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登蓬莱阁记

山东攻略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07-27) 316次浏览 0个评论

还在上中学的时候,父亲有次去蓬莱出差,拍了几张游蓬莱阁的照片,记得其中一张的背景就是吴作人先生题写的“登阁成仙”匾额。那时我就非常向往蓬莱,想去这个能够“登阁成仙”的蓬莱阁。及到我也成了父亲,才在上周末,实现了这个愿望。

我总以为,旅行的过程和意义,有时候就是为了圆梦,这个梦因为是道听途说和想象出来的,所以一等到了实景之中,便会生出不少的出入来,或盈或缺,或满足,或遗憾,其实全是一种慰藉。如果我们直往好的方面去思想,把旅程当做对梦的必须的印证,求得一个结果,那无论这景如何,就都是心安意足的,是愉悦的、快乐的了。蓬莱阁之行,确是盈足的。

我们五点出发,车子行了七个半小时,正午刚过,便到了蓬莱。因为这次是单位组织的活动,将近50个人参见,当然选择跟团,团队餐就不能有什么非分之念了。幸好此行还去了长岛,多少有些海鲜之类的特色。

下午一点多,来到蓬莱阁下。蓬莱阁景区是山东省三个5A之一,旅游设施的齐备和规范自不待言。在导游带领下,穿城墙前行,向右前方远望,已看到蓬莱阁主阁的轮廓,沿小海北岸,在蓬莱阁正门检票。这里一座牌坊,正中是苏轼手书“人间蓬莱”。

公元1085年,已经50岁的苏轼结束黄州谪居生活后,辗转派到登州做军政长官,仅五天后,就又奉召进京。但这五天里,苏轼很忙,又是察民情上奏折又是赋诗文观沧海,还奇迹般的在最后一天登上刚刚建成24年的蓬莱阁,看到了海市蜃楼,并留下了《海市诗》一首。

蓬莱阁与滕王阁、岳阳楼和黄鹤楼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至于出处,不得其详,人多引用1987年邮电部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为证。滕王阁、岳阳楼和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早成定论。也有人认为鹳雀楼应在四大名楼中取代蓬莱阁的位置,但以王之涣之诗而闻名的鹳雀楼,直到1997年才开始重建,何以为争?

因为江南三大名楼同鹳雀楼均有历代著名诗文相颂,所谓楼以文名,似乎是为了证明蓬莱阁的正宗和底气,于是就有人也拿出了苏轼的《海市诗》来,殊为可笑。苏轼固然一代鸿儒,声名和文才绝对盖过王勃、范仲淹、崔颢和王之涣,但鹰飞的有时候确实比鸡还低,而鸡有时候也可产生一唱而天下白的效果。请问谁知道苏轼还有首关于蓬莱阁的《海市诗》名篇,谁又能随口背上其中的一两句诗文呢?相比之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诗句和其中蕴藏的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又岂是用传诵千古、脍炙人口这些辞藻所能概括的了的。

其实,根本无须借助苏轼,蓬莱阁自有其位列中国古代名楼的道理和特殊优势。因为有了蓬莱阁,才使差不多文赋有余、灵秀不足的传统名楼之群,增添了历史的真实感和现实的开阔感。那些个名楼最大的用处,好像就是引一帮子迁客骚人吃吃喝喝,论时政,发幽情。幸运的是,这中间的个别人,还真就鼓捣出了几篇连妇女儿童都能背说一两句的有名诗文。也赖于此,尽管楼是频遭自然和人为戕害,却也引得人们不断重修重建,这中间,不乏有应个景儿,圆个梦儿,引个人儿,挣个钱儿的私念。并且还与时俱进,有的竟装了电梯。

蓬莱阁却没那么矫情和婉约,他在这儿,是因为他应该在这儿。蓬莱阁是古登州府署所在地,又是一座古代海军基地。其依山傍海,取地势之要,是明清两代抗击倭寇的最前沿。明朝时,经过本地豪族戚氏一门数代百余年经营,海防得到极大的巩固,并为中国古代贡献了一位杰出的国防军事家戚继光。阁下有冯玉祥将军题写的“碧海丹心”四个如椽大字,拳拳爱国的赤子之心可昭日月。主阁面向大海的后壁中间镶嵌的“海不扬波”石刻,据说是鸦片战争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在此巡查海防,看到万顷海波中游弋的列强军舰和商船,想到各口岸被迫开放通商时,遂触景生情而忿然挥毫的,里面的“不”字,却在甲午中日战争时,被日舰的一颗哑弹击中,成了残缺。所以任何对于和平的良好期盼,都是需要实力作保障的,蓬莱阁正是担负这一重任的重要历史物证。由此看来,他所承载的政治的、历史的意涵和价值,是其他名楼远不及的。

