要一种比现银解运更方便、高效、廉价的解款方式,当时海内最富的晋商以其能力、魄力奠定了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与存放款业务的票号 ----“日升昌”在平遥诞生。

“日升昌”名称取自“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过去商家的幌子竖挂,“日?N昌”三字便排列成“日日升日日”,讨个好口彩。雷履泰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创始人,日?N昌则成为中国民族银行的开山鼻祖。

从此以后票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看介绍,后来全国共有票号51家,其中南帮票号8家,晋商票号43家。43家晋商票号中22家出自平遥!他们掌控了全国80%的资金流向,坐拥当年金融业的半壁江山!余秋雨在《抱愧山西》里有这样的话:“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游览通票上有五家票号:日升昌、蔚泰厚、蔚盛长、协同庆和百川通。我当然是对“日升昌”和“蔚泰厚”的印象最为深刻。

当年的票号今天看,不过是些临街普通小院,即使赫赫有名的“日升昌”也与其他院落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但可别轻看哦,就是这小院里面的人物,当年掌控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在票号旧址看到一些老票号的内部管理规章。原来,山西票号成功的背后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依我看,有些内容即使今天看来也不过时,现代企业管理所运用的某些手段与它竟有相通之感。

日升昌的后院悬挂着光绪皇帝所赐的匾额“汇通天下”。据说也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兴盛了五百年的晋商开始走向衰落,山西票号业在时局变化面前墨守成规缺乏应变,昔日雄风渐渐消散。

当我们在一座座老房子间追寻平遥票号远逝的风采,禁不住唏嘘感慨世间沧桑:人去矣,物还在!往事如烟,弹指已过数百年。光阴似流水,人生何其短暂。。。

再来就是参观城隍庙。城隍庙位于古城东南。明初初建,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庙会期间毁于火灾,清同治三年续修。

印象深刻的是财神庙里的大戏楼。戏楼面北,五彩斗拱,饰以精致木雕。介绍上说戏楼顶棚阶梯式穹窿构造很好地收拢了声音,起聚音作用,戏台地底下埋了五口大瓮,可以产生共鸣,使戏子声音更为宏亮圆润。顶棚精美别致的八卦藻井装饰,将美学和宗教文化融为一体,匠心独具,建筑手法令当代许多建筑学家、艺术家折服。头回见这种老式戏楼,特意跑上去感受一下戏子在台上的感觉。

参观完城隍庙,已接近中午。这天我们吃了一次地道的罐罐刀削面,味道很不错,很有特色。(午餐费:84元)。吃饱回到客栈睡了一个午觉后,我们又精神斗首地继续着我们的游览。下午我们来到了古城墙。

平遥古城民间又叫它“龟城”。据说是因其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六座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门为龟首,北门地势最低为龟尾,东西四座城门是龟的四肢。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胡同构成龟甲上的八卦图案!

六座城门南曰迎薰门,北曰拱极门,上东太和门,下东亲翰门,上西永定门,下西凤仪门。出于军事防御需要均建有瓮城。

四座瓮城外城门均朝南开,唯下东门和北门的瓮城外城门朝东开。民间传说,这是怕龟爬走而将其左腿拉直并捆在麓台塔上。

城墙三面笔直唯南城墙蜿蜒,这是因为南城墙是顺着柳根河的流向而修建。于是又有“龟前戏水”之说。

平遥城墙始建年代尚无定论。现在看到的城墙修筑于明朝洪武三年,平遥县衙对原有夯土城墙进行了扩建并加高、加厚、包砖,此后几百年间又有过20多次修整。现古城城墙高10米,宽6米,长约6公里。比起北京和西安的城墙,平遥的城墙虽不是最雄伟、宽阔的,但却是保存的最完整的,所以保护完好的平遥城墙便显得难得、珍贵!何况平遥城墙最人文:环城筑敌楼72座,垛口3000个,据称象征孔子的72贤人、3000弟子。

走进平遥我不禁惊讶,周长不过六千余米的古城承载了那么丰厚的内容。古城西门仿佛时间隧道的洞口,从跨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完全置身在古代汉民族城市的建筑、经济文化氛围中,恍惚时光倒流。。。

平遥古城,一座小小的围城,表面破落,内涵丰富!不细看只觉平凡,细看之下才觉不简单。

这天晚上我们还是来到了张丽的“昌颐丰”吃晚餐(晚餐费:160元)。因为明天就要离开了,我们利用所剩的时间,骑着自行车,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中到处去看,恨不得把古城的每一处景色都刻在脑海里。

325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刻了。这天早上的八点,我们坐上了离开平遥的火车,看着这座古城渐渐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不舍的心情堆满心头。别了古城,我期盼着下次再来。大约一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回到了太原,因为离乘飞机还有段时间。我们决定参观一下太原,就到了太原最繁华的大街柳巷。虽说是繁华,但对比起大同就一点都不繁华了,更别说跟广州相比,那算直是没法比的。实在是没什么好逛的,我们只好早早的去到太原的武宿机场等候登机(机票:720元/人)。晚上的八点,我们登上了返回广州的飞机。经过二个半小时的航行,终于回到了宽别了十二天的广州。

或许天下的风景名胜都大同小异,可对于每个地方因它独有的人文历史而显得更加美丽。如有机会再到山西,我一定会去看看被誉为四大佛山之一的五台山,还有壼口瀑布,还有绵山,山西等着我,我还会再来的。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寻找东北古老文化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