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山东攻略 山东自驾游 13年前 (2011-08-26) 150次浏览 0个评论

携子初游(五五)

----蓬山旧迹泺源堂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自漱玉堂继续西走,即为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并称为济南四大名泉的金线泉也。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金线”的形成,是由于两岸泉水相对涌流,流势均衡。当太阳照射到池底,平静的水面上,就会显示出一条聚成的水线,金光闪亮,象游丝一般,忽隐忽现,随波荡漾,蜿蜒多变。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老金线泉泉池呈长方形,原长4丈,宽2丈。由于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明清时期,金线尚能清晰地见到,后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坏,水面亦随之缩小,水势减弱,金线则从此消失。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于是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并将清同治九年(1870)江苏吴兴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

同时将原金线泉改称“老金线泉”,由济南书法家李仲余新题隶书“老金线泉”四字嵌刻于池壁。

老金线泉的“金线”已难看到,新金线泉的“金线”也必须在水势旺盛,阳光照射角度适当时才能看到。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幸在月光的映照下看到“金线”,而元代诗人元好问多次游历金线泉,却不可得观,甚为遗憾。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金线泉西行不远是尚志堂,也叫“金线书院”,由金线泉而得名。

金线书院系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山东巡抚丁宝桢创办,就学者除学习儒学外,还学习天文、地舆、算数。该堂曾刊刻《十三经注疏》、《石徂徕来先生集》、王渔洋诗文著作等书籍,称尚志堂版,在国内享有盛誉。

尚志堂院中栽植了白玉兰、紫玉兰,每到初春,玉兰花争相绽开,芳香扑鼻,故尚志堂院也称玉兰院。

玉兰院中有一块太湖石名曰“待日峰”,原为张养浩收藏,在一点五米左右高的石身上,布满了圆月形或弯月形透洞数处,每当皓月高悬之夜,石形和透洞在月光照射下,映入石前池水中,更显得玲珑剔透,秀美无比。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出尚志堂西行,在趵突泉北岸又走进了泺源堂。泺源堂前有抱厦,突出水面,栋梁彩缓,黄瓦红柱,形体雄伟。

抱柱上楹联为:“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此句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咏趵突泉七律中的颈联,是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名句中脱化而来,亦是对趵突泉奇景的最好写照。由济南回族书法家金棻题书。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泺源堂最早为娥英祠,这一组三进的建筑群,原是古代娥英祠的旧址,原来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大约在金元以后改为吕祖庙,曾供奉着宋代以后逐渐流行的道教新神吕洞宾。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著名文学家曾巩在北宋熙宁年间(1072-1073),在泺水建二堂,南堂临泺水之源,故称“泺源堂”。北堂南对历山,曰“历山堂”。后来,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成“吕公祠”。明朝,盐运使司张奎光、济南知府樊时英、历城县令吕黄钟又改祠为阁。上层祀文昌,下层祀钟离,同时将阁后李公祠改祀斗母,称斗母宫。后来三殿统称吕祖庙。

此后,恢复原名“泺源堂”至今。

明王象春有吕公祠诗曰:

回老犹能恋此乡,远时相约近时忘,

黄粱未熟人生醒,可是泉香是米香。

娥英祠北面是三大殿景区,三大殿院内的花格透墙上,镶嵌着30余方石刻,是明清名人的佳作诗篇。其中有理学大师、阳明学派的开创者王守仁的手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院内罕见的“双御碑”,记载了康熙三临、乾隆二临趵突泉的题词诗文,标示了趵突泉的地位。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三圣殿位于娥英祠后殿,因纪念尧舜禹三圣帝而称三圣殿,是明代建筑。

趵突泉东池北岸,依水而著,窗明几净的建筑是有名的蓬莱茶社,又称望鹤亭茶社。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清代文人施闰章诗曰:“仰而见山之青,俯而见泉之洁,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潜蛟出蛰兮,飞虹蜿蜒”。说明这个地方在当时是极目远眺,俯首凝视,观赏领略远近山水之美的绝妙境地。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据说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领略趵突泉的万般风韵。当品尝到趵突泉水后,竟将南巡中携饮之北京玉泉水全部换为趵突泉的水,故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不饮趵突泉的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望鹤亭西南侧有一南北纵向小桥,名曰来鹤桥。来鹤桥原为木桥,系由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府张鹤鸣始建,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清顺治年间监察史程公再次重修。济南解放后,在扩建趵突泉公园时将其改建为石桥,1975年又在桥体两侧设置雕花石栏。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在来鹤桥南端有蓬山旧迹坊,也称“来鹤坊”。来鹤坊是两柱一楼式,丹柱青瓦,斗拱承托,上饰吻兽,为明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所建。

牌坊匾额朝南的一面上刻“洞天福地”;朝北的一面是“蓬山旧迹”。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蓬山”指传说中东海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神山,趵突泉为何称“蓬山旧迹”?意为东海神山不过传说而已,谁也没有见过,但趵突泉的三股水其状如山,但不可攀,好象神话中的蓬莱仙山一般,所以称其为“蓬山旧迹”。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观澜桥在趵突泉西侧,位于娥英祠、通泺园之间。桥宽3米,长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风格建造,东西构架。因在桥上能观赏趵突泉水,故称观澜桥。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广会桥在观澜桥北面约30米处,此桥在明刘敕《历乘》、《(崇祯)历城县志》均有记载。桥南墙壁上嵌同治四年的《重修广会桥碑记》,文中有“济南一名大板桥,桥南数千米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与北水会,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涨发,奔腾澎湃”的记载。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胜概楼

  据元代于钦《齐乘》记载:“概胜楼在趵突泉西。金人建楼,亦壮丽。近亦为水所坏。”

  元赵梦頫胜概搂诗曰:

  楼下寒泉雪浪惊,楼前山色翠屏横。登临何必非吾土,啸傲聊因得此生。

  檐外白云来讬寄,梁间紫燕语关情。济南胜概天下少,试倚阑干眼自明。

观澜亭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

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形制考究,为历代文人称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州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著称。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滓秽未能妨洁净,孤高每到一依然。

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山东自驾游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携子初游(五五)----蓬山旧迹泺源堂
喜欢 (0)
[微信打赏]
分享 (0)
关于作者:
山东自驾旅游攻略~