蓬莱阁虽然是官衙所在,却有股仙气。这当然源于我们对关于海上仙山和八仙过海等神话故事的认知。但蓬莱阁的山海布局和空灵景致,却也印证了这里不愧为丹崖仙境,真可以登阁成仙了。

丹崖山并不高,说她是山,都有些牵强。她不过是陆地伸向大海的一块高地罢了,蓬莱阁就建在这块高地的最顶端。我们拾着石阶往上走,道路开阔,林木清幽,先到了弥陀寺。古语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和尚们很早就知道欲得清净、但避闹市的道理,寺很小,就一个院子,供奉的人物却不少,有陶渊明,还有关云长,真是横跨僧俗两界,占尽文武全才。

再往上,山势依旧平缓。因为是周六,游人很多,想瞅个没人的时候照几张照片都很难,于是只好照了不少建筑的牌匾和门头。我走得快,又不想听导游三份不知对误的历史、七分不辨真假的传说的解说,所以又穿堂过院走了哪些地方,就记不得了。不过总的感觉是院落比较古典,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时隐时现,室内有古建特有的陈年腐香,有龙王,有妈祖,有古木,有戏楼,有神仙,还有相当的革命者。

十几级台阶过后,终于登上蓬莱阁了,那块“登阁成仙”的匾额,就挂在登阁入口的门楣上,看着她,竟如故人般的亲切。转到阁后,啊!大海!高阁临海而据,虎踞山巅,一望无际的辽阔海疆,极目所望,尽收眼底。清爽的海风吹来,浑身上下、心里心外都透彻极了。

这就是蓬莱阁,一干名楼中唯一一座面朝大海的,也是保留真实的历史古迹和完整建筑最多的。这个时候忽然有了一种想法,名楼,四大也罢,八大也罢,有也罢,无也罢,对于蓬莱阁来说,有啥区别,何必为那些无聊文人们的凑数之举牵挂。我就是我!

这里是山与海的交汇,山穷是海,海际是山;这里有人与仙的交融,凡人我等如入仙境,神仙当也乐此不返。

忽闻,海上有仙山……

游完蓬莱阁,导游建议可乘索道去田横山。大家遥望了一下不远处由跨海索道连通的田横山,却提不起过去玩的兴致。于是相约4点在旅游车前集合,便分散行动了。这导游也不尽职,只说出了景区有海滨可去,就没再指点其他的去处和路径。我们依原路下山,行到人间蓬莱坊,回身看到另一个方向有座临海的城墙建筑,便又折回过去,原来这里是炮台,更可喜的,炮台上却是仰观蓬莱阁全景的绝佳之处,这里也是蓬莱阁图景的传统视角原点。从这里隔着碧绿的海面望去,在大片裸露的赭红色山岩之上,是依山就势修建的两条人字形的城墙,整个山体被满目的葱绿包裹,楼阁先是掩映其中,越往上去,越是突出,到了山崖的最边际,竟兀然矗立着一栋尖顶柱身的灯楼,这就是蓬莱阁的标志性建筑——普照楼了。普照楼是整个蓬莱阁建筑群的点睛之笔,她以山高我为峰的气魄,面朝大海,傲然而立,既增加了山的高度,更体现了人们面向大自然的开阔胸襟和无比自信。

从炮台而下,我们依次游见戚继光石像和古船博物馆,又继续前行,经备倭都司府,登振扬门城楼来到水城城墙之上。这是一段复建的城墙,宽阔平坦,间或摆放着几尊明清铁炮,少有游人,同刚才摩肩接踵的蓬莱阁形成鲜明的对照,跟着导游,是断来不到这里的。

坐上旅游车,再回味蓬莱阁登临之旅,依然有种恍惚飘渺的感觉。下一站,是码头,是期待中的长岛。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登蓬莱阁记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