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山东攻略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06-26) 293次浏览 0个评论

携子初游(廿六)

----柴望遗风玉皇顶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追寻着秦皇汉武的功绩,揣摩着唐隶的遒劲婉润继续前行,我们终于登上了玉皇顶。举目四望,群山起伏,天梯高悬,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呼之欲出。坐在千岩万壑的青石上,感受着东岳泰山承载千年的厚重,仿佛自己被融进于缥缈的云海之中。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位于碧霞祠北,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为泰山地势最高的建造物,古称太清宫、玉皇观。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山门、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庙主殿正中供奉中国道教中最高主神玉皇大帝铜像,左右两边由托塔李天王和太白金星守护,在左是泰山石敢当和寿星,右边是泰山老奶奶与财神爷!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东西配殿里分别供奉的是观音和财神!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正殿前有“极顶石”,极顶石上有通石碑,上刻着“泰山极顶”和“1545米”两行字(实际高度1532.7米,国家测绘局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布的数据)。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四周围以石栏,是泰山的最高点,石上有南阳王钧于1921年题写的“极顶”二字。西北侧有“古登封台”碑,古代帝王登山祭天,就在此处设置祭坛。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顶傲视群雄,亭立峰巅,极目四望,确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东面的观日亭可望“旭日东升”,西面的望河亭可观“黄河金带”。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O.9米的石碑。碑顶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唯明清之际的学者顾炎武力辨众说,改定为汉武帝立。他在《日知录》里说:“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立,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四五尺,而铭文及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复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上泰山,立石,封祀’,其下云‘刻所立石’,是秦有文字之证,李斯篆是也。《封禅书》云:‘东上泰山,泰山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上遂东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而不言石刻,是汉石无文字之证,今碑(指无字碑)是也。《后汉书》亦云:‘上东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巅。’然则此无字碑明为汉武帝所立,而后之不读史者,误以为秦耳。”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有关此碑,人们曾作多种推测。明清两代,世人多传为秦始皇立,说秦始皇功德难铭,又焚书黜字,故所立石也“一字不錾”。也有人认为此石的长短广狭制度与《秦琅琊刻石》极相似,由此推断此石为始皇立。他们在赋诗吟咏时表述了上述看法。如明代王在晋称:“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清乾隆帝更断言:“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唯明清之际的学者顾炎武力辨众说,改定为汉武帝立。他在《日知录》里说:“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立,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四五尺,而铭文及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复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上泰山,立石,封祀’,其下云‘刻所立石’,是秦有文字之证,李斯篆是也。《封禅书》云:‘东上泰山,泰山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上遂东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而不言石刻,是汉石无文字之证,今碑(指无字碑)是也。《后汉书》亦云:‘上东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巅。’然则此无字碑明为汉武帝所立,而后之不读史者,误以为秦耳。”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郭沫若先生亦主此说,他的《登泰山观日未遂》诗云:“夙兴观日出,星月在中天。飞雾岭头急,稠云海上旋。晨曦光晦若,东辟石巍然。摩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志补录·辨无字碑为汉碑》中,否定无字碑为秦碑的说法,力主无字碑系汉武帝所立。他论证说,《史记》记载秦始皇刻石,无不先言立石,后言刻石,“立”和“刻”都作了明确记载。如果秦始皇在泰山别立一座不刻文辞的无字碑,《史记》不可能不加记载。同样,如果汉武帝在泰山立石后,又刻上文辞,《史记》、《汉书》也不可能不记载。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顾炎武的看法是颇有说服力的,但人们对此说还是存有一些疑问,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怎么会只立一座无字碑,而不利用这一机会在碑上刻以文辞为自己歌功颂德呢?这毕竟与汉武帝的性格不太符合。显然,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以前,无字碑之谜还无法真正解开。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今人也有学者经详细考证后认为:所谓泰山无字碑,俗称而已,实为石阙。非汉武帝所立,它其实是秦始皇封禅坛上北边的石阙,用以象征通往天宫的北大门。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无字碑背依巍巍玉皇顶,怀抱碧霞元君祠,俯瞰齐鲁大地,雄视荡荡中原;向东是日观峰——看“旭日东升”的好地方;向西有月观峰——观“晚霞夕照”的好去处。不管这块碑是何人而立,单就这碑所处的绝佳位置,便可断定这碑的主人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大人物也。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顶前盘道两侧有“五岳独尊”等著名题刻。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东南宽敞的石坪名为平顶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乾坤亭,上刻“孔子小天下处”。亭毁于民国年间,碣毁于1967年。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庙西南为青帝宫,由山门、大殿、东西配殿组成。再向西为后寝宫,又称神憩宫,有正殿、配殿,祀木雕元君卧像,民国年间毁。两宫建于明,重修于清,宫西有三星神憩宾馆。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禅。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据说,汉武帝登基以后,采取了许多富国强兵的措施,慑服了匈奴,评定了内乱,出现了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局面。汉武帝好大喜功,对自己开创的天下一统的西汉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规模地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仅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封禅之礼便行了七次之多。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公元110年3月,汉武帝来泰山封禅,见到以前的帝王来泰山都树碑立传,为自己歌功颂德,他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认为自己功德盖世,万民俯首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再说立碑名功,简直俗而又俗,便别出新裁,立石于绝顶,以示他因高告高,高上加高,无以言表的功德。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立碑之时,岱顶瑞云飘忽,四面霞光,突然,在地下挖得一卷金书玉简,只见上面写到:“武帝刘彻,寿终十八。”武帝看后,心惊胆颤,恍忽中把它倒读为“八十”,以后果然活到八十岁谢世。

此碑高达数丈,上下渐削,石色莹白,虽经百世露浸雨湿而不生苔藓。据说,每当艳阳普照,石碑便熠熠发光,金光射目,碑中几行篆字,言武帝功德,远视则有,近视则无,真乃奇绝。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顶西北是"丈人峰",因石峰伏如老人伛偻而名。

又加峰周围有数块俊秀小石,故又有"老翁弄孙"之称。自古至今,人们对妻父、妻母称为"岳父"、"岳母","丈人"、"丈母"或"泰山"、"泰水",这主要是根据<<汉书。效祀志>>:"大山川有岳山,小山川有岳婿山"演变而来的。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又据<<酉阳杂俎>>载,唐玄宗封泰山时,三品以下的官员普升一级,当时张说为封禅益由九品官提升为五品官,随即更换官服。宴会时,唐玄宗对此事疑惑不解,就质问郑,郑无言可对,张说也慌了手脚,幸亏在场的黄幡绰灵机一动,代答说:"此乃泰山之力也!"因一语道破了天机,皇帝也就默认了。所以,自唐代始,"泰山"、"岳父"便成了妻父的专称了"丈人"也由原来泛指老人的含意而演变为妻父了。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顶东南有康熙帝于甲午御书的“果然”题刻,摩崖高60厘米,宽140厘米,大字径35×30厘米。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玉皇顶东有山东巡抚王国昌于清康熙己卯题书的“雄峙天东”,碑高244厘米,宽70厘米,大字径57×42厘米。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在玉皇顶上回首下看,群山和云雾都在脚下,仿佛进入仙境,有些飘飘然。这边,远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长龙飞向天边;那边,峰峦起伏,犹如波涛翻滚,巨浪排空。壮哉,不愧为五岳之尊也!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山中人有诗记曰:

一柱擎天五岳尊,摹碑无字记谁魂。
黄河东去留玉带,造极登封满目春。

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携子初游(廿六)----柴望遗风玉皇顶